1
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妹今天给我打电话,说想来上海闯一闯。
我问她:“为什么想来上海呢?你要是回家的话,舅舅会给你安排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就你这一个女儿,怎么舍得你走远呢?”
她想了一下后,坚定的说:“我不想什么都没做就老死在一个小县城里,不去见识一下,我不甘心。”
我想起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也是这么倔,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小县城做一份安逸的工作,非得出来见见世面。
时至今日,三年过去了,你若问我“这三年苦不苦,累不累?”
说“不苦,不累”,那是只有对父母才会说的话。
但是即使在被虐的最惨的时候,我也没有后悔过那时的倔强。
毕竟能任性的也就这几年。
2
闺蜜给我讲过一段关于她的故事。 当年,她和男朋友毕业后选择闯荡上海。在陌生的城市里,他们两个把彼此当做最亲的人。
其实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工作,就是离他们租住的地方很远。每天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就有四个小时。
闺蜜说,那时,虽然很辛苦,但是,她慢慢地交到了新朋友,见识到了以前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景色。
每次得到上司的一句小小的肯定,都足以让她兴奋好几天。
她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一切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只是上天永远不会让一个人得意太久,他总是擅长给人设计各种各样的打击。
打击降临的这天,她和往常一样和男朋友一起挤地铁去上班。
在下地铁时,不小心踩到一位女士的脚。 闺蜜赶紧道歉,连连躬身说“对不起”。
可那位打扮时尚的女士依然是一副嫌恶的表情,好像闺蜜的鞋上有狗屎一样。但是,看着闺蜜认错态度很是诚恳的模样,她又不好再责备什么,就瞪了闺蜜一眼,一甩包扭头就走了。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个包正好甩在闺蜜脸上,力度并不大,还没一只蚂蚁咬的疼。
可是闺蜜的眼泪就是止不住的往下落,而全程她的男朋友只是在陪着她道歉,说好话。
她知道男朋友的做法并没有错,他们两个人在异乡,没有半点人脉,没有一丝背景,实在不宜与人发生冲突,即使对方也只是个挤地铁的而已。
就是在那一刻,她才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在这里自己是如此卑微,那种心理上的落差,让她几乎想立刻逃离这座城市。
我曾问过她,为什么没有回去?
她微微一笑说: “回去以后呢?我会像我的母亲的一样,找份清闲的工作,找个家室不错,老实本分的男人嫁了,再养一两个孩子。孩子长大上大学离开了,那时我四十多岁了,一身油腻的肥肉,然后开始跳广场舞。天天和邻居们聊着谁家的孩子有出息了,一年挣多少钱,谁家的姑娘现在还没找对象,谁家刚添了一个娃儿,谁家又离婚了。”
“我不知道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当我想到有天自己是那样子的时候,心里突然就很难过,我不甘心。”
闺蜜现在已经是他们部门里的一个小主管了,这在精英遍地的上海并不算什么,但是看着自己一天比一天优秀,她很满足。
一眼就能看到坟墓里的生活,总是比较好过,因为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不需要额外的努力,你的下一秒就是上一秒的复制粘贴。
但是在上海,你的下一秒只有比上一秒更优秀,更努力,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尊严。
3
电影《布鲁克林》有这样一个桥段。
艾丽斯因为姐姐的去世,从纽约回到了家乡爱尔兰。
家乡的人看到她,都会赞叹一声“真漂亮”。还有公司请她去工作,甚至还有一位条件非常好的男士追求她。
而在她去纽约之前,她一无所有。 最终,艾丽丝还是选择返回纽约。
在返程的船上,她对一位向往纽约的姑娘说:
“你会特别想家,想的要死。”
“但除了忍耐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但你会做到的,这一切击不垮你。”
“终有一天,太阳会升起。”
“但你可能都注意不到。”
“因为它是这么微弱。”
“之后你会开始。”
“在意一些和过去无关的人和事。”
“在意一个只属于你的人。”
“那时你就会明白。”
“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总会在某个地方彻底成长,脱胎换骨的过程总是痛苦的,但这一切总会过去,千帆过后,便得心安。
4
朋友小娜只是个二流师范大学的学生,而且学的还是冷门的地理专业。
毕业后,同宿舍的五个人都选择了回到家乡。
只有小娜拖着行李,只身一人来到上海闯荡,在交了房租之后,她的身上只剩九百块钱。于是,连气都没喘匀,她就赶紧去找工作。
开始找工作并不顺利,她这种学历的大学生,在上海一抓一大把,高不成低不就,实在是很尴尬的存在。
就在她觉得自己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有家还不错的教育机构录用了她。
直到现在她还经常和我说,上辈子她一定是天天踩狗屎,这辈子才会摊上这样的狗屎运。
如今,她每天化着精致的妆容,说着流利的英语给学生做一对一的辅导。
以前同宿舍的那五个女孩都很羡慕她,但是她们当初没有勇气踏出来,如今就更没有这个勇气了。
小娜说:“她们只看到我现在的光鲜,却不知道我背后的艰辛。我的英语只是在大学里过了四级而已。刚开始工作时,什么都不会,好几次都是边哭边备课。
我就在想啊,我只是个女孩子,为什么要这么拼啊?又不需要我养家,就回去做个安安静静的地理老师不好吗? 但到今日,看到现在的自己,我很庆幸,我没有放弃。”
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放弃更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坚持才会显得这样弥足可贵。
在上海,只要你愿意,你总能成为意想不到的自己。
5
斯蒂芬妮•丹勒在《你要像喜欢甜一样喜欢苦》一书中写有这样一段对白:
“你为什么选择纽约?”
“我没有无穷无尽的选择,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地方,大到足以容纳如此之多的肆无忌惮、漫无边际的欲望……我幻想过上一种二十四小时昼夜不息的生活。”
不止是纽约,上海也一样。 纸醉金迷的繁华,至死方休的欢娱,随心所欲的自由,总能轻易唤起每个年轻人的欲望。
有欲望,才会有所追求,人并不是非要伟大,但至少不能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