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己步入三十这一关卡,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改变是一个人变老的象征?是晚上睡觉开始有起夜现象了…无论有没有事儿总在七点前醒来…开始频繁的吃一些维生素补品…开始关注起网上那些抗皱话题?等等…
后来想通了,那些都属于生活习惯的问题,而真正变老的开始应该是自己越来越胆小,越来越怕自己的盲目会带来不必要的陷阱,又或者开始以一种保守的姿态面对生活。我必须承认随着年纪渐长、社会阅历在不断增加,在社会中摸爬打滚了许多年后人都会在自我保护意识上不断加强,而这种意识的上升会慢慢的磨平你原来的棱角、锐利、和别人眼中的个性。就像是在搓一个汤团,一手捏成一个团,各种棱角,非要把所有的棱角搓成平滑的圆球才算完毕。可是你是否想过,为啥汤团一定要是圆的啊?我在越南,使坏捏了一个套套一样的汤团,被众人嫌弃,可是这是我旅行过程中最棒的记忆了!
在中国这样的大部分思想传统的地方,我们的成长是伴随着各种“你要收一收你的个性”“不要太张牙舞爪”“做人要低调,三思而后行”的声音和教诲,然后好像做了点什么出格的事情、做了点激进的事情就会被冠以“冲动”、“幼稚”、“不考虑后果”等。这是多么大的冤屈啊!大人们看不惯我们的做事风格亦或是没有按照大人的逻辑去办事,大人们希望我们可以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一步步完成他们给我们规划的路,这不就是走他们的老路么?可我并不希望自己成为XX 第二,只希望做自己而已。都已经老师,老爸,爷爷的叫了,再做你老师老二,你爸老二,你爷老二…总是怪怪的。
时代变了,社会也变了,人际交往也变了,又有谁能保证那些“经验”不过时呢?语文教材都已经更新了好几回,闰土已经不出现在课本里了,TFboys 都出现在艺考里了,办事手段难道不与时俱进么?我一直信奉一句话:规则是年轻人制定的。(这句话会出现在我之后的相关主题里)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那时并没有微信也没有微博,博客还只是刚刚流行起来,社会有一段时间一直把我们称之为“80后”。这个词带有极其贬义的含义;再然后80后成年了出现了“90后”,同样是带着贬义和嫌弃,到现在对“00后”一如既往的脑残嘲讽。是的,我们一直在嘲笑着年轻人不懂事、不靠谱、天马行空、没有逻辑、没有责任感,可是结果咧?年轻人玩火了微信,搞起了打车软件,支付宝玩的比谁都溜,社会头条直接取材于当天网络刷屏最高的新闻,人人成了八卦记者,知乎的权威堪比人民日报…互联网创业又风风火火…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那些用“循规蹈矩”来教育我们的人个个开始陷入追赶社会脉搏的潮流中,追的很辛苦,追的很被动,追的很吃力。昨天还在研究微信是干嘛的,今天就必须要赶上发红包潮流了,在还没有几个人会玩转信用卡的时候社会早就开始用支付宝付出租车钱了。于是,被动的他们在寒风烈烈中苦苦守候一辆死都不会来的出租车,等到天荒地老车也不会来;开红色灯光的足浴店永远是打工妹和中年大叔的社交天下,为啥?因为好看的和年轻的都在用陌陌。这就是现实。
饶了那么大一个圈,就为了想说年轻人就应该做自己,风华正茂的年纪就应该做血气方刚的事情,循规蹈矩、恪守陈规、保守传统就留着等自己老了慢慢品味吧。现在回头想想自己的年少时代,想的起来的事一定是惊涛拍浪、看似幼稚、冲动实在特有成就感的事,因为不平凡,所以刻骨铭心。考试的第一次打小抄、背着父母偷偷和女生开房、第一次接吻、考试前溜到办公室偷卷子(当然不是我,而且对方结局被悲壮!)、一次造反打群架亦或者是虽然亏的很惨但全身心投入的买卖(我做过第一批NB微商…蠢到家了…)等…这些在长大后的我们看来一定是粗糙、小儿科又毫无意义的,但我们不能用一颗满满经验值的心态去衡量当时还处于菜鸟时代的自己,因为那时的自己一定觉得这么做很了不起。中国把这些不听话,不遵守规则的青少年做法叫做“叛逆”,我一直觉得叛逆这词越来越褒义,这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对现有的质疑,谁说质疑一定是错的,毕竟我们在质疑中成长,也在质疑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和智商,而真的等哪一天我们丧失了质疑能力或去质疑的胆量,也就是智商停止进步的那一天,这天的到来也意味着你老了。叛逆的永恒的,更是一种进步的存在。
我很庆幸的是自己活在了身边充满90后-05后的年代,带着一群95年出身的孩子,接触着90年左右的研究生,有时候去上上05后的课外兴趣课,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殊的个性。我佩服的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敢说,胆子越来越大。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和你吵架,和你理论,质疑你,我从不认为这是在挑战权威,而是当做一种平等的方式沟通(毕竟我也不是什么权威)。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经验,也可以告诉你我的想法,你反过来告诉我你的理由,如果说服了我,我自然会鼓励去尝试。我有个学生曾当着众人面和我拍桌子、吹鼻子上脸叫嚣骂我傻逼(此人姓王,叫八蛋),当时两人为了一件事争执不休说实话那时候我已经是他的老师了,理应尊师重道是这小子该做的,但是我就是挺佩服他和我倔强到底的勇气,最后我妥协,我想这小子将来应该会和别人嘚瑟大学有个被他拍过桌子骂过傻逼的老师吧,挺带感的!有时候我明知道学生这么做会是一个错误的死循环,但我还是会让他们去尝试,这不是落井下石,在不破坏任何原则和违法的情况下学生的错误是可以无条件被原谅的,因为怪罪下责任我担啊!放肆去做,放肆去尝试,因为即使做错了也不会有扣奖金、炒鱿鱼、扣工资等现实压力等待着你,顶多被我挨个骂,仅此而已,脸皮厚点就好了,下一次继续去挑战更高难度的,等经历过了自然知道下次怎么做,而过程中的疯狂也提升满满的心跳回忆。积累起来,这便是青春。
我曾经犯过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让我很对不起自己的一个哥们。当时我刚退休学生会主席,而他是继任主席,可是这家伙什么事儿都会来问我怎么做,怎么安排,加之我又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于是哥们这一年的主席生涯基本就在我的垂帘听政下完成了,表面上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却没有任何特色和出彩可言。老师们当然很满意,只是到了哥们找工作的时候,赫然发现他开始变得不知所措,变得吱吱呜呜,成天一副小跟班的样子。当他拿着有主席经历的简历出去找工作时,带回的却是 HR满满的对主席经历的质疑。是的,他在走我的路,同时也在用我的经验维持不出错。丧失了个性,丧失了主导,必然只是一个傀儡而已。虽然最后还是找了份在他看来不错的工作,但是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当时就不该给出自己的指导,太强势。毕竟我也是一步步探索来的,何况他不是我的老二。
我一直想学一种乐器,因为懒也因为没有乐感所以一直没有开始学习。但是我想,这一天应该快到来了。我做过 DJ,开着一档广播节目,虽然有时一天八期录制会把自己嗓子扯破;现在运营着自己的第二个微信号,(第一个已经卖了),虽然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停地在写写写;出国留学1年,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还能喂活自己,毕竟老子一直是走读生;写着自己的博客,虽然写了很多感动自己但依旧没有感动大众;玩着众筹,虽然只是一个小资金募集,但是到现在筹了零头都不到;2016年打算出书,虽然书刊号和出版社都没有(你们快点去众筹啊!);主编着一本季刊,虽然是一本又红又专的院刊;筹办了好多零基础的大型晚会,虽然累的要吐血;参加过十大歌手,虽然惨遭淘汰;有事没事就往外旅游,虽然有时候所谓去一个地方过周末比在家休息更累…其实我也失败过很多,尝试过很多,甚至连我的爸妈都说我越来越不听话,但是我一直活得挺充实,挺开心的,当和别人吹吹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谈资时,至少可以满足自己的小虚荣,毕竟哥曾经还画了厚厚一本 Dasen Design 设计手册(因为高考梦想竟然是东华服装设计)…很多人劝我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平时不要穿得花枝招展, 颜色太艳丽,不要喷香水,balabala…因为毕竟是体制内的工作。我很感谢这些为我未来带来很多考虑和建议的人,你们是真爱,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我好,只是毕竟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如果真的循规蹈矩那就不是我了,选择留校是因为我喜欢和这群被社会人叫做“脑残”的人相处,我想他们也愿意和我这个“另类”的老师相处,至少小时候的我绝对是看哪个老师穿的好看,打扮的漂亮就和谁亲的(反正现在越来越外貌协会了)。人生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你还没被人注意的时候就说岁月静好,静好个屁,那绝对是因为你没有存在感给自己安慰而已,或者就是一个大写的绿茶婊婊,没钱没假期没男人你哪里有资本静好哦,真当出家么?也不想想才几岁,就岁月了,就静好了,当是坐船从苏州河到黄浦江还没出东海就以为自己飘在海平面,经历了大风大浪,然后就等着靠岸了。30岁不到就想要平淡生活的话,按照人能活80岁的话,剩下50年是不是都在等死?那给你口棺材躺着得了。
最近看了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促成我写今天这篇文章的动力,这么写的:
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们的感情开始走向平淡,我变得成熟稳重,你变得睿智豁达,日子消磨掉感情的棱角,我们变得越来越和谐。我再也不会因为你手上的一道疤而大惊小怪,你也不会因为我的一句话而炸毛跳脚……可真到了那一天,我们总该有点儿什么拿来怀念吧?不然怎么支撑这段感情走完一生呢?
我说的也许不对,谁的青春不迷茫,谁又不是在迷茫的大森林中闯荡出来的?你是选择拉着一根线跟着别人走还是自己慢慢闯?也许你会跌倒,也许你会中毒,也许你会陷入沼泽,但是你走过的路那就真的是你自己的了,你独享一片森林。我们终会长大,也终会变老,在我们胆子越来越小的以后,总需要拿什么来证明曾经老子也勇敢过,叛逆过,年轻过。不然怎么支撑这漫长的一生,又或者怎么给自己的孙子吹牛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