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培训住酒店的时候,每次要离开我都会把床整理得整整齐齐,各种各样的都把它们放好。每次住在一起的宿友都会跟我说,不用整理,等下会有服务员来整理。可是每次我都是学得整理一下比较舒服。我知道我这样没有什么“好处”,我也知道我永远不会和服务员见面,不是为了她们的好感。但我就是觉得整理一下自己或别人心里比较舒服。
这也许就是藏在心中的教养吧!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小学生行为准则,其实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经济水平挂钩,它跟年龄,等很多方面无关。它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一次去省城学习,在地铁站刚好和同学一起去上厕所。一位装着华贵的中年妇女匆匆忙忙进来,看她很急的样子,我就学一下雷锋,让她先。谁知道等她出来后,一进去时,我险些作呕。上“大的”后竟然没有冲厕所,那时我想:省城的人怎么会这样?连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便后冲水”都没有。要是我们落后的农村农民这样还情有可原,可这省城,这高贵的妇女,怎么也这样的行为!
真的好的教养与地域与人没有关系。
我们后来上了地铁,在地铁上看到四个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工,他们的工作服沾满了水泥,他们把涂满了水泥的鞋子脱下提在手上,明显是怕他们的鞋子弄脏地铁的地板。看着他们,我心里升起了一股敬意。原来省城还是有有教养的人,而且还是这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最卑微的人。
看得见的教养是容易的,在干净的环境里,我们不好意思乱丢垃圾;在安静的博物馆,我们不敢高声喧哗;在有序的队伍中,我们不好意思插队,所谓的教养,真实存在于环境感染力中。
难的是看不见的教养,在乌合之众中,谁能保持优雅和教养?在群体无意识中,谁能保持清醒?这些恰恰是最能体现教养作为品德的可贵之处。
教养不但体现在外面的待人处事,在家里,尊老敬幼,轻声细语,体贴父母……也是很大的体现。如果没有教养,家里老是争吵,老是战争,那么家也不成家,家都怕回了。“家和万事兴”,从好教养开始。
教养是对周围一切有一种敬畏之心;教养是深深懂得和体谅对方;教养是大千世界上的一抹艳丽的底色,它能给我们美的享受,也能温暖着我们日渐冷漠的心!
教养,就是要让人舒服,是温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