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说的是潜意识,防御与说服。
潜意识是深藏在人心智中的一种意识,人有很多自然而然的行为都是基于潜意识。
比如你看见一个人,第一感觉觉得好看,那就是你潜意识里对人美丽的定义和眼前的视觉效果相匹配。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你可能会给出另一个答案。
人为什么会口是心非,因为人们会基于自己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和判断,选择性的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
但是这些正确的话,并不代表用户的真实选择。
突然想起来选女朋友,又是出题又是考试,最终选了一个胸最大的,这个段子就是例子。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思考,因为一旦思考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推开用户,因为意识即防御。越思考越游移。
产品应该顺应用户的潜意识,比如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熟悉的感觉也代表了安全,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举个例子,烟草营销中心,如果新推出一款香烟,那么这款香烟的外包装设计上有一个核心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给人一种规模感。明明是新品,但是要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用户才会觉得,嗯,看着像个大牌子,以前在哪儿见过。
那么潜意识从何而来呢?
简单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年轻的时候,很小的时候,那时候你的意识还没有建立,没有什么防御机制,交给你什么你都会放到你的意识里。
第二种情况是「催眠」,据说催眠这个词源自德语,本意是绕过防御。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绕过防御植入我们意识的东西,都会成为潜意识。
简单的例子
微笑,微笑标识出友好,会让你一定程度放下防御。
重复,今年过节不收礼,下一句大家肯定都知道,这种洗脑式的重复也是催眠,绕过防御或者说是打破防御的重要方式。
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扮演者相同的角色,在同一个文化场景中,长时间的文化侵染就相当于被催眠了,于是我们有了集体人格,80年代有80年代人的样子,东北人有东北人的样子等等。
从我待过的几家公司来说,渣浪、完美、阿里,这几家公司员工的气质也不相同。
人在做很多行动的时候,意识还没有启动就已经根据潜意识做出了判断,并且做出了行动准备。
如果你不能用持续的高压灌输、高频重复的方法改版对方的潜意识,那么你必须要放下自己的主观意识,放下「我觉得,我认为」,尊重人性。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在尊重潜意识这方面,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一个有年代感的录音机,就是那种有小彩灯在上面闪呀闪的录音机。
八十年代末录音机基本都一个样,销量低迷,突然有人想到了在录音机上挂上小彩灯,随着音乐的律动闪烁着彩色迷离的光线,让人联想到万恶资本主义的迪斯科。。随后带着彩灯的录音机大卖,
知道家家户户的录音机都闪烁着迷离的城乡结合部迪厅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