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水杯可以用来喝水。那你认为,水杯起作用的是因为什么呢,是杯壁,还是杯中空?
嗯,似乎是个辩证题,给人很多联想。
我们且来看看《道德经》怎么说的。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车轮毂那一眼,车才具备了车完整的功能;器具之所以能够容纳物品是因为器具的中空;而房间可以供人吃住睡用,也是因其之虚空。
我理解的是,表面意思,有,有形,看得见的;无,也就是无形、虚无。真正发挥一件物品的功能是“无”,只有“无”才能容纳事物,但这需要“有”的存在,所以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我更喜欢憨山大师对这一章的注解:
世人只知道“有”有用而追逐有;以为“无”、“空”没用而忽视,却不知晓实实在在的用是用在它的虚无。所以,人们总是过分追求事物的外观,精致昂贵的花瓶、富丽堂皇的房子、天价的衣饰……倘若这些物品没有了容纳功能,附在表面的美丽也不复存在。
人们又喜欢物品私有化,热衷给它们定标签,“我拥有多少多少的xxx”或者“这些都是我的”。颇为自豪开心,储存(收藏)了几屋子的鞋子、围巾、模型,甚至把它们当成了精神寄托。
喜欢有,喜欢多,喜欢满,可是最后它们的归宿呢?怎么处理也是个问题。太精致的瓶子得时刻防着担心哪天摔破了,天价衣服怕把它洗坏了,挺纠结的,心累。那么多鞋子怎么也穿不完,以后还会有新款,有更好看的。有人会说这是爱好,它们原本功能已经不重要了,对,它们已然成了“高雅的艺术品”。
从这个角度看,“有”不仅仅是有形,还可延伸为动词拥有有形,拥有外在对象。
我们不仅对事物抓着不放,对自己也是如此。
脑子里装得很满,这个不放心,那个不放心;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可是储存信息量过多,就得不到轻松;因为“有”太多了,就如一个人吃撑了,腹胀难受是难以做到步态轻盈的。长久以往失眠来了,健忘症也来了,而且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一天下来,叹气的次数都多了。
又如,有的人忙忙碌碌的,看着十分充实,但很可能没有一点意义,而有时坐一天比忙碌一天会收获更多。停下来了,心思少了,才能感受到身心与自然的能量连接。
所以呢,要及时清理这种“多”、“有”的状态,让身心归零,少欲少为,以释放更大的空间来装下更多的新鲜事物,而学习速度和效率也会提高。每一次的清理和排空都会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可以成为习惯的,日后自然而然地融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断舍离,作为最初的家居整理方法,已经成为了一种个人生活理念。以及当下时兴的极简主义,都越来越被认可和追捧。断绝不需要的用不到的东西,远离对物质的迷恋,不做物品的奴隶;摒弃陈腐观念,清除情绪垃圾,放下思想包袱,该断的时候不要犹犹豫豫……最终,达到身心灵的解放。
读者朋友们可以一试,如,定期清理房中用不着的物件,打包掉很久都没穿过的衣服,对想扔又还想留着的东西就果断舍弃,明亮、有序、清爽,将会呈现在面前。当然,还有负面情绪了,也得给个期限,时间到了,就不能一直萎靡难过了。难过那会,心是很小很小的。
找回“无”,本身就是个令人愉悦的过程。在这过程当中,你将会感受到轻盈和自在,你会收获到豁达和睿智。所谓虚怀若谷说的不也是心之无,而后无所不能含纳吗?人之有用,用在虚灵无相之心。
其根本就是去除我执,放下对“我”,对外界事物的执念。因为这都不属于自己,短期内有着所有权,但在历史长河里,它不复存在,连我们也会消亡。
此为佛家的“空”,也是老子的“虚无”。所以佛家说要戒,要破执。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而老子呢,主张无为不争,清心寡欲,复归于婴儿。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此观之,不管是说“无”,“空”,还是断舍离,都只是在回归自我,回归最初纯真的,无染污的状态。
你桌上的杯子,你关注的是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