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木土
十六年前,两声枪响撕裂了这座仅有30万人口的小县城。
闻喜县本来不叫闻喜,这是汉武帝给起的名字。汉武帝出巡,刚过了黄河没多远就听说南边平定了百越,大喜过望,给这片土地起了个新名字叫闻喜。
闻喜倒也对得起这个名字,汉朝以来,这里出过59位宰相、59位将军。喜事儿就没断过。不过,这里的好运气终于在2003年用光了。
1月22日,腊月二十,还差十天过年,小县城里已经开始张灯结彩。如果不出意外,闻喜县的头号企业海鑫钢铁将在正月初八搬进新建的海鑫大厦。可就在这天中午,海鑫的老办公楼里响了两声枪响——董事长李海仓双目圆瞪,倒在血泊中,刺杀者冯引亮饮弹自尽,被弹片扫掉了半拉脑袋。
2003年1月22日,李海仓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遭枪杀身亡。身为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位列《福布斯》2002年中国富豪第27位的李海仓的死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让人更为震惊的是,枪杀李海仓的凶手竟是昔日与其亲如兄弟的好友冯引亮。两人之间究竟有何“恩怨情仇”,才导致了这起悲剧的发生呢?
钢铁大亨李海仓遇害真相及其子李兆会由富二代到老赖的不归路
人们在为一位杰出企业家的逝去惋惜的同时,也在议论和思索:冯引亮与李海仓同为称誉一方的知名企业家,既是乡邻又是朋友,啥话都好说,如果理智一些,结果又何至于此呢?
亲如兄弟富贵勿忘
冯引亮和李海仓同属山西闻喜县东镇人,冯引亮住南街村,李海仓住川口村,两家相距不远,小时候他们结伴玩耍,关系非常好。冯引亮1955年5月出生,比李海仓大半岁,长得高大结实,当李海仓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冯引亮就成了李海仓的保护神。李海仓有好吃的东西也和冯引亮分享。
1961年自然灾害,由于家贫,父母遂将冯引亮送给绛县没有孩子的姨妈抚养。绛县离闻喜很远,回家不容易,6岁的冯引亮常年见不到亲生父母,个性逐渐变得敏感而内向。
1973年,18岁的冯引亮终于又回到家乡,两年后,冯引亮当上了南街村生产队队长,李海仓则进了川口村肥皂厂。后来,他们各自都组建了家庭,但逢年过节有你来我往。
1985年,南街村造纸厂公开招集承包人,30岁的冯引亮得到好友李海仓的支持后,毅然辞去生产队长的职务,承包了村造纸厂。用麦秸造纸成本低、利润高,冯引亮狠赚了一把。三年承包期满,他又承包下了镇造纸厂。两个造纸厂成就了冯引亮,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冯引亮已成为晋南少有的百万富翁。1994年,冯引亮一鼓作气长期租下村里20亩土地,投资100余万元建起了自己的舒凌造纸厂;几乎同时,冯家一幢耗资40余万元,占地一亩多的两层豪宅也拔地而起。冯引亮成了闻喜县一颗耀眼的企业明星。
冯引亮的事业欣欣向荣,闻喜县东镇的另一匹“黑马”李海仓也悄然崛起:李海仓1975年开始接触企业,1977年当上肥皂厂厂长,1981年出任东镇川口村经销部经理。后来,他主动放弃工作,前往山西晋中、晋北等地学习炼焦炭的技术。1987年,李海仓决定凭借所学自办工厂,但资金成了问题。
关键时刻,冯引亮帮了好友大忙。据李海仓表嫂及在海鑫集团工作过的一位老同志称,当时,冯引亮借了一大笔钱给了李海仓。靠着冯引亮等朋友的支持,李海仓当年共筹集40万元资金,建起了闻喜县联合焦化厂、三铁焦化厂。李海仓觉得企业只有技术先进才有竞争力,于是他的厂子一上马,就采用了最先进的焦化技术。后来,他又办起了铁厂,以消化自己生产的焦炭;再办钢厂,消化自己生产的铁;又办轧钢厂,把钢就地转化为钢材,使产品在终端实现效益最大化。
自1987年开始,李海仓的企业,以一年建一个厂的速度迅速崛起。在其精心运作下,1993年海鑫钢铁集团应运而生,很快跻身全国钢铁企业20强。
私欲膨胀由疑生恨
就在李海仓的财富以几何级数不断翻番的时候,冯引亮的事业却一步步走向低谷。让人悲叹的是,冯引亮并未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因为一点点小事,便把一切都归罪于好友李海仓。
1994年初,冯引亮因为自己造纸厂的用电问题一直不好解决,于是找到李海仓商量:“咱俩的厂子离得不远,你能不能让我在你这里接一股电线,我装个电表,用电多少,按表交费。”好友相求,李海仓哪有不帮的道理?他马上安排人员配合冯引亮接电,后来发生的事李海仓就不知情了。原来,冯引亮从李海仓的钢铁厂接好电线电表后,竟偷偷做了一个手脚。有一段时间,李海仓厂子里的电工发现,隔壁的机器日夜轰鸣,电表却丝毫不转。连续观察好几天后,电工没向李海仓汇报便掐断了造纸厂用电。在这起偷电事件后,冯引亮不好意思再找李海仓,但心中却存下芥蒂,认为李海仓小气,不够朋友。
1994年深秋,一场声势浩大的税务联合大检查在山西省自上而下拉开帷幕,冯引亮偷税漏税,金额高达24万!检察机关将冯引亮偷税情况交地区税务部门审定,这一审,就是近两年。1996年,冯引亮被认定偷漏税款额不足10万元,不构成刑事犯罪,但须如数补齐偷漏税款并罚款。此时,冯引亮考虑到李海仓已是闻喜县政协副主席,于是马上打通李海仓的电话,让他帮忙。当时李海仓正忙,就让他把事情原委告诉办公室,待办公室汇报后再作处理。冯引亮却认为李海仓是在自己面前拿架子让他难堪,于是一咬牙补交了税款及罚款。李海仓过后便忘了此事,但冯引亮由此认为李海仓已忘记了往日情谊。
不久,冯引亮就把家里的造纸厂交给他人经营,自己去绛县承包了另一家造纸厂。这一回的30万元几乎血本无归。几乎同时,另一方面的坏消息也传来了,山西省为加大环保力度,决定关停污染极其严重的一些造纸厂,舒凌造纸厂也在黑名单上……
为了保留这份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的产业,冯引亮强忍不满,又一次恳求李海仓利用自己在县里的影响,出面让政府对自己的厂子网开一面。但李海仓没有出面,反而劝冯引亮服从大局,另寻生财之道。冯引亮彻底失望了,他认为李海仓真是自私,只想一个人在家乡父老面前出风头,于是对其怨恨又深了一层。
面对李海仓发展迅猛的海鑫集团,心高气傲的冯引亮自感难以匹敌,但却不愿就此服输。这时,太原的证券市场吸引了冯引亮的目光,他决定进入。为了做个专业股民,他花80万元在太原佳地花园买下一套小别墅,买回一台电脑,专供炒股使用。一切准备停当,冯引亮还把情人谷玲(化名)接到太原同住。然而,风云变幻的股市让他再次惨败。
2000年,冯引亮带着谷玲,远走甘肃永昌县。一年后,他又承包到一个造纸厂!可是盲目的商业投入行为再次将他推到事业的最低谷———甘肃的造纸厂经营不到一年就得到环保不达标勒令整改防污的通知,冯引亮算了一笔账,改造造纸厂现有设备,最少还得投入20多万元,可这时的他银行积蓄已所剩无几。
就在冯引亮为纸厂之事焦头烂额之时,情人谷玲发难了,让他赶快回家与老婆离婚,否则就死在他面前,让他的良心不得安宁。
冯引亮考虑再三,认为与妻子杨满兰离婚不太现实,决定给谷玲一笔钱摆平此事。但20万很难筹集。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去找李海仓。但冯引亮没想到,李海仓再次拒绝了其要求。冯引亮悔悟了,决定回家与妻儿团聚。
两声枪响兄弟情断
2002年12月,冯引亮仍旧西装革履,不失老板派头地驾驶着那辆旧轿车,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令期待已久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喜出望外。他决定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向李海仓要一笔钱。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纸厂的地皮。
12月底的一天,冯引亮以支持海鑫集团发展为借口,向李海仓提出自己愿以180万元转让纸厂地皮。对方的反应却非常冷淡。原来这几年海鑫集团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一大片土地,更重要的还是冯引亮要价太高,按当地价格买下区区20亩土地100万元足够。于是他拒绝了冯引亮的要求。冯引亮破口大骂李海仓为富不仁。李海仓怕闹下去影响不好,于是让冯引亮过了元旦再谈。
2003年元旦,冯引亮得知李海仓已从北京回来的消息后,他开始不停地给李海仓打电话,要求李海仓买下造纸厂,1月19日、20日、21日连续三天,冯引亮给李海仓打了20多个电话,每一次,电话通了,李海仓却不接,冯引亮的怒火被点燃,他再也无法遏制自己了。
2003年1月22日上午,冯引亮对妻子杨满兰说:“我再找他一次,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算了!”说完背上自己的两把枪,开着那辆黑色桑塔纳就出了大门。自1993年以来冯引亮几乎天天枪不离身。他的异常举动并没有引起杨满兰的注意。
轿车飞一般驶进海鑫公司大院,冯引亮从车上下来后,没有拔车钥匙,没锁车门,便径直走上二楼,很顺利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由于集团上下都知道李、冯两人是朋友,因此都没有想到要去提防什么……
据当时在办公室外间的服务员回忆,当时她听到里面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响,以为是董事长在摔茶杯,正要推门进去时,里面又是“砰”的一声,她感觉出事了,于是飞快地跑去叫秘书,等他们回来推门一看,李、冯两人都已经躺在血泊之中……
当日上午,闻喜警方即介入此案展开调查。下午5点左右,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燕和平带领刑侦、刑技人员赶到现场,侦破工作展开。随后,公安部相关领导也抵达闻喜督战。惨案现场的那支双管猎枪是经过改造而成,枪管和枪柄都被锯短了,膛内有两枚弹壳,枪上留有冯引亮一人指纹,在冯引亮身上警方又找到一支由发令枪改造而成的手枪和3发子弹。由此警方判定,冯引亮到海鑫公司之前,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要与李海仓同归于尽。警方分析,冯引亮是在与李海仓的再一次商谈卖地失败之后,恼羞成怒,掏枪击中李海仓,然后自杀的。
悲剧过后发人深省
人们在为一位杰出企业家的逝去惋惜的同时,也在议论和思索:冯引亮与李海仓同为称誉一方的知名企业家,既是乡邻又是朋友,旧友相逢,啥话都好说,如果理智一些,结果又何至于此呢?
此时,在南街村,冯引亮家人也正怀着巨大的悲痛,将冯引亮的尸体用棺木收殓后安葬。记者问他们有什么要说的,冯妻说:“他的脾气太急躁了,为了一个厂房而同归于尽太不值得。现在不管人们怎样评价冯引亮,我们都认了,只求活着的人,能够汲取教训,过上安宁的日子。”据了解,事发前冯引亮的家产仍有百万元之巨,居有闻喜两处豪宅、太原一栋别墅,行有桑塔纳。如果他能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看待自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起伏以及李海仓的升迁,枪杀李海仓事件也许不会发生。
即便是,一个钢铁帝国倒下,一个资本帝国崛起,也挺好。可惜,现实的故事不是这个套路。
少帅
1928年6月4日凌晨,“东北王”张作霖遭遇“皇姑屯事件”,重伤不治身亡。13天后,28岁的张学良从关内启程回奉天,继承东北军帅位。
这是中学生都要背诵的一段历史。也包括山西闻喜人李兆会。
2003年1月的某天,在澳州留学主攻企业管理学的李兆会,接到母亲来电:“奶奶病了,马上回来一趟。”
放下电话后,李兆会从一个澳洲的阿姨口中预感到父亲出事,旋即回国,在香港转机时,从香港《华商报》头版头条瞥见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但见头版头条位置一个大标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海仓被歹徒打死”!
父亲被害,英年早逝,李兆会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泪如泉涌。
空姐见其神色有异,过来关切询问,他把报纸默默折起,擦干眼泪,说“没事,给我一杯咖啡。”
这个日后被临危受命执掌家族企业的年轻“少主”,在面临人生中第一个巨大打击之时,便展现了他超强的理性与克制力。
将内心如潮的汹涌激湃和恐惧担忧,硬生生地挤成了一丝云淡风轻。
2003年1月22日,“钢铁王”李海仓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遭枪杀身亡。他的身份还有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福布斯》2002年中国第27位富豪,山西海鑫钢铁董事长。28天后,22岁的李兆会继任海鑫钢铁董事长。
传奇里有一样的开始。
李兆会是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之子,出生于1981年,是典型的80后豪门富二代,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骄子。
其父李海仓曾被誉为“山西钢铁大王”,1987年白手起家创立焦化厂,后成立海鑫钢铁,十余年后发展成为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及最大的民营公司,在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以1.95亿美元列第27位。
海鑫钢铁是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一手创办的。靠四十万借款起家,李海仓把一个炼焦厂发展成一个钢铁集团。截止李海仓遇害,海鑫钢铁都在飞速发展,李海仓以每年一个分厂的速度扩张,成为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全国第二大民营钢企。海鑫钢铁所在的闻喜县县委书记董鹏翔曾在干部会议上说:“你们每天的3个馒头,有两个就是李海仓给的。”
《中国企业家》2003年的一个报道中提到一个细节:很多人都证实过,很多次海鑫历尽艰辛完成一件大事,李海仓都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李兆会后来从饭店服务员手里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李海仓写满了自己的辛苦。他生前曾说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搞企业,不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累。
李海仓家中兄弟共6人,无姊妹。大哥李天仓是与他一起创业的四元老之一,曾经担任集团总经理,后退出。二哥是公司的大助理,主管海鑫的铁路运输和仓库,也属于公司的高级管理干部。老四最早给李海仓开车,后被提升为公司副总,负责公司纪检处的工作。五弟李天虎是李家的另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曾分配到电力局,1993年3月辞职进了海鑫,当了集团总经理。六弟李文杰,在国内读完大学后,去澳洲攻读市场营销专业,归国后回公司管销售。
李海仓没有留下遗嘱。
爷爷主导了继承事宜。李兆会的爷爷当时任县政协主席。在最后一次监事会上。爷爷表态,子承父业。
22岁的李兆会并不太愿意担起这么大个商业帝国。父亲留下的是占地3.6平方公里,下设三铁焦化厂、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投资有限公司、海鑫轧钢有限公司、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鑫鑫公水泥有限公司等七个独立法人企业,共有14个分厂的商业帝国。
爷爷说了算。爷爷在家族里有绝对的权威。他做过大队书记,带领村子脱贫,直到李海仓去世,他还经营着一家一年有上千万利润的工厂。
李兆会曾在接班时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现在财富对我来说是种压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开饭,我一个决策失误,会砸掉许多人饭碗。这个压力对我太大了。”
这之前,他对父亲提到自己喜欢车,父亲说他回国后可以办个汽车制造厂。
继位后,有记者采访李兆会,22岁的他年轻气盛,措不及防,盯着记者,反问,“你处在我这个位置该怎么想?”
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13天后才回到奉天,他的侄子后来回忆,“他从一个公子变成了一个大人。他心里有挣扎,家人都能感觉出来。”
成王
一鼓作气,也或许是悲痛的力量。上位前两年,李兆会还把海鑫弄得不错。
据说,最开始他很努力,马不停蹄地出差,狂补钢铁知识,并且很快懂得了董事长的职责,“30%的时间站在决策者位置做决定,剩下70%时间会会朋友见见官员。”
2003年,海鑫钢铁资产总值达到50亿元,超过了父亲留下时的40亿元。2004年,海鑫钢铁资产总值达到70多亿元,成为当年中国民企中的第一纳税大户。
状态保持了两年,李兆会的注意力转变了。
2004年—2007年,李兆会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他实验的第一单是民生银行。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并在2007年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
投资让李兆会有了成就感和区别于父亲的地位。这一年,李兆会被推上了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财富150亿,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
他在财富上取得了和父亲一样的地位:山西首富。但是财富数额远大于父亲留给自己的。
钢铁大亨李海仓遇害真相及其子李兆会由富二代到老赖的不归路
在这之后,李兆会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
《新财富》搜集了李兆会十几年里所有资本市场的战绩后发现:
“过去近十年间,李兆会不仅大举杀入民生银行(600016)、兴业证券(601377)、光大银行(601818)、山西证券(002500)等股票,入股民生人寿、银华基金等金融机构,还在二级市场小试牛刀,涉足新能泰山(000720)、万向德农(600371)、益民集团(600824)等股票的买卖。而仅民生银行(600016)、兴业证券(601377)两项股权投资,其获利就在30亿元以上。加总来看,其股权投资至今仍有超过40亿元浮盈。
民生银行、兴业证券两项股权投资,获利就在30亿元以上。其中李兆会在民生银行一只股票上,成本仅为6.1亿元,套现金额约32.13亿元,浮盈在26亿元。
李兆会有投资失败的案例。在中国铝业、中化国际、太钢不锈三者身上最极端的亏损总额应该不超过2.4亿元。不过总体而言,其在二级市场上的数次交易盈亏相当,无甚亮点。”
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也挺好的。一个父亲留下的版图,一个自己开辟的版图。
1928年12月,少帅张学良“改旗易帜”,做了第一件和父亲版图下不一样的事情,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意味着,父亲曾经在北京建立的安国军政府没了,父亲留给他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称号也没了。不过,少帅获得了当时中华民国最高的礼遇。这是属于他的,不是父亲“东北王”张作霖的。
但是,故事远没有结束。
李兆会疯狂投资的十年,也是钢铁行业走完辉煌的十年。
钢铁大亨李海仓遇害真相及其子李兆会由富二代到老赖的不归路
行业产能过剩,加上2009年开始的钢铁行业国进民退,民营钢企的日子都不好过。即便是最会算账的民营钢企老将杜双华也险些在2009年的风潮里失去了日钢的控制权,同时,企业利润逐年降低。
有数据统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从2004年的8.39%下降到2013年的0.48%,与此同时,全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则从48.27%上升到如今的65.94%。
李兆会应付海鑫钢铁的状况也一团糟。
管理上,一片混乱。李兆会赶走了叔叔李天虎,也赶走了创业元老辛存海。请来小叔叔李文杰。李文杰2009年曾经豪言,2009年海鑫将营业额暴增300亿。后来不了了之。后来,他又把企业交给妹妹李兆霞。但是妹妹在上海结婚生活,很少露面企业。海鑫面临无主状态。
资金上,被撕开口子。2014年,一笔30亿元的逾期贷款未能及时归还,海鑫钢铁六座高炉齐齐熄火。接下来,债主上门,银行抽贷,被撕裂的口子越来越大。
2014年6月,海鑫钢铁向当地政府递交了破产重整的预案。重组后,原始股东权益全部丧失。第二年,建龙钢铁并购海鑫钢铁100%股份。
至此,李海仓留下的钢铁帝国在李兆会手里清零。
他,成了“败家子”。
清零?
败家子的形象被定格。寸头,肥腻,黝黑的脸。
故事里开始出现女人,是女演员。
钢铁大亨李海仓遇害真相及其子李兆会由富二代到老赖的不归路
李兆会迎娶车晓
2014年,李兆会和原配——女演员车晓离婚,据说车晓分得3亿元分手费。同年,他又娶了一个女演员,靠少版《红楼梦》出道的程媛媛,瓜子脸,尖下巴,俗称的网红锥子脸。为了博得程媛媛开心,他扔了几千万投一个电影,《黄金大劫案》,红楼梦和《黄金大劫案》是程媛媛到目前为止能拿得出手的仅有的两部作品。
离婚、破产,2014年开始,看上去除了女人,他已经一无所有。
2017年12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限制李兆会出境。他又被人记起。
事情的起因是,李兆会妹妹李兆霞旗下的海博鑫惠(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向银行贷款2亿元。使用期限:2013年1月10日——2014年1月9日;美锦集团(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李兆会及其他两家山西公司为其做担保。
后来海博鑫惠面临重大经营风险,美锦集团于2014年9月24日代海博鑫惠偿还本金2亿元及利息,但海博鑫惠和李兆会未承担担保责任,因此,美锦集团起诉海博鑫惠及李兆会,索要代偿款,但李兆会并未进行偿还,为此,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限制李兆会出境。
山西建龙发布的数据,公司2017年上半年已实现利润总额4.26亿元。建龙钢铁的办公楼上还立着海鑫钢铁的名字。不过,这一切都跟李兆会没有关系了。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软禁了张学良。父亲留给他的东北军跟他没有实质关系了。后来,大陆出了一本《千古功臣张学良》,说他民族大义,这是主流舆论对张学良的评价。台湾方面则将张学良看做“乱臣贼子”。如果张作霖活着,不知道如何评价。
外界已经联系不上李兆会了。据说,他常年在北京办公。囚禁,是张学良的结局。李兆会选择了自我隐居,媒体报道,法院查实,李兆会名下已经没有可以冻结和处理的资产了。前不久,李兆会名下在北京的两处豪宅也被银行收走了。
资本世界常有传奇。不知道李兆会有没有给自己留一手
曾经,22岁的李兆会被迫中断在澳大利亚的留学,回国子承父业,接管当时资产规模逾40亿的海鑫集团。
“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李兆会也曾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但这位坐拥百亿资产的年轻董事长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实和自己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2003年,成为海鑫集团董事长;2014年,豪言败破,海鑫破产;2017年,公司资不抵债,自己被限制出境;2018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成为老赖。
而这一切,仅仅只有15年。当年在澳洲留着朋克头的李兆会,现在也只有37岁。
父亲被杀 仓促接班
山西海鑫钢铁,由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于1987年创办。因抓住市场机遇而迅速壮大,从一家启动资金只有40万元的焦化厂,扩展到了钢铁冶炼、锻造等领域,此后进军房地产,成立投资公司。
到2003年,海鑫钢铁已经成为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位居全国钢铁企业排行榜第34位。持股90%的创始人李海仓也因此成为大名鼎鼎的山西首富。
但造化弄人,2003年1月22日,因经济纠纷,李海仓在自己的办公室被杀害,时年48岁。
由于生前没有立下明确的遗嘱,李海仓去世后,谁来掌管总资产40余亿的海鑫钢铁成为重中之重。
李海仓有兄弟6人,他排行第三,除了最小的弟弟李文杰当时在海外留学,其余兄弟曾经或正在海鑫钢铁任职。其中,大哥李天仓是创业元老之一,但是在2002年与另一元老侯岚云“退居二线”,另一元老辛存海时任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李海仓五弟李天虎担任集团总经理。
此外,李海仓还有一双儿女,他遇害时,22岁的长子李兆会正在澳大利亚求学。
作为创始人,李海仓持有海鑫钢铁90%的绝对控股权,因此在继承问题上,李海仓独生子李兆会是第一接班人。同时,副董事长辛存海对外表示将辅佐李兆会“尽快成长”。
2003年2月18日,李海仓去世28天后,从澳大利亚中断学业仓促回国的李兆会成为海鑫钢铁董事长。
鉴于李兆会缺乏管理经验,当时海鑫钢铁还专门成立了“总调度室”,实行集体决策和集体领导。其中,副董事长辛存海、总经理李天虎均是“总调度室”成员,握有实际决策权。
此外,海鑫钢铁还专门设立了监事会主席、副主席两职,分别由李兆会的爷爷李春元和母亲担任。
所有人都在为李兆会“保驾护航”。
“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接班时,李兆会如此表态。
但事实上,对于在外留学,被突召回国接班的李兆会而言,接班只是家族的使命,而非本意。曾在海鑫钢铁工作13年的前某高管曾表示,李兆会私下里认为父亲留下的海鑫钢铁是负担。
登榜胡润 宴娶明星
接班14年以来,李兆会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在网络上流传的少数几张工作照中,李兆会总是单手托腮,眉头紧锁。
不同于澳洲留学时期,接班之后的李兆会剪掉了朋克风的齐肩长发,留起了更符商人形象的板寸。
他也一度交出了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2003年下半年,李兆会投资一亿元建起了高炉煤气发电厂,完成了对高炉和转炉的改造工程。当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亿元,上缴利税超10亿。
2004年,海鑫总产值达到70亿元,还被评为全国民企纳税第一。在2004年度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李兆会位列19,超过了父亲在世时的27位。
2006-2007年间,海鑫集团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号召,关停了一批落后的炼钢厂和炼铁厂。同时,投资60亿元打造了230万吨产能的板材厂。
但随后几年由于铁矿石原料价格上涨,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导致钢铁成品价格下滑,海鑫无法偿还债务,多次停产、停工。
2008年,李兆会通过旗下海鑫实业,以6.1亿元受让了当时的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1.61亿股民生银行股权。而其所持民生银行股份解禁期为2006年10月26日。此后,李兆会快速抛售,保守获利26.59亿元。
此后,凭借海鑫钢铁和海博鑫惠的平台,李兆会开启了自己的投资之路。
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于2004年4月注册成立。实际上,李兆会的妹妹李兆霞以3.92亿的认缴金额持有该公司40%的股权,担任董事长,拥有实际控制权。
钢铁大亨李海仓遇害真相及其子李兆会由富二代到老赖的不归路
图示 | 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股权图
他先后投资了兴业证券、山西证券、光大银行、新能泰山、万向德农、益民集团、中化国际、太钢不锈、日照港等,此外,李兆会还投资了银华基金,民生人寿,上述总计获益超过40亿元。
当然,一路开启的投资之路并非止步于此。
2005年,李兆会发起成立北京惠宇投资与和嘉投资,进入房地产领域。
北京四元桥西的比如商场是李兆会最大的一笔投资,商场集购物中心、大型商超以及比如儿童欢乐世界为一体。李兆会本人在比如商场周围花费数千万购置豪宅,也在北京朝阳、顺义等区域购置了多套房产。
而这一切的资本运作,李兆霞也参与其中。
据可查资料显示,虽然李兆会仅在2005年发起成立的北京惠宇投资担任执行董事,但北京惠宇投资实由北京和嘉投资有限公司以100%的认缴金额全资持有,李兆霞持有和嘉投资99%的股权,为实际控制人。
钢铁大亨李海仓遇害真相及其子李兆会由富二代到老赖的不归路
图示|北京和嘉投资有限公司股权图
凭借投资收益,2008年,27岁的李兆会以12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首富。
事业百步走,爱情双丰收。
2010年1月25日,李兆会迎娶影视明星车晓。婚宴大摆500桌,李兆会的老家东镇镇的热闹胜过了春节,海鑫近1万名员工参加婚礼,不需要随份子,每人还发500块红包。
至于车晓到底是怎么跟身家40亿元的李兆会好上的,其身边的人或是一头雾水,或是三缄其口。从一位知情人士口中得知,车晓与李兆会认识是在成龙大哥的一次饭局中。成龙与李兆会是多年好友,“成龙海仓慈善基金”就是以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命名的,初始基金5000万元人民币来源于海鑫钢铁的捐助,在基金会运作的过程中李兆会也是出钱出力,帮了很多忙,想不到成龙竟歪打正着成了两人的“媒人”。
追求时送千万元礼物
据悉,李兆会对气质清新大方的车晓一见钟情,认识后便开始了猛烈的追求攻势,曾送过车晓价值上千万元的礼物,包括钻石项链、名车等。不过据了解车晓的人透露,车晓并非因为这些物质的诱惑嫁给李兆会,“因为是军人出身的关系,车晓平时穿着打扮很朴素,总是一身白衬衣牛仔裤,再套个深灰西装,有时干脆就穿军装。她也不像有些明星那样有很重的名利心,我想她爱上的应该是李兆会的人格魅力。”
车晓在采访中也曾透露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要成熟、儒雅、有才华,而李兆会虽然其貌不扬,但做事十分有魄力。2003年在其父亲遇害后从澳大利亚辍学回国,顶住巨大压力接管海鑫钢铁,年纪轻轻便领导起自己的一众叔父长辈,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他本人也数次入选胡润富豪榜“最年轻的内地富豪”。此外,还有海鑫钢铁的员工透露,他们的“小老板”虽然是富二代,但为人特别淳朴,懂礼貌,很有修养,没有有钱人身上的那种铜臭味。
一朝破产 负债百亿
美好与短暂这对CP,不约而同的拥抱了李兆会。
那场记忆犹新的大婚一年后,二人离婚。
又两年后,因为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拖欠工人工资、炼铁炉陆续停产等系列危机,海鑫钢铁在2014年3月19日全面停产。
这一切看似没有任何征兆,但或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据多位海鑫员工证实,2007年之后,李兆会心思已离开了海鑫,转向了资本运作,并且长期待在北京。在此期间,海鑫钢铁的管理也主要依靠亲属。
2004年,李天虎分得海鑫水泥厂后离开。李兆会六叔李文杰开始担任海鑫总裁,并在2009年后淡出海鑫集团。2013年,李文杰自立门户去陕西汉中做矿产和房地产生意。之后,在公司主管财务的妹妹李兆霞也离开了。公司管理层一度无人负责。
紧接着,海鑫进入重组阶段。
2014年,11月12日,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李兆会旗下的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焦化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线材有限公司和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公司的重整案。
对于这时的李兆会来说,他将要面对的,是巨额的债务。
停产后,海鑫高管曾对外宣称,海鑫现有负债及对外担保数字约为104.59亿元,而此时的海鑫账面资产仅为100.68亿元,负债率超过100%。
但实际上,据运城市中院调查,截至2015年5月25日,总计954家债权人申报债权总额为234.09亿元,确认债权143亿元,待确认债权66.7亿元。海鑫的真实负债远高于其对外透露的额度。
2015年5月28日,在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召集下,海鑫钢铁等五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可容纳二千余人的海鑫湖鑫岛室内体育馆召开。参会债权人共752家,达920人。
2015年9月10日,海鑫集团重整方案通过。
不同于父亲李海仓的精明能干,善于经营政商关系,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李兆会并不怎么看的起地方政府的官员,常常难求一面。
同时,游走与京城资本圈的李兆会,更是鲜少去工厂巡视。倒是李海仓的五弟李天虎显示出企业管理的才干。但在叔侄俩发生矛盾之后,李天虎被赶走,海鑫的局面就更加每况愈下。停工前一年,李兆会便不再信任叔叔们,开始安排妹妹李兆霞管理海鑫。
而在海鑫走下坡路期间,很多“亲近”的人都在忙着为自己赚钱,也不再顾及企业的利益。
据税务、工商等部门获取的会计报表等资料显示,海鑫集团涉嫌造假账、偷逃税款以及向关联公司输送利益转移资产。
其中,“造假账”的指控依据来自两份山西海鑫国际线材有限公司会计报表,各项数据存在巨大差异。
以2013年4月为例,海鑫国际线材公司会计报表上的高线平均售价为每吨2934元,而其市场报价为3550元到3620元之间;会计报表上的棒材平均售价为3097元,但其市场报价(大同地区)在3550元-3580元之间。
除了内部的原因,外部环境也寒风阵阵。
2014年,钢铁行业就已步入寒冬;2015年依旧如此。据中钢协统计,1月至4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下降15.76%,企业遭遇大面积亏损,甚至一些民营钢企都难以为继。
寒冬中的海鑫,几无依靠。
据业内分析师称,海鑫倒下也有银行抽贷的原因,因为钢铁行业吸收资金过猛,最先开始从钢铁贸易商抽贷,后来又对生产商抽贷。自海鑫集团全面停产后,资金漏洞百出。海鑫债权人超过4000户,其中就包括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江苏银行上海分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等金融机构。
留给李兆会和海鑫的路,只剩下破产一条。
累累债务 终成老赖
破产后的海鑫,留给李兆会的是巨额债务。
2015年12月18日,光大银行宁波分行以其系宁波甬波公司的合法债权人,甬波惠海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对甬波惠海公司进行破产清算。而该案件中,李兆会曾为其提供担保。
调解协议约定显示,除瑞波能源公司向光大银行宁波分行偿还贷款本金1.19亿元,并支付至2015年10月14日的利息、罚息、复利共计1311.77万元,律师费300000元。而李兆会、张承、甬波惠海公司对瑞波能源公司的上述债务需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债不单行。在2014年韩国东亚银行与海鑫签署的,向海鑫放款的1亿元贷款合同,在2015年三季度的时候,被判李兆会偿1亿元借款及相应罚息。
2017年9月4日的时候,法院裁定将李兆会名下位于比如世界附近的尚家楼两处房产,作价6753万元,划拨东亚银行。
而在海博鑫惠向中国银行浦东支行借款的9956.72万元中,李兆会提供了担保。法院对李兆会名下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的房地产予以强制变现,拍卖得款1.02亿元。
2017年9月30日,因与洛阳银行灵武分行金融借款纠纷,计算下来,李兆会又需要承担6000万元。
2017年12月,不知身处何地的李兆会被上海法院“限制出境”。原因是与美锦能源集团追偿权纠纷一案,涉案金额2.16亿元,源于海鑫钢铁破产前的债务担保。
除此之外,其妹李兆霞作为海博鑫惠高管,也被限制出境。李兆会被法院列为失信人。
时隔10个多月后,即2018年11月6日,李兆会又因欠款5000余万,再次被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曾经的山西首富、花花公子李兆会,在人生的第37个年头,繁华尽散,成了老赖。
创业者李海仓的意愿来说,还是打算让儿子李兆会继承公司的。起初儿子想学国际贸易,却被阻止,而是让之先学习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
很明显,老爹是在有步骤地为企业安排着、培养接班人,可身处壮年的李海仓也没想到48岁即撒手人寰。
更没想到的是凝聚着其一辈子心血的公司,10年之间被儿子就葬送完毕。
其实也不能完全说公司就是被李兆会败掉的,因为后期李兆会常年不在公司,对公司缺乏有效管制。
中层岗位都交给了李氏家族外戚,“群龙无首”,又没有制度保证,公司腐败丛生,再也没了战斗力。
李兆会年纪轻经验不足,虽然学了企业管理,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其父亲建立的关系网也没继承,脱离了原有的钢铁主业,必然在逆势环境下输给竞争对手。
当公司日渐艰难的时候银行抽贷海鑫集团终于被击垮。
世事浮沉,凶险难料。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倒闭的企业何其多,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大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到9年。
一个长在蜜罐中的孩子,突遭家难,受命于危难之际,于风雨飘摇中,力挽狂澜之既倒,将海鑫集团强撑了十五年,简单粗暴地对他扣一顶“败家子”的帽子怕是有失偏颇。
22岁的年纪,换了寻常人家的孩子,大学刚刚毕业,对待一切人事都还是个未知的谜题,换了任何一个年轻人,要接掌这样一个家业,在错综复杂的市场与关系间求生存,都不是一件轻巧的事。
李兆会父亲李海仓生前有一个细节被很多员工证实——很多次海鑫历尽艰辛完成一件大事,李海仓都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更曾将自己的疲累写在一张纸条上“我太累了”。
李海仓最大的心愿曾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搞企业,不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累。”
只是李海仓终未能料到,自己的猝然离世,让这毕生的心血最后还是以一种缓慢的方式在儿子的手上葬送了。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富不过三代,清官不到头,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梦一场。
李兆会的前半生,始于中条山下那座小县城中突兀的两声枪响,止于万亩钢厂悄然熄火的六座高炉。
那年,他34岁。
34岁之前,他是山西首富、钢铁之王、万亩钢厂的统治者、世纪婚礼的男主角、资本世界的最佳新秀、125亿财产唯一的主人。34岁之后,他只剩下老赖这一个身份和高达24亿的债款:私人飞机早已抵债;京沪高铁上呼啸而过的复兴号,他不能坐;曾经留学多年的澳大利亚,现在更是遥不可及的天涯海角。
父亲早逝,叔侄反目,家产凋敝。眼下,李兆会只能躲藏在北京某处偏僻的别墅里,枕边人早已和他分道扬镳。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祖宅也只能偷偷地开车回去看一眼,毕竟里面住着他的祖父母。
在金钱面前,李兆会变成了疯狂的赌徒,即便他已坐上父辈遗赠的铁王座。
2018年,李兆会的霉运仍未散去。11月6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李兆会名列其中。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共有36个执行案件与李兆会有关。
多地法院确认,李兆会名下已无可执行财产,换言之,这位曾经的一省首富目前已身无分文。
在河儿头村,李家的邻居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李兆会了,一位邻居告诉AI财经社,他已经很久没正面见到李兆会了,只是听说他一直在北京筹钱还债,“这两年就偶尔傍晚能看到陌生的车子开进李家,据说是他回来看爷爷。”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你我在关注)ID:niwozaiguan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