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新媒体写作越近,离作家这条路越远。
很可惜,我到现在才领悟。如果早两年知道,也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这个想法,是源于最近读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集,从里面,我能确切地感受到王小波的真诚和幽默,他那简朴的文字中,却蕴藏着对李银河的浓浓爱意。
那一刻,我的心很平静,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文字是一种治愈的良药,就像在疲惫时,那温和的水透过脊背,在皮肤上流动,滋润着每一个张开的毛孔。
想起来,已经好久没有过这种感受了,已经好久没有被文字感动了。
文学,本该如此。
说来惭愧,前段时间一直在想着怎么通过写作赚钱,因为每天看到各种平台上都是通过写作实现财务自由的文章,哪哪公众号又收到稿费了,哪哪自媒体又有几十万几百万的阅读量了,哪哪又通过文章带了几百万的货了。
因为沉迷其中,看了大量这样的文章,订阅了好多公众号和自媒体账号,准备接受新媒体的洗礼,成为他们忠诚的信徒。
一开始看那些文章,觉得很有道理,可是时间一长,发现自己越来越焦虑,铺天盖地而来的文章,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个废物,各种成功者的例子,各种教你怎么逆袭,各种碎片化的知识充斥着大脑,好像那些知识很有用,却又没有帮助到自己什么,没有让你更优秀,也没有让你更成功。
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贩卖焦虑。
以前听别人说咪蒙的文章是在贩卖焦虑,那时不懂,只是以为咪蒙的文章确实能够挑起读者的情绪,是很厉害的。
可现在一想,咪蒙是作家吗?不是,她只是一个新媒体人,一个商人,在她那里,文字只是商品,和超市里任意一件物品一样,而咪蒙,就是超市的老板。
咪蒙,或许曾经的她也有一个文学的理想,《好疼的金圣叹》大概能说明这一点。
我想,如果她能够一直坚持走文学这条路,或许,会有更高的成就。
可是,金钱的诱惑太大,她还是成了一个商人。如果说有人拿它和韩寒比,和张嘉佳比,和刘同比……
我只想说,没得比。
何不把心静一些呢?
有人说了,不写新媒体文,怎么赚钱呢?
毕竟,当代社会,文学已死。
这的确是个两难困境。
可是请明白,我说的是:如果想成为作家,那就请远离新媒体写作。
如果只是想用文字来打造个人品牌,用文字来赚钱,那么,新媒体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坚持下去,会有希望。
虽然我觉得新媒体写作千篇一律,味同嚼蜡,但是读者喜欢看,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人群(至于为什么,我想应该不难理解),这是时代的潮流,没有人可以和时代对抗,或许有一天,读者会觉得快餐吃得太多,想吐一吐,但那是后话。
难道真的没有文学的路了吗?
最近认识了一些小众作家,大多是写散文出身,但肯定还有写小说的,写故事的,写戏剧的……只要有文字功底,积累了一些影响力,完全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不要一提到作家就是鲁迅,就是贾平凹,就是郭沫若,就是金庸……那些都是大神级别的作家。
就像一提到互联网公司,就是阿里,就是腾讯,就是百度……可是要知道,难道就只有这些大公司吗?还有千千万万的小公司,难道就不赚钱吗?
别傻了。我认识一个淘宝卖家,有一两个员工,也能年入百万。
作家也是如此,就算不能成为韩寒,不能成为张嘉佳,不能成为刘同……也可以在一个小的文学圈里,创造自己的影响力,如果运气够好,能力够强,又未尝不能成为他们。
世上没有一条路是死路,只是你没找到合适的出口,如果找到,就继续走,坚持走。
最后用一句话来自勉:
不是因为赚钱而写作,而是因为写作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