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看世界
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经马不停蹄的开始奔跑。
忙着参与活动,忙着参与社团学生会,忙着看书考试。
毕业之后更忙了,忙着找工作,忙着工作。
忙着拿出钱来让自己上课。听各种微课,买更多的书。
我心里有种危机感,迫使我不得不去成长。
在《学会花钱》这本书中,提到过三个钱包:用于消费,用于投资和用于投机。
在我的信念中,对自己的投资是非常重要的,越年轻投资的回报比越高。
我自觉已经大学毕业,有些晚了。
当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也这么想的:我高中毕业,自觉有些晚了。
而当我真正毕业开始卖身换金钱的时候,我的观念才发生了变化。
投资自己,啥时候都不晚。
只要你明天还活着,那你今天看的书上的课,都可以为你明天增加的工资做一个准备。
睁开眼睛看看这世界,爱学习的人有多少?
非常非常多。
他们之中很多人很强,家里又富余,各项指标都强的要命,又比你喜欢学习,又比你努力更多。当我认识了这类人之后,成长背后其实是伴随着恐惧的,尤其是害怕对比。
月薪啊,车房啊,单不单身啊,学历啊。
和他们读书凑到一起,总感觉自己渺小的很。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半年度目标制定的课程,我定的目标是读多少本书,别人的目标已经是开多少家门店了。这种差距,你喜欢吗?
闭眼享受下
成长,除了本身的享受和追求之外,就是带给我们在这个世界用于交换生活物资的一般等价物。简单来说,就是赚钱。
有人说钱好钱坏,其实钱不过就是钱,钱本身是不带有价值观的,无所谓好坏。钱不过是放大了人内心的念头,万一中了大奖,之前所有环境和资源的不足都会被充足的金钱扫清障碍。
而当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花钱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能毁灭自己的也只有自己的欲望。当我们钱没有那么多的时候,就只能按计划分配,小心翼翼的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且还要存钱,预防未来的风险,还要拿钱去投资,想要赚到更多。
《学会花钱》中提到的消费,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单纯的满足我们内在的欲望的,花钱就是为了自己爽嘛。
如果你永远不缺钱花,也不用担心钱消失,那么你还会拿出多少钱来投资学习呢?投资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期待,期待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收益。收益了之后,也就是拿来花,拿来享受而已。
单纯享受钱数字增加的人和单纯享受知识增加的人都特别的稀少,你和我也无非是功利化的俗人。
而在我们得到了生存所需的一般等价物之后,我们还会小小的开始期待,自己精神上的满足。花点儿钱上个课,去户外漂流滑雪,去购买一本自己心仪已久的书籍。不为了赚钱,只为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人活着离不开钱,但也不能一直围绕钱转着。
不为钱而花钱,为提高生活品质而花,这才是消费的真谛。
五种不同的钱
在《学会花钱》第27页,提到过一个“收益现值法”,当时我很好奇搜了搜一下,发现这个“收益现值法”说的就是会计五种计量方式中的其中一种——现值。在这里做一个整理,把会计的一个很有用的观念告诉大家。
每一种物品基本上都有类似的五种价格的属性,在进行交易前需要好好的分辨。
1.你去年10月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花了五千元。
这五千元叫做历史成本,即过去购买时实际花的钱。
2.你现在想出手这台笔记本电脑,市面上此类电脑都以三千元左右的价格成交。
这三千元,叫做公允价值,就是大家都同意接受的价格。
3.你现在出手这台笔记本电脑,对方要求你包邮。
你花50元做包装快,实际只能卖到两千九百五十元。这个两千九百五十元,就是可变现净值,就是真正到了你手里的钱。
4.如果你不准备卖,准备出租这台电脑,可以通过一个很复杂的公式计算。
这台电脑寿命三年,如果出租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持续的收入,经过公式的换算可以折合成这笔持续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这就是现值。
5.重置成本:你现在再想买这么一台电脑,要花的钱是多少?
这就是五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尤其是你在出售或者要购买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不要被表面一个单一的价格蒙蔽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