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年花开月正圆》华丽丽的落下帷幕,结尾之际展现全剧点睛之笔。周莹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召见,慈禧和周莹之间短短几句对话道出了周莹成为首富的秘诀。
原本周莹谦卑的跪着,按赵白石大人教好的套路一板一眼地回答着太后问话,每句回答之前必不忘程序化地加一句,“回太后的话”。想必慈禧见惯了这种谨言慎行的臣子,本也觉得无趣,但当她跪安之际光绪多问了一句,勾起来慈禧的兴趣,从而衍生出后续精彩的对话,也总结了周莹经商的成功之道。那就是:“顺应时势、求新求变”和“放权”。
02
“顺应时势、求新求变”是周莹成为首富的第一秘诀,以下是关于“变”的三段对话。
慈禧问:挣下这份家业靠的是什么?周莹回答:“只靠一个字“变”。天下已变成世界,我们做生意的如果还固守成规,只有破败一条路可以走,唯有顺应时势,求新求变才能立足。”
“变”一个字明显触动了太后敏感的神经,但慈禧接着追问:“你初掌吴家时,那些男人可曾服你?”周莹答:“肯定不服,但只要我能带大家过上好日子,后来大家自然心服口服了。”
慈禧接着问:“你说顺应时势、求新求变,那祖宗之法还要不要呢?”周莹答:“祖宗之法如果能帮我挣到银子,那我就用,如果不能,我就不用。之后周莹补充道,“以我这么多年做生意的经验,有时洋人之法比祖宗之法好用。吴家最老的生意做土布,几年前关门大吉了,而洋布工厂用的是英吉利的机器,最先进的治理经验,现在反而成了最赚钱的产业。”
可见,顺应时势、求新求变是周莹成为首富的第一秘诀。没有求新求变的思维,能做些小生意,但不可能成为陕西首富。
周莹为什么勇于求变?因为她有创新思维。当她从传教士那里看到世界地图,当她在上海接触到洋人的生意,她意识到天下已变成世界。她不惧祖宗旧法,以寡妇的身份管理一帮男人。她改造旧生意,拓展新生意,生意涉及棉花、棉布、蚕丝、药材、茶叶等方面,周莹甚至描述了未来让吴家生意走向世界的愿景。
现实中同样如此,创新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创造新的事物或重组旧的事物。比如乔布斯,海尔张瑞敏都是创新思维极强的人,创新思维、求新求变是生意做强做大的第一秘诀。
03
“放权”是成为首富的第二个秘诀。让我们看看关于“放权”的三问三答。
慈禧问:除了求新求变之外,你打理生意还有什么诀窍?周莹答曰:”放权”。这话掷地有声,是周莹心中的大实话。
慈禧问:“放权,你不怕家不成家了?”周莹答:“家不是一人之家,是大家之家,在吴家,丫鬟、小厮、掌柜都持有股权,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为生意献言献策,而我身为家长,只要他们的话对大家有利,那我就采用。”
慈禧问:“你还把股份分给下人,你不怕背负败家的罪名?”
周莹答:“众人持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半功倍;千两银子之家,我就算全部拥有,也不过是千两银子,而现在,众人持股,我就算只占三成,那也是万两银子计算,何来败家一说。”
从对话可见,周莹对自己的定位是家长,要带领一帮兄弟一起挣钱。所以周莹在机器织布局引人银股制、全员入股,极大提高了员工的热情和主动性。再次周莹外部出击主动寻找合作机会,利用杠杆让家族利益最大化,达到共赢的目的。
反观现代有些领导,对自己的定位是老板,而不是家长。谱摆拍的很大,一味专权,不敢放权;对下属专制命令、管理上只顾挥舞惩戒的大棒,眼界如此之小的人很难做成大生意。
“放权”是与时俱进,有钱一起赚,共同富裕。“放权”是高超的管理艺术,一人之力不如众人合力,这是周莹生意做强做大的另一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