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曾国藩
司马迁借史论道,说什么不说什么,其实都很有深意。在五帝本纪一篇中,其他寥寥数笔带过,却对尧舜大书特书,意图其实是很明确的。
不过单就五帝一篇,司马迁自己也说明了在正规的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只从尧开始。再古的就大多只是民间口口相传,有的真伪难辨,有的故事不够“雅驯”,所以这里也许只是因为素材不足而未能详细记载。
作为《尚书》开篇的第一位,尧也充满神话色彩。传说他的出生,就是人妻庆都梦中与赤龙交合感孕,怀胎十四月得尧……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圣人圈特别流行这种酷炫的出生方式,比如诞辰刚刚过去不久的那位西方普遍崇拜的神的儿子。
帝尧,姓伊祁(从母),名放勋,陶唐氏,又称唐尧。母亲庆都,是帝喾第三名妻子。帝喾闻报得子本该十分高兴,可是却正逢母亲去世,服丧三年。尧只好和母亲一起,在外祖家一直生活到十岁才来到父亲身边。起初,帝喾的继承人是尧的兄长帝挚。十三岁起,尧辅助兄长,封于陶,十五岁迁至唐,因此称陶唐氏。十八岁,兄长挚老大做不下去了,尧于是接过了兄长的权杖,开启了一个崭新时代。
帝尧在位近百年(98年)。期间制定了最早的历法,勘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设定一年366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历法与四季。从这个角度来说,尧是古代农耕文化飞跃的象征。
帝尧执政开明,设谏鼓、谤木来听取民间意见,德行高尚,勤俭治国,文治武功俱臻完美。年老后传位于舜更是成为美谈,是圣贤君主的不二代表。因此也一直被儒家尊为精神上的始祖。此外,亲慈子孝,跟儿子丹朱享受亲子时间时,还顺便发明了围棋。可惜丹朱是个不成器的孩子。
话说帝尧执政大约七十年时,觉得自己儿子不中用,向各部落的长老咨询贤能之士,长老们就推荐了舜。
在Coursera上课时,吕老师讲到曾国藩的一句话:“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意思是,真正的大事,并非人类这种寿命短暂的生物力所能及的。或者说,有些宏伟的事业,是无法在一代人或一届领导班子任内能够完成的。所以,要成就伟业,就必须有靠得住的接班人(替手),把你的思想和宏大的计划延续下去。
尧在这方面显然很懂。上古时代,还没有现代这样的科技作为武器和传承的手段,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更是十分弱小。如何顺应天时,掌控命运,就是一个需要穷无数代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达成的目标。所以必须找一个又有能力,又好用的人来接班。
自家孩子不行,那么就需要从外面找一个。找也不能随便找,你们说舜行就行啊?不行,我得亲自考察。
考察第一步。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想象一下,布衣虞舜在外面好端端地走路,莫名其妙就迎娶了白富美,而且一次就俩,想必有点小激动吧?
其实不然,两个公主娶进门,是该供着呢供着呢还是供着呢?放到普通老百姓身上,这其实是个烫手的山芋啊。不过舜果然名不虚传,不知用了什么手法,打发娥皇、女英两位公主乖乖回老家妫汭(妫水曲折之处,在今山西河东虞乡县),恪守孝道妇道,伺候公婆去了。
舜对待两位公主一点都不宠溺,但夫妻感情却一直很好。关于这一点,有湘妃竹为证。
正因为如此,舜的做法深受尧的赞赏。于是开始了第二轮考察。这一次基本上就跟现在领导考察部下的方法差不多了,无非就是把他放在各个岗位上看他的表现。舜的表现自然是八面玲珑,在每个岗位做事都做得漂漂亮亮无可挑剔。基本上到这儿,这个接班人的位置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然后又发生了一件神迹。“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这哪里是普通的接班人,是圣人啊。于是尧郑重地叫来舜,命其代行天子之政。
从尧找来舜进行测试开始算起,二十八年后帝尧驾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尧的故事这次就讲到这里。
《史记》中尧考察舜的原文: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