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本书由两位作者完成,一位是拉塞尔·阿克夫,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荣誉教授,在咨询、教育领域有很大的成就。另一作者是丹尼尔·格林伯格,除了在教育学领域有很高的地位,还从1968年开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创办了瑟谷学校,实践“翻转式学习”的教育理念。
关于本书
本书两位教育专家认为,工业化教育体系已经不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美国,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如何终身学习,如何让孩子们更自由地学习,以及搭建出理想化的终身教育路径。
绪论
1、古希腊哲学家所关注的教育是一个唤起每个人全部内在潜能的终身过程。教育是个一生的事业,是个在一种环境里得以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在尽可能大的限度上支持所有人在一生中为“发现自己”所做的努力。
2、教育具有外在功能和内在功能。
外在功能: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佐助他们成为对别人有用之人及自立自给的社会成员。
内在功能:使人们能够从不具功利性价值的活动中获取满足感。这类活动指的是文化活动和消遣性活动,比如欣赏音乐、美术、文学等。
第一部分 当今的教育体制败在何处
(一)外界的大环境
一、旧世界
1、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工业革命是旧世纪的先导,因此旧世纪被广泛认为是工业化时代。这一革命引发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机械化生产要求人们像机器零件那样工作。但实际上,一般人都不喜欢强迫自己做这样的工作。
2、在工业文明中,学习的过程受到强烈地干扰。学习的重点是:三个“ R ”:读、写和算术。学习的主导形式是教授技能,通过奖惩来促进这一形式的发展。
二、新世界
后工业化社会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花园,人类精神可以在里面自由盛放,从而与自身达到和谐。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的灵魂主要致力于受内在驱动进行不断的角逐,从而揭示新的奥秘,创造新的方式,征服新的心灵世界。
PS:现在的教育理念是根据工业化特点决定的,其典型就是标准化;而现在的美国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更注重创新精神,所以要对教育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思维。
三、思维革命(重点)
系统的关键部分满足三个条件:
1 .每个部分都可以影响整体的运行或性能;
2 .每个部分影响整体的方式取决于至少另外一个部分的功能(换言之,各部分的影响是相互依赖的);
3 .关键部分的子集(亚系统)也可影响整体的运行或性能,但它们对整体不会产生单独的影响。
综合思维也包含三个步骤,每一步都与分析思维中对应的那一步相对立。在综合思维的第一步中,有待解释的系统被认为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即被包含在其中。(譬如说,汽车是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大学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在综合思维的第二步中,包含系统的功能得到解释。(交通系统、教育系统的功能是什么?交通系统:有意地把物品从此处运到他处。教育系统:使人们能够发展成有力量的成人并保持这一状态,使其在这一过程中非常愉悦,而且使其为自己身为其中一员的社会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将包含系统进行分解,识别正在解释的系统在包含它的系统内部所具有的功能,这样该系统就得到了解释。(设计汽车的目的是随心所欲地把人从自己选择的陆上起点运送到自己选择的陆上终点,这属于个人的私人空间。长久以来,汽车设计为载客6人,因为这是打算让普通美国家庭使用的,当时一个普通家庭平均有5 . 6人。现在普通家庭人口平均为3 . 2人,因此汽车也变小了。)
PS:“综合思维”是我认为一个很好的看问题的角度。因为总听说要有大局观,但如何操作?可以借鉴作者的这个思考方法,进行思维练习。
(二)激发学习动力
了解了大背景之后,还需要找到内在学习的动力。无论教得多么“出色”,无论学习机会多么“难得”,如果没有学习动力,那么就学不到任何东西。
因此,应该致力于发展孩子兴趣的教育体制,为孩子提供一种环境,使每个孩子所拥有的各式各样的内在动力发展成为积极的爱好。
延伸阅读:王兵的笔记整理《学习主题》的动机
(三)人们学习什么
有了内在学习动力之后,那么该思考需要学什么?我们可以把学习内容分为五个级别:数据、信息、知识、理解和智慧。
当前教育的核心是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被认为是知识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而知识本身受到高度尊重,理解偶尔会被考虑一下,而智慧却根本无人顾及,这是一种重大的失败。
智慧与所做事情的长期后果及短期后果都有关系,它愿意为长期利益而牺牲短期利益,它愿意减少获得即时满足的压力,因而使得对理想和长期目标的追求成为可能。
PS:数据、信息、知识、理解都算效能,可以指导我们把事情做对,而智慧算效果,指导我们做正确的事。其实获得智慧的过程,就是树立正确三观的过程。
延伸阅读:王兵的《好好学习》笔记
(四)教与学
一、把教与学混为一谈
1、教育是一种令人钦佩的事情,然而需要时刻铭记在心的是:值得学的东西是教不出来的。——奥斯卡·王尔德
传统教育强调教,而非学。
2、学习有很多种方式,学习只是其中的一种,还可以在自主学习或玩耍的过程中独自学会了许多东西,还可以与别人分享我们正在学习的内容,通过有所为而学到很多东西。
在“求学”的最初阶段,他们就应该知道,他们的责任主要是学会如何学习——他们可以寻求帮助,但并不能把学习强加在他们身上。
二、教学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
教被认为是个人视角的公开展示,任何人都可以选择接受他们的观点或者选择离开,这要看他们是否感兴趣。
教授是指把信息、知识、理解或智慧通过言语(通常为授课)或书面(如教材)的方式传授给别人。本质上,这是一种单向交流。问与答并非讨论,而是用以前讲述过的意义对教进行拓展的一种形式。
培训是指导加上训练,也就是运用。
解惑传递理解,启蒙传递智慧。
所以,智慧既不是教授出来的,也不是指导出来的,更不是培训出来的。智慧是传授下来的,供人获取。不能把它强加于人,也不能靠死记硬背来教会。
(五)科目和学科
一、分门别类的课程设置
1、教育过程中所教授的科目是根据学科进行分类,但这种做法,现在已经过时。
2、在孩子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他们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他们最大的挑战是形成一种从各种各样体验中获取意义的世界观。诚然,人类的明智取决于人的世界观的完整性;分裂的灵魂一般被认为不能适应成年人生存之所需。孩子们的教育环境应该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各种体验之间的广泛发展的联系,欣然接受所学到或发展出来的理论和解释之间的新的关联和新的诠释。
二、科学与人文学
1、人文学(包括艺术类)关注的是找到看似相近的事物之间的差异。
科学(包括其衍生物——技术)关注的是找到看似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2、二者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不同。人文学家倾向于通过解析问题而依经验、定性地解决问题。科学家倾向于依实验、定量地解决问题。
3、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保守得最好的一个秘密是:根本不存在科学和艺术的区分。
创造性科学家的标志是他把硬性的、可检验的体验与富有想象力的诠释结合起来的程度。
PS:我想到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他不仅是物理学家,还热爱拉小提琴。所以,我们需要多维发展,跨界合作,相得益彰。
(六)考试
一、测试
1、考试只能衡量孩子们参加考试的能力,不能评估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那些更宽泛的能力,像判断力、诚信、求知欲、好奇心、创造性、自我激励、首创精神、耐力、热情、交际技能等复杂特征。
2、否认这种多样性就是否认个性的存在。承认这种多样性但却坚持用同一种方式对待孩子,好像他们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则是剥夺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把自己的个性最为充分地表达出来的权利。那种告诉什么做什么、接受工业化时代机器人式的要求的时代已经结束。
二、解决问题
1、练习是无目的的问题。练习没有为学生提供解决它的内在动力,而只是想得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成绩。
2、跟练习比起来,提出的问题是从现实而来,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判断与提出问题相关的信息是什么,还在于对该信息的收集。
三、创造性
2 1世纪大众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每个孩子天生的创造性,并进而促进充满好奇心、具有创新性和独创力的成年群体的发展。令人惋惜的是,在科学课堂上,我们总是告知学生要寻找什么,而不是让学生去探索关于大自然的那些真正的问题。
延伸阅读:王兵的《时间当朋友》笔记中学习·考试部分
第二部分 构想理想化的终身教育
(一)学龄前的岁月(0-4岁)
我们已经看到,在许多方面,社会试图扼制儿童的自主活动,而用成人控制的行为代替之,其实孩子本身有相当强的自学能力。
这个阶段孩子的问题:
1、交流。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充满感觉、情绪、感情和理解力。但是,他们还不能明白如何跟外界联系,尤其是如何跟其他人交流。
2、依赖性与独立。孩子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独立,独自了解自身及其环境。但事实上,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依赖父母或成年人,这就是孩子和父母碰到的许多问题的源头。为了让孩子在学前岁月里健康地成长,周围的成人,尤其是父母,需要有巨大的耐心。
(二)幼儿园到十二年级
人们接受教育的理想环境应包含以下特征:
1、学习是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进行的。人们主动去学,能够学会他们渴望学习的东西,能够学会他们乐于努力学习的东西。
2、给予所有兴趣同样的地位。所有研究领域都应该被视为同等有用的,不存在科目等级之分。
3、学习者的产出通过自我评估得到评判,这一观念包括具有寻求外部反馈的自由。应该鼓励他们从同学当中寻求反馈并给同学提供反馈。而不是让外部权威人士进行测试或分级。
4、根据共同兴趣组建学习小组。不应该根据年龄、预先设定的分类或预先设想的小组最佳人数这些观念来组建学习小组。
5、不对学习者和施教者进行人为的区分。所有的人都能学习,所有的人都可以施教,学与教要依据具体环境而定。
6、学习社区的所有成员都充分参与活动的制定。
简言之,在这样的学校里,自由得到珍惜,相互尊重是常规,孩子和成人之间相处自然,学习总是与生活融为一体。
(三)大学经历
大学应该关注那些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的领域,即学习起来令人愉悦的方面,而非那些实用的外在价值方面。大学本科阶段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提供一种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闲暇时间愉快地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和各种人生体验。大学本科教育还应具备另外一种功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一生中继续开发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及拥有内在动力一直学习下去的能力,目的是获得学习过程中内在的奖赏和愉悦。
相较而言,研究生教育的作用是培养实践者,即善于实践之人。实践是只有通过参与活动才可以学到知识的活动。然而,这样的学习只有通过读书和倾听才可以得到极大的巩固和补充,例如:医学、法律和建筑,还有教书或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进行的学习,不能被组织成科目、课程、学期及其他离散的单元,也不能采用强迫的手段施加在学生身上。
(四)退而不“休”
由于后工业化时代的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为“老年人”遭受的不幸待遇所提供的一切理由都变得形同虚设。由于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人们可以完全参与社会知识和生产活动的年龄上限已不复存在。所以,终身学习是这一大受欢迎的人类境况发展的关键因素。
还有配套的读书笔记,表明阅读想法,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