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又有人说:“锦上添花小人多,雪中送炭君子少”。孔子在助人问题有什么高见呢?
一 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篇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孔子的弟子公西华(赤)出使齐国,出行周期有点长,家中还有留守老人,冉有同学动了恻隐之心,向孔老师打报告,请求让其享受贫困户待遇,孔子答应下拨些谷米,冉有嫌少,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又答应了,冉有还嫌少,私自加了很多。
孔子听说后,把冉有叫来训斥一通,说:赤(公西华乳名)这家伙出使齐国,驾豪车还穿貂,特能嘚瑟,听人说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文如喜:
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栗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这段话被后人曲解为“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明明把花插牛粪上,非说是“锦上添花”。明摆着成人之恶,偏说是雪中送炭。
真正的锦上添花是没心、没肺、没底线地助人为善,别人捐款修路,扶危济困、救助孤寡,我们随喜功德,这才称得上锦上添花。
“继富”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劫贫济富,拿自己卖命赚来的钱孝养自己心目中富有的“贵人”,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在秀自己趋炎附势、谄富骄贫的技能和教养不足的底色。
“越是富有越要给予;越是贫穷越要剥夺”。这是西方人所谓的马太效应;我们东方智者总结:“人道损不足奉有余;天道损有余奉不足。”(《道德经》)老子不是在总结社会规律,而是在调戏人间的现象,这是小人世界的特有现象,小人多了,也便成了风尚。
真正的雪中送炭是有智慧、有温情、有礼敬地救人急难,急难当头的人一定很脆弱,很无助,他们需要救助,更需要尊严。
“周急”的确是雪中送炭,救人危难。周济的对象并非仅是穷人。贫富善恶都在帮助之列。见人落水,还需要考虑落水者的人品与社会地位吗?
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回来后不自己家里财产损失多少,不问烧死多少匹马,只问伤到人没有。这是“周急”思想的生动写照。
还原那个场景,我们可以感受孔子内心炽燃不熄的是悲悯仁爱的烈火。问马是利己思想,问人是利他思想。问人不问马,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周急”需要端正心态,要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好事,如果是为灵魂深处涌动的良知所驱使,一定会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勇往直前。如果企图某种回报,还是不做为好。
在道家和佛家思想中,都主张施恩不图回报。帮人一次,让人感恩我们一辈子,帮人一次好像我们是救世主,帮人一次要上头条,要不要历史学家给我们写个列传啥的?当我们宣扬自己美德并连同受助者的名字一起公之于众,并暗示他们将来努力感恩时,已经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尊严。事实上,布施者应当感恩受助者,是他们让我们良心发现,是他们拓宽了我们的心胸格局。
儒家不反对施恩后的回报,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当时的全国首富,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奴隶,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他自认为这是企业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孔子却大骂子贡,说你这么干,普通人还愿意去赎买奴隶吗?其实孔子并不是鼓励子贡索取回报。而是考虑社会后果的最大化和良性循环。
坏人要救助吗?传统文化中“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的故事警戒我们不要帮助坏人,但人道主义精神不能泯灭。我们更要敬畏智者之言:老子云:善人,吾善之,不善人,吾亦善之,德善。只不过帮助所谓的“坏人”更需要智慧。
帮人要先帮心,心不变则命不能改。所以孔子只讲“周急”,至于贫穷的常态要从心上下手,而不是物质的外援。所以孔子不谈“救贫”。
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雍也》篇还记载一个“傻学生”原宪,与冉有同学的情商比似乎“逊色太多”。
原宪在孔子家当财务总监。孔子打赏,拨给他小米,子思嫌多,坚决推辞不要。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孔子劝勉原宪:孩子别推辞,你吃不完可以分享给亲戚、朋友。原文如下:
原思为之宰,与之栗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宪家乡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国家级贫困县,无据可考,但从孔子的话中可以推断,那里肯定有不少急需定点扶贫的对象,原宪一定不是。
千百年来,坊间一直流传着借钱的葵花宝典:“救急不救贫”。孔子疯了吗?穷人还不起债,帮助穷人得不到回报啊。小人往往如是妄揣圣意。
孔子没有说不救助穷人。只不过孔子对扶贫的兴奋点在教育上,而不是物质层面。
孔子很少去八卦土豪土鳖之类的俗事,是谓“子罕言利”。孔子喜欢谈论高大上的命运与仁爱的话题“与命与仁”。
“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人生履历让孔子深刻领会出一个道理——“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晚年的孔老师把精力全部倾注于布道上,他要告诉人们命运贫富贵贱的天机。
穷日子穷过,富日子富过,快乐最好。孔子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富足。孔子认为努力耕作并不能真正摆脱饥寒交迫的风险。必须学会做人。故言: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也非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他深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他与弟子冉求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这告诉我们,助人最终还要回到精神扶贫上来,穷有穷根,救穷当明其因,拔其根。否则小人即便乍富也难逃“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君子在助人的时候,过多的是关注“缓急”。出于功利的回报,小人大多考虑帮助对象的“贫富”,却都忽略善恶的考量。
人的善恶无法用科技手段测量,也无法上升到法律层面用行政力量赏罚。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当我们遭遇困难,周围的熟人是否会帮助我们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本质上是在对我们的人品进行打分。
孔子助人非常在意善恶。公西华请求要粮食,孔子不舍得给;反对资助公西华,不仅仅是因为公西华富有,更是因为他的自私,他会据财物为己有,满足自己的欲望。
原宪推辞不要;孔子反而劝他收下。资助原宪并不是因为原宪贫穷而是因为他有仁爱精神,他会把爱心传递下去,把财富分享与他人;
说的通俗一点,除了周济急难的人外,孔子更乐意对善良的人慷慨解囊,不论贫富,把金钱财富交给他们都有价值,因为他们会把爱的阳光播撒!这样做就暗合了天道,天道是什么?老子言:天道无亲,常于善人!(《道德经》)
对于善恶不分的人来说,锦上添花也错,雪中送炭也错。对于有修为的人来说,锦上添花也对,雪中送炭也对。问题在于我们能变通吗,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