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其实在我书架上已经躺了好多年,比如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有一年突然大热,我也跟风买回家,翻看了一小部分就搁置下来了。那时候的我还很年轻,对世界的理解很肤浅也很容易走极端,对待人事物不是黑就是白,没有中间色,眼睛里更是容不得一点沙子。我还未曾体验过揪心的疼痛、遭受到刺骨的寒冷,如同刚钻出泥土的小秧苗,一切都还处于萌芽状态,那是我真正人生的开始,尽管当年我已经接近三十岁。再次捧起了这本书,我突然顿悟了很多在过去无法接受和理解的观念和想法,眼泪伴随着笑声不断滑落,一种从迷雾中走出来的喜悦油然而生。
这本书的作者是心理治疗大师M·斯科特·派克,他在开篇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而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那么什么是成熟,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熟呢?作者认为拥有了自律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那么他(她)也就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通往心灵成熟的道路。
自律
自律,意味着愿意主动积极地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自律包括了以下四个原则:
一、延迟满足感:这个能力的缺失,造成的后果就是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会选择假装没看到,认为困难自己会过去,会自行消失。这个能力的养成可以追溯到孩子的幼年期,与父母是否投入足够的爱、是否耐心照顾和陪伴孩子成长、孩子是否获得安全感密切相关,它决定了孩子未来是否有能力面对苦难,是否有能力做到延迟满足感。
反观我自己,当婚姻出现问题后,我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还不断告诉自己要相信人性,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转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今天我才恍然大悟,一味躲避绕行、不敢直面问题其实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且这也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延迟满足感这一能力的培养值得家长们重视。
二、承担责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都可能患上程度不同的人格失调症(这都不是我的问题)或神经官能症(一切都是我的错),前者让别人活得很痛苦,后者则让自己活得很痛苦。而且如果父母不能够成为心智更加成熟更加健全的人,自己的孩子就会患上人格失调症或神经官能症。我们要学会既不把责任全部推卸到外部,也不全部揽到自身。
我从小很自卑,胆子也很小,对外界不会也不敢说“不”,有些事情明明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会无言地背锅,默认“有错”的设置让我很痛苦。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神经官能症患者,自责、懊悔、眼泪、叹息充斥着她的整个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
三、忠于事实:我们生来对世界无知,生活经验好比我们后天绘制的一幅地图,为我们往后的人生导航。一个人如果受到了伤害,他的人生地图会出现偏差,一旦不再忠于事实,也就很难面对真正的世界。要做到忠于事实,则意味着要勇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允许别人来审视我们的人生地图有否过期。
离婚后,我的人生地图偏离了方向,在一段时期里我认为不忠诚是婚姻关系中的普遍现象,所幸我很快更新了自己的地图,走出狭隘的小天地后,欣赏着身边许多朋友的温情和忠诚,满心欢喜地默默送去我无数的美好祝福。
四、保持平衡: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既要能够做到延迟满足,也不能把延迟满足做到极致(永远都先吃坏苹果),要尽可能过好当下的生活;生气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沟通方式,但一遇事情就拍桌子、发脾气,这是缺乏自律性的表现。
从延迟满足感到承担责任再到忠于事实最后是保持平衡,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放弃的过程,只有自律下的自己才能够不断的主动去更新自己的人生地图,保持一颗平衡中庸的心态。
懂得真正的爱
这是心智成熟的另外一个必备条件。
什么是真正的爱呢?作者认为,所谓真正的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因为不懂何为真正的爱,所以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以爱的名义控制、伤害对方的行为。
比如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孩子已经高三了,妈妈依然每天担心他的安危,坚持每天亲自接送孩子去学校。而事情的本质其实是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依赖,内心的潜台词就是“没有你我该怎么办(活)?”、“你不能出任何事”、“我得盯紧你”,她根本不管孩子心智是否成熟这件事情,孩子被这份母爱彻底束缚着,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本能力严重欠缺。
占有、依赖都不是爱的表现,极端情况下甚至还会患上消极性人格依赖失调症,必须依赖于外界某个人或物,才会有自身的存在感。而一旦找到了某个人,就会死死抱住他的大腿不放,永远只知道向他人索取爱,而自身却没有爱。
好可怕,上面这段文字所描绘的不正是曾经的我嘛,我的这份“爱”如此沉重,换作谁也无法忍受太久。消极性人格依赖失调症,虽然第一次听说,但它与我却是相伴了许多年。直至婚姻解体,我的这份依赖荡然无存之后,童年爱的缺失所带来的错误认知(我认定自己不被爱、不值得被爱的扭曲心理)才开始得到转变。
坠入情网也不是真爱,它只是自我界限的短暂崩溃。“我的想法别人都应该知道!”,这是2~3岁孩子的认知,到了青春期,自我界限完成了闭合,“原来我的父母也不了解我啊”,从此陷入孤独之中。恋爱时,内心的那扇门是打开着的,而自我界限则呈现崩溃状态,“哇,有一个人走入了我的内心,了解我的想法懂得我的需要,生命从此焕发出光芒,这种感觉好甜蜜,这应该就是我的爱,我终于找到了爱”,于是内心一阵狂喜。
几个月过去了,自我界限闭合之后很快就陷入痛苦之中了,因为当初那种美好的感觉并不是爱,只是欲望。承诺只有与自律相结合,最初那份短暂的爱才会慢慢滋生出真正的爱,带来双方心智的共同成熟。
自我牺牲也不是爱,而这种错误观念的植入往往来源于幼年时期身边某个成年人的言行举止。这是受虐狂的一种表现,而我身上也具备了,面对不断地伤害,我一次次地原谅,没有任何底线的原谅。
爱是个动词,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奉献和付出,需要投入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没有自律性,是根本做不到真正的爱。
之所以这是条少有人走的路,因为不管是自律还是真爱,都需要我们使劲和用力,而人的天性却是懒惰,希望轻松就能获得一切。
作者在最后说到,世界上存在两种力量,政治的力量和心灵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获得心灵的力量,那么在人生的旅途上会非常愉快,当心智成熟到一定阶段,我们则会变得更加谦逊和快乐。
人生苦难重重,但是,我们不该感到恐惧,相反,我们更应该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离婚于我是件好事情,因为我终于对自己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我不再轻视自己,不再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着自我。曾经的经历和伤痛成为我今天成长的源动力,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