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有没有觉得,一年一度的春晚越来越“没那味”了?
西门君相信,包括我在内,许多人除夕夜准时守着电视机的原因,50%则是出于习惯,50%是出于对语言类节目的期待。
然而,当我看完昨晚的节目,心里满满有种说不出的怅然若失感。
沈腾、蔡明、冯巩......这几个我们熟悉的喜剧演员,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流量明星们。
先别急着无语,更令人费解的还在后面。
上述名单一半的人员,几乎包揽了今年所有的语言类节目。而他们“顶替”的,正是开心麻花、蔡明等喜剧界老前辈的位置。
如此魔幻现实一幕的出现,让我不禁感叹,一群连本分都干不好的艺人跨界演喜剧,这他喵才是今年春晚最搞笑的小品吧。
2.
春晚小品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背后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不能简单的归到流量明星的头上。
首当其冲的,就是严格的审查制度。
一些反主旋律,或者负能量的桥段绝对不能出现,哪怕只是为了后续的反转铺垫。
争议性太强的话题也不能涉及。前两年宋小宝报了一个关于“医患关系”的选题,就因为过于敏感而被毙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喜剧演员的选择变多了。被央视春晚淘汰的节目,完全可以上其他省级卫视的春晚去演。
长此以往,春晚小品自然就“后继无人”了。
以上两个原因都对,但都并不是春晚小品“变味”的主要原因。
秉持“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成见,过于弘扬所谓的“正能量”,才是春晚导演组最大的败笔。
回观近些年的春晚小品,套路“换汤不换药”:
新婚夫妇为了回谁家而吵架,在列车员的开导下,俩人各退一步。
初当领导的人为了装X闹出各种笑话,被前同事拆穿后,深刻自省。
婆婆各种找儿媳妇的茬,在儿子的调节下,一家人表示互相理解。
......
一切煽情的剧情背后,明晃晃写满了四个字,“给老子哭!”
仿佛我们看的不是小品,而是葬礼。
有人问为什么喜剧不能纯粹点,笑就完事了?他们回答,“你不懂,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我就笑笑不说话。
会把这句话奉为创造喜剧圭臬的人,犯了一个颠倒因果的关系。
“因为它是喜剧,所以它的结局得是悲剧”,这个逻辑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它是喜剧,所以背后的悲剧性才更扎心”,这才对。
举个例子,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喜剧之王》,乍一看是悲剧——主角尹天仇是下层人民出身,一度被人看不起,“你连蛆虫都不如!”
然而,这一切并不影响尹天仇用幽默的姿态,去对抗和消弭人生的苦难,最终逆袭成为一代“喜剧之王”。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你不能说它错,但也许值得商榷。
在我看来,喜剧和悲剧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并立,交相辉映的。动不动就把悲剧的帽子扣给喜剧,既侮辱了悲剧,也侮辱了喜剧。
3.
至于有些人把“讽刺小品”和“正能量”对立起来,这种行为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歌功颂德,皆大欢喜,邪不压正.......这些当然算是“正能量”,但问题是,当看到所有脸谱化的好人都挤在一部戏时,观众还笑的出来吗?
如果没有黑夜,也就无所谓白昼。同样的,如果一部剧里没有“小人”做映衬,那么好人们的行为逻辑,多少也显得不那么“正能量”了。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里说过一句话:“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讲的就是类似的道理。
赵本山的“卖拐三部曲”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该系列在塑造“大忽悠”这个形象的时候,明褒暗贬,看似赞许他的“机智”,实则讽刺社会上诈骗横行的风气。
朋友们,这才配叫“春晚级别”的小品好吗!?
说白了,大过年的,老百姓看小品只想图一乐。如果它顺带能寓教于乐,升华主题,倒也挺好。但若本末倒置,把大联欢搞成公开课,末了再“感动中国”,观众自然不会买账。
诚然,西门君也知道,由于种种“不可言说”的原因,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不得不畏手畏脚,创造者也有其无奈。
只是,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仍然会抱着一种期许。期许可以看到昔日那些为我们带来肺腑之笑的喜剧演员们,王者归来。
陈佩斯一脸猥琐的接着话:
“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赵本山插着腰得意地笑着:
“穿上马甲我也认识你!”
赵丽蓉一本正经地唱着: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小品的黄金年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我的才华不是拿来取悦你》作者。公 众 号《西门君不吐槽》。关注我,毒鸡汤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