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言,最好的离别应该是一别两宽,各自欢喜。然而我与这座叫北京的城市从未如此。初遇它,是在地铁上,清晰地记得那趟地铁的终点是安和桥北。或许是自己实在爱极了民谣,以至看到这瘦劲肆然的四个字时,脑海就传来宋冬野的那首《安和桥》。在歌里,我听到了这个城市隐藏的诗意。我便试着在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声息里,去追寻了解这座城。到离别时才发觉,这座城像是老戏曲里的泛黄桥段,千回百转,却丝毫不令人生厌。
❤北京是五月清晨里水鸟的啼叫。一夜颠簸,火车总算是到达了终点。两个人便走在了去北京大学的路上,说说笑笑,走走停停间,终点悄然而至。沿着浅灰色的小径一路前行,看见了布满爬山虎的古朴教学楼,也看了红漆木制,中国风味极浓的研究生院。六七点的校园,似乎还未醒来,恍惚间听见些许水鸟啼叫,清幽寂静。一抬头看,不远处是被春风吹皱的一池湖水。莫名笃信这就是我一直心心系念的未名湖。阳光透过垂柳洒在木椅上,鸟儿的啼叫在五月的清晨异常清亮。而我坐在椅子上,拿起了那本《美学散步》,万籁俱寂间感受着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他也曾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穿越几十年的时光,我在同样的地方,感受着他,也感受着这座城。
❤北京是豪爽欢快,入耳即酥的京味儿口语。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做的最多的事便是问路。一入耳,便是儿化音诸多的北京话。在这种文化浸润下的北京人,也是热情豪放。当你问路时,他们总会热情耐心地给你指路,生怕你走了冤枉路。二人漫步在大学校园的小树林里,有人吹着那首《女儿情》,让人不由驻足回望,不忍打扰。不由得坐在小亭子里,任他吹箫。旁边有两个人在那儿聊着天。又是颇为欢快有趣的京味儿口语。我和好友伴着箫声,偶尔会听到一两句,他们互相打趣儿的话。你来我往,倒也惬意欢快。包裹在这种浓浓的京味儿之下的我们,在这个原本陌生的城市感到源源不断的温暖。
❤北京是历史风尘中车水马龙的脚步声。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行走,或是悠闲散步,或是匆忙赶路,迈步间总能感受到一份情怀。我常想,如果没有行走,旅行又何以称之为旅行呢?爱极了这种说走就走,只你我二人的旅程。我们曾漫步在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看着那些雕龙绘凤的白石阶,我似乎听到数百年前,一袭皇袍,一身紫气的代代帝王,登上每一级台阶,那威严而又坚定的脚步声。然而岁月无情,衣衫綷縩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历史的车轮终究要向前驶去。我们也曾行走在那条叫大栅栏的百年老街,时光流转,老街也早已忘却了它最初的模样。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年年岁岁间,总有人从它身上走过,也许是信马由缰,也许是踽踽独行。老街微笑地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静静地听着他们踏在一块块青石板上的脚步声,不知道它在这几百年的时光里,有没有感到寂寞?
❤北京是什刹海畔清冷的木吉他声。好像整个旅行中,我最期许的便是去后海的那条街。很多人言,它是这个城市的一股清流。素来是百闻不如一见,我和沉栖姑娘走在街上。阳光透过槐树叶撒下一地又一地的斑驳,五月的清风掠过清浅的时光。我们走在星星点点里,听着清冷的木吉他声,和一首首触人心弦的歌谣。喧闹的城市,在歌声的映衬下,却显得有些许寂寥。此情此景,让人不免思绪万千。但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这些在风里歌唱的歌者。他们中有人唱歌也只是为了谋生而已,有的是在安静蛰伏,积蓄力量。他们都在纷纷扰扰的人群里,歌唱着自己的欢喜与悲戚。不知是这座城像极了他们,还是他们像极了城,歌声清冷却潜藏着千军万马,看起来颇为喧闹,内心却总有一片净土。
这便是我所途经的城市。三天的时间,忽然而已。我们一路行走,走过紫禁城,也走过无数弯弯曲曲的小胡同。有遇到过热情指路的阿姨,也遇到主动向我们问好的陌生人,还有文艺清新的流浪歌手……闭上眼睛,似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仍能勾勒出他们的面孔。回想着那些独属于这个城市的声音,无论是水鸟的啼叫,还是豪爽畅快的京味儿口语,都让我流连忘返。我喜欢这个城市,喜欢它的喧闹,也喜欢它的寂静。北京城没有我的影子,但我已经走过。其实每次途经,都该是永远……
PS : 和沉栖姑娘一起漫步在这座城,两个人一路走走停停,吵吵闹闹,可依旧很开心。以前最怕一个人走在路上,总觉得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灯为我打开。后来再一个人走在路上,我想到的是波澜壮阔的海,和无数的星辰。感谢我的沉栖姑娘与一次次旅行给予我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