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妈妈在图书馆借到一本叶渭渠选编的《日本随笔经典》,她看过之后非常喜欢,推荐给我。刚好我最近没怎么看书,业荒于嬉,于是乐得一看友邦文学中的精华词句。
开篇就是《枕草子》(四篇)。一句话评价:短小精悍,意韵悠长。那篇《四季风光》是我看的那几则里面最好的吧。我也写过一篇关于四季风光的散文,主要写的是田野,大部分是想像的。清少纳言基本上是以一句话总括四季之景的。秋天描写的最美,“秋光最是薄暮。……当落日贴近山巅之时,恰是乌鸦归巢之刻,不仅为之动情。”精炼的语言来自对生活真正的感悟。虽然清少身处不幸,但字里行间并没有颓废气息,不知胜过我等心浮气躁之人多少。
再来我特意挑来《紫式部日记》看。她的日记描写的生活场景和《源氏物语》差不多。但情怀不一样。《源氏》的文笔优美,显示了紫式部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汉文功底,白居易的诗信手拈来,我也摘录了一些。“冷雨凄风夜,深宫泪满襟。遥怜荒渚上,小草太孤零。”是我最欣赏的一首。《紫式部日记》则勾勒了一个真实的紫式部,她谦恭坦诚、敏感多思。一方面她拥有很高的才学受到主上的欣赏,另一方面也遭到宫中无知宫妇的讥讽非议,所以总是过着惴惴不安,如履薄冰的日子。她甚至连话也不多说。不过在我看来,她的忧虑有时似乎是多余的,只是她自己觉得唯以此才能生存下去。
紫式部好在日记里评论他人,有点类似于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评论的时候一般也能秉持公心,给予客观的点评,话语宽厚温和。她评价了中古三十六歌仙其中的三位:和泉式部、清少纳言、赤染卫门。前二者属于天资过人、恃才而傲型,但时时露出修为不够的破绽;后者虽不如前两位有才气,但勤勉谦虚,在某些方面也有很深造诣。看来紫式部赞赏的是赤染卫门那样的人。“总是故作风雅的人,即使在清寂无聊的时候,也要装出感人入微的样子,这样的人就在每每不放过任何一件趣事中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不良的轻浮态度。而性质都变得轻浮了的人,其结局怎么会好呢?”我也有同感。当然我和紫式部所处的时代差很远了,但是总有那些故作风雅的人是不变的。
也许是宫中的生活也无法排遣紫式部心中的苦闷,她对一些生活琐屑很感兴趣。日记中花了相当的篇幅来描写各宫妇的容貌性格。我看了后感觉日本人观察女性基本集中在三处:头发、皮肤和身段。所以我总结出的日本传统美女是这个模样:丰润端庄,秀发漆黑垂直及地,皮肤白腻。像我国的唐代女子,和现在的日本女人大不相同。
紫式部把每一个宫妇都写成是无人可比的绝代佳人,我是不太相信的。能有多美?我在影展里看见过一幅照片,是一个日本艺伎在吃豆腐还是汤圆。照片里的女人脸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白粉,没有表情,只是微启嘴唇准备吃东西。看她那张涂得鲜红的嘴如何张开去吞东西的样子很有趣。艺伎在日本人心里是美人,是民族奇葩。我虽然不认为她美,但我不可否认她也风情万种,有不可抵挡的魅力。我觉得艺伎很能代表日本民族的形象——神秘的“恶之花”。所以,日本美女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是一个涂满了亮丽色彩的瓷娃娃,美丽而冰冷,只有颜色没有温度。这一点和韩国女人恰好相反。韩国美女是和泡菜、调味酱联系在一起的,。
松尾芭蕉的《奥州小道》,我翻了一下。之所以选他的随笔是因为他是“俳圣”。冰心宗白华的小诗就是受了日本俳句的影响,我记得很清楚……《奥州小道》不怎么好看,但令我惊讶的是松尾芭蕉的学识的确丰富。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不仅熟读日本的文学典籍而且还通晓中国的儒家经典,唐宋诗词古文,难怪会成为日本俳句的一代宗师。不过说到俳句,我就不敢太恭维了。松尾有首经典的诗《古池》:“古老池塘啊,一只蛙蓦然跳入,池水的声音。”据说此诗胜在有禅趣。但如果比起中国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又怎样呢?它的意味比“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多么?——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传统和精髓,不可苛求。
另外还看了芥川龙之介的一点杂感,岛崎藤村的《千曲川速写》。芥川龙之介的杂感写得很有知识分子的高尚感。他谴责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也指出了中国衰败的事实。我不知道他的政治立场,但他是唯一一个在这本书里提到这些的人。“良心,是严肃的趣味。”这句话我以前听过,是芥川龙之介说的吗?说的很好。
《千曲川速写》就写的是些旅途见闻了,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我觉得写的有生活气,有亲切感。什么到访佃户家,到村店里烤火吃鱼片,和店老板打趣开玩笑等等。看着看着,我好象自己徜徉在那山间村野,无限向往。中国也有很多作家写游记随笔什么的,但看起来总好象有总距离感。郁达夫的游记就才华横溢、挥洒自如;朱自清的就质朴纯厚,还透出一股精细劲儿;周作人林语堂的散文看似闲话家常,却不落矫情的俗套……对于我们的许多大家的散文,我总是用敬畏的心情去拜读。而对于这则速写,我不认为它写得好却认为它贴近我本人。是不是因为我国的作家在文中承载的东西比较多,而他们的文章更简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