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小的时候,我家住在下街的一个独门小院,院子外边就是种菜的田地,再远一点就是大大小小几片连在一起清粼粼的池塘,那一片有许多茂密的芦苇,池塘的另一边则是一座静幽幽小山。
田野里,池塘边总是自由自在地生长着许多天生天养的树木,有香椿,柳树,刺槐,楝树,水桦树……
其中最招我们小朋友喜欢的就是桑树。
初夏时分,当一串串犹如白蝴蝶一般的槐花挂满枝头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时候,桑树会结出许多酸酸甜甜红彤彤诱人的桑果子,隐隐约约地藏在绿的发亮的桑叶中间,馋得我们直流口水。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这些小朋友最欢乐的时光了。
桑树不像那些有主的桃树,枣树,石榴,都种在人家的院子里或者大门口,结了果都是自家要吃的,可不准小朋友们胡乱摘的,唯独这桑树,田野里池塘边满是的,结了果谁都可以摘,谁都可以吃,不用担心挨骂。
成熟的桑果乌黑透亮,个大,肉厚,饱满多汁,无主之物没有人管,我们索性想吃多少吃多少,直接爬到树上捋一把放到嘴里,红色的是酸的,紫黑色的是甜的,吃到尽兴了,直接站在树上摇一摇,成熟的果子都掉下来,直接捡了回家洗洗再吃。
02
桑树当然也是开花的,但是我对花完全没有印象,只知道谷雨过后,那些毛茸茸青绿色的小桑果就开始出现了。
这时我们就开始眼巴巴的望着,眼看着青绿色硬硬的果子慢慢的变成橙色,再变成粉红色,朱红色,紫色,最后变成亮晶晶的乌黑乌黑的颜色。
但是经常还没等到桑果子变成紫黑色,就不知道被哪家的小馋猫给采摘光了,只剩下高高的枝头上面那些桑果趾高气昂地和我们挑衅着。
小朋友们实在没法采到,即便能摇下来也因为太高,掉到地上就砸烂了,这些高高在上的果子最后只能便宜那些馋嘴的鸟儿了。
03
黑漆漆的桑果肉多饱满,一口下去,满嘴甘甜,一缕清甜会顺着嘴角留到心里。
乌青色的汁液总是会沾满嘴角,牙齿,手掌,胸口和袖口的衣服总是青一块紫一块,怎么也洗不掉,回到家挨骂是免不了的,但是能吃到这么好吃的桑果,挨顿骂算什么呢?
除了成熟以后会变成乌黑色的野桑果,我奶奶家后院外面还有一棵会结白色桑果的家桑树。据说这个品种叫做白珍珠,名字很好听,味道更好吃,每一颗都有半个掌心那么大,晶莹剔透,果肉饱满,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总觉得白桑果比黑桑果更甜更好吃,但是白桑果烂得快,熟了要立即摘下吃掉,否则很快就烂了掉一地,这么好吃的果子烂掉实在太可惜了。
04
很少有人在自家院子里面种桑树,因为“桑”通“丧”,不吉利,当然,对于吃货来说,这些所谓细节都不重要。
念书的时候,学到汪曾祺老先生的《受戒》,里面小英子家住的那个小岛上面就种了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葚,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每每看到这里我都羡慕的不得了。
小英子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光是看她因为爱吃荸荠,就在自家的田里种了一亩荸荠就知道她必定也是个好吃的小丫头,这几棵大桑树想必在小英子的童年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吧。
05
几年前,在深圳看到有人将紫黑色桑果子装在一个个透明的盒子里卖的,一问价格,十五元一小盒,我不禁感慨,这以前满地都是的野果子已经跻身到名贵水果的行列,价格连那些进口的水果都比不上了。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桑果子的学名叫桑葚,在几千年前的古代,竟是皇室的御用补品,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树全身都是宝贝,桑叶可以养蚕缫丝,桑葚、桑皮、桑叶、桑枝都可以入药,黑桑葚可以酿酒。
《诗经》里面有许多桑树的影子,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那一篇被选入教科书中的《国风·卫风·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据统计,在305篇的《诗经》之中,桑树意象地出现多达22篇。
想不到这农村遍地都是的野桑树,并不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野果子,而是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在中国各类古书上都有记载,是名副其实的贵族水果啊。
本文有挠到你吗?
喜欢?点赞?当然是举手欢迎啦!√
有同样经历的宝宝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