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北南雄的梅关古道与珠玑古巷的中心地带,座落着一个叫灵潭的村子,千年古道穿村而过,浸润着千年的历史底蕴,也焕发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据《直隶南雄州志》记载,灵潭有东河,河水缓积成潭,居民在潭中获利,故曰灵潭。
也有民间传说,灵潭村早年建“下庙”,下庙后面有水潭,村民逢事在此祈求必定灵验,故得村名“灵潭”。
这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也是一方灵秀的山水。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灵人杰的灵潭村红色历史深厚。这里是革命烈士钟蛟蟠的故乡,也是南雄农民暴动的策源地。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中共广东党组织领导全省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暴动。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各地武装暴动猛烈地发展,鼓舞着南雄人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1928年2月12日,中共南雄县委在灵潭村鸳鸯围召开了紧急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会议决定,在13日晚上举行全县武装大暴动,并作了周密部署。
第二天晚上,天下着大雪,全县农民在同一时间举行了武装大暴动,暴动的规模之大,全省少有。鸳鸯围成为南雄农民暴动的策源地。
1929年初,从井冈山撤出的红四军到达南雄乌迳黄木岭露营,敌军得知后准备分两路对红军合围,在这危急时刻,由于灵潭村人游击队干部钟蛟蟠带领的侦察队员及时将这一情报送到,红四军于是连夜转移,敌人扑了个空,红军转危为安。
朱德元帅在他的《朱德传》中回忆道:“到了乌迳,天也要黑了,都很疲倦了,就讲讲话,开开会,都在平坝子上露营了。可是当时敌人却来了,是在晚上9点钟,我们丝毫不晓得,就在这时,这里的地方党支部派出去的侦探把这消息带来了。我们即刻惊起出发,连号都没吹。这次红军的命运是极端危险的,如果没有地方党的支部,那一下就会被敌人搞垮了。”
钟蛟蟠烈士也是南雄走完长征的3人之一。1939年9月去延安汇报工作时不幸遭日军飞机轰炸而牺牲。还有灵潭村人邓事谦,先为军委一局参谋,长征到陕北后任二局情报官,牺牲于新中国成立前夜,其事感人其风可勋。碧血黄花,英雄长眠。 驻足在恒丰祠堂红军标语前,缅怀着那些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心中无限感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虽然时间已过去将近一个世纪,却仍然能感觉到那似乎不曾远去的历史余温,那平田平仓的惊天农民暴动,那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情景。
1940年至1944年间,广东陆军总医院在灵潭村驻扎,见证了救死扶伤的烽火岁月。红色文化是灵潭村的“魂”。这里也成为了红色教育基地。
这片具有如此基因的红色热土,在2016年之前,却有个让村民难以启齿的名字---“泥潭村”。这里房屋破旧,道路泥泞,经济落后,贫困发生率5.72%,是省级帮扶的贫困村。
2016年以来,在省纪委监察厅的精心帮扶下,一批精准脱贫产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新农村、烤烟房、灵潭腐竹厂、磨菇种植园等纷纷建成投产,幸福小康的日子渐行渐近。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2020年8月,灵潭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如今,走入灵潭村,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新楼房,宽敞整洁的村道,小桥流水、亭台水榭、杨柳依依的河堤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水流潺潺。水是清澈的,天是蔚蓝的。秋风中,那一派田园风光的原始美,让人眼前一亮,仿佛走进一幅绝美的江南水墨画卷。
我惊叹于这今非昔比、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穷、脏、乱、差”的贫困村完全看不到一丝痕迹,一个崭新漂亮、风景优美的新农村矗立在明媚的阳光下,迎接着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
旅游经济与产业项目的蓬勃发展,村民们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足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说实话,我们现在说话的声音都响了,我们村干部走路腰板都挺得直直的了。”村干部不无自豪的说。
徜徉在这希望的田野上,游走于这美丽的村庄,带着满身的花香,深深感受到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
英雄的灵潭,大美的灵潭。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惠及下,必将迎来更加美好亮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