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对话文学大师
用简短有力的文字写下《老人与海》的海明威,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的双料得主,也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博尔赫斯,阿根廷短篇小说家、诗人,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宗师,启发了英国、美国以及他所处的拉丁美洲一整代作家。
《百年孤独》《枯枝败叶》《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的作品代表着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被誉为“20世纪文学标杆”。
或许你还没读完波拉尼奥的《2666》,但了解这位智利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如何思考文学创作与人生,更易理解他的奇作,也能理解他为何被称为 “拉丁美洲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之声”。
美国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冯内古特,擅长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性内容。他的作品抓住了一整个时代的情绪,同时也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
身获数奖的美国小说家、散文家华莱士,1996年因小说《无尽的玩笑》震惊文坛,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20世纪的文坛群星闪耀,他们的名字至今无法让人忽视。在作品之外,这些大师的生活、访谈、信件也被一直被读者津津乐道。
“最后的访谈”系列收录了这六位文坛巨匠与顶尖媒体所做的访谈,每位作家独立成册,每册收录三到六篇访谈,均出自《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巴黎评论》等重磅媒体。每篇访谈平均阅读用时30分钟,浓缩密集,智慧激荡。
在《海明威:最后的访谈》中,《时尚先生》的记者如此描述他与海明威的会面:
我打包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访谈影像,带了一瓶最顶级的波尔多红酒,登上去古巴的飞机,敲开海明威的大门。一天结束后,海明威高兴地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幽默地说:“你知道用一瓶酒是买不来人生原则的吗?”
一如我们对海明威的印象——刻薄、迷人而真挚,又比我们在海明威小说中所认识的作者更加真实生动。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也记录了媒体记者与博尔赫斯会面的感受:
与博尔赫斯面对面交谈,就是要沿着一座由他过往经历和情感体验构成的迷宫去追踪他。我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绘着千奇百怪图案的围墙,它们可能是线索,也可能只是迷惑人的岔路。我们不能指望每次找到的都是同一个博尔赫斯。那里不仅仅只有一个博尔赫斯,而是许多个。
马尔克斯在晚年的采访中又是如何反思生活的?
他在访谈中聊到:“《百年孤独》的出版改变了我的生活。名气对我的个人生活来说是一场灾难。就好像你可以通过周围众多的人群来感知自身的孤独一样。围绕你的人越多,那种渺小感就愈发强烈。”
借作家之眼读懂人生
海明威:
——您让生活发挥最大功效的秘诀是什么?
——别去寻求刺激。让刺激找上门来。
马尔克斯:
作为作家,我对权力感兴趣,因为在当中,你能找到人类所有的伟大和悲哀。
博尔赫斯:
阅读对我而言是一种不亚于周游世界或是坠入情网的体验。
波拉尼奥:
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我们停泊在某本书中。一座图书馆,就是人类的隐喻。
冯内古特:
来吧,投身一种艺术,不管你做得多差或多好,它都会让你的灵魂生长。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几乎所有人都和我一样私下里感到恐惧和不足,而这种孤独感和无力感恰恰是我们之间的特殊纽带。
“最后的访谈”系列记录了这些文学大师对于生命、创作、爱与死亡的理解,展现了这些人类最优异的大脑,在生命最后一刻与世界进行的思想交流。每一篇访谈都是他们对世界最后的告白,堪称六部至真至诚的文学箴言。
“最后的访谈”系列六本书封面一反作家访谈的传统古旧设计,特别引进了美国布鲁克林插画师的六幅精心手绘。
每幅作家肖像突出面部特征,并选取鲜明、突出的色彩来填充,具有一定复古的年代感,又保留作家不朽的活泼形象,具有特殊的时尚感。中文版以作家肖像为主视觉,同时凸显英文姓氏,不落俗套,颇具设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