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百本书计划,已经完成23本;三月份目标十本已完成5本,第九届高校阅读12本目标中的第1本,今天阅读的书籍是【美】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金字塔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金字塔帮助达到沟通效果: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搭建金字塔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表达的逻辑
第1章,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如何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大脑会将其认为具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共性指的是具有某种相似的共同点或所处的位置相近。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必须牢记。
读者会将独到的思想进行归类分组和总结概括,以便记住
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已经事先进行了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呈现,读者就能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以上说明,条理清晰的文章应当具有金字塔结构,并且不断自上而下的向读者传递信息(虽然在开始写作时,作者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三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上得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思想的理解和支持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下一层次市场的概括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第2章,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金字塔中的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主题与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序言的叙述方式
纵向联系能很好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来极大兴趣了解你的思路进展
横向关系:
当考虑再下一层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必须保证你的表达能回答在一起上一个层次上的表述引起的疑问,同时还必须保证表述符合逻辑。也就是说,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和演绎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第1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2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所作的表述,第3个是想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
归纳性思想组合中的思想互相关联,可以用同一个名词表示组中所有思想,如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等等。
序言的结构:序言的开头应向读者说明背景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背景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情,可称为冲突,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
第3章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步骤:
提出主题思想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思考: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
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寓言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在关键句层次上,可以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4章,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何时引入背景
开始引入背景时,应先谈与文章主题有关,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应当是读者已经认可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文章开头没有说明与文章主题有关的背景,就说明你或者选错了主题,或者开始讨论主题的时机不对。
什么是冲突
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引发读者提出疑问的因素
序言的风格变化:
基础结构:背景s,冲突c,疑问q,回答a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什么是关键句要点:
关键句要点不仅要回答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想写出好的序言,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虽然必须包含讲故事的三个要素,及背景,冲突和答案
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序言的常见模式:
发出指示式
请求支持式
解释做法式
比较选择式
序言应当介绍四要素:
介绍背景
指出冲突
引发疑问
给出答案
第5章,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2个表述是针对第1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藏的含义
演绎推理也可以是以下三个步骤: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的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的思想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2点是对第1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和谓语
思考的逻辑
第6章,应用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再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1步,第2步,第3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分组的mece原则,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斥,没有重叠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
结构顺序:
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物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等
重要性顺序:
明确指明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列入该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1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第7章,概括各组思想
概括各组思想:
确保思想属于同一组,应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
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个行动、步骤、流程等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直接总结行动产生的结果:
该组行动、步骤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纯净无遗漏
总结概括的语句,必须说明完成各行动步骤后导致的直接结果,且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先用明确的语句表述个行为、步骤、流程等,然后区分不同的抽象层次,再直接从各行动、步骤、流程等总结概括出行动的结果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8章,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说明框架中的各要素
把界定的问题写成序言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切入点/序幕
困扰/困惑:外部原因,内部原因,近期认识到的其他原因
R1(现状,非期望结果)
R2(目标,期望结果)
发掘读者的疑问
最常见的问题:
不知道如何从R1(现状)到R2(目标)
知道如何从R1到R2,但不敢肯定是否正确
知道从r1~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
最常见问题的变形:
知道从啊1~2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由于某种原因行不通
确定了好几个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可能耽误常见的情形:
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知道R2,但不清楚自己是否处在R1(这是典型的标杆对比)
开始写序言: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想做的事
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
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战略
我们存在问题吗
第9章,结构化分析问题
从信息资料入手
设计诊断框架
呈现有形的结构
寻找因果关系:
财务结构
任务结构
活动(行动、措施)结构
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使用诊断框架:
客户面临的问题
分析的方法
建立逻辑树:
是否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存在,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寻找解决方案
寻找各种思想的缺陷
是非问题分析:
是非问题分析之历史发展
是非问题分析的错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