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有成却家不堪言,彼此深爱却互相折磨,爱子心切却亲子反目……
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我们不想好好去爱?
还是我很想好好相处,给爱给关怀,对方却不领情,不理会?
还是对方想同我好好地处,好好地爱,而我却不想要了?
还是我知道该好好爱,也想努力,可却做不到?
还是我们双方讨论过很多次,要好好相处,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做?
爱无能,还是不懂爱?
这里,我先简单举个常见生活场景的例子:
一位丈夫时而晚归,妻子不满多有指责,丈夫厌烦妻子的指责,两人经常为此争吵。久而久之,偶然之事变成必然,丈夫越回越晚,妻子 越吵越凶,甚至从骂战到动武!
面对此类问题,该如何改善?
我们大家不妨从这样四大心理层面来思考:
01
♪
在行动层面
这里,女人因为不满男人回来晚而指责,是不是可以说,如果以后男人 早点回来,女人就不会再指责;同样,这里男人因为厌烦女人的指责而晚 归,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以后女人减少指责,男人就愿意更早回家。如此, 两个人便中断了恶性循环,从此走向良性互动?其实,单说行为层面的话,我们只要愿意去做、用心去做有利于爱的事 情,比如尽量早点回家,多陪陪对方、夸夸对方、抱抱对方等,就会更有利 于亲密关系的提升和改善。因为这样的举动,可以增强彼此间的幸福感受; 而反过来,这种幸福感受又促使双方多做这样的行为。
02
♪
在体验层面
进一步说,为什么明明存在如此简单、快捷、有效地改善感情关系的方 法,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没去做或不愿去做呢? 事实上原因很简单,就此案例来说,因为妻子或丈夫当时的感受都很不 好,愤怒、沮丧、失望、焦躁……或者是身体的各种不适……这种不美好的 感觉体验会影响双方去行动的动力,阻止具体的行动。情绪或躯体的激烈反 应,使得那一刻根本难以控制,因此也无法理性地思考问题。 当然反过来也成立,因为双方无法较好地互动,也更加缺少幸福的体验。
03
♪
在心念层面
再进一步说,这位妻子或丈夫为何当时的感受会如此糟糕呢?也就是 说,一件事情发生了,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形成差异较大的感受?有的人感觉 很受伤,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会感觉很幸福…… 个体的感受往往源于内在未必被当事人觉知的心念。妻子看到丈夫回来晚,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奔腾:“回来晚肯定在外边没干 什么好事?”、“回来晚说明不在乎我,我在他心里不重要了!”这种心念则直接衍生出愤怒、沮丧,痛苦不堪。 而有些人看到丈夫回来晚心里在想:“老公这么晚了还没回来,做男人真 是不容易”,或者说“老公很辛苦,偶尔晚回来在外边放松一下也挺好!”这 位妻子衍生的情绪感受就是心疼和关爱,至少也是平静。同样,丈夫看到妻子的指责也是很郁闷:“做老婆怎么能够那么不理解 人!”那生气、失望是必然的……因为内在的偏差心念是负面情绪和感受的 衍生器。 心理学表明:对事件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躯体感觉, 进而影响行为。 说到这里大家就很容易明白,是每个人爱的心念在影响自己对幸福的体 验,也进而影响着爱的行动。
04
♪
在经验储蓄层面
新的疑问和思考又来了: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第一反应是负面、消 极、偏差的心念,有的人却多是很正面、积极、合理的心念呢?
这又会更深一步地与我们头脑中的过往经验储蓄关系密切!
试想,如果案例中这位妻子曾经因为前男友或者前夫晚回而被劈腿过, 或者她身边的亲近朋友有这种经历,又或者是她的父亲曾经如此过,那根本 不难理解,当她看到男人晚归时会有如此负面的心念。
当然,即便事件本身还是同样的事件,结局也并非都是糟糕的,或者说 并非不能改变。
比如,她目睹过在父亲晚归的时候,母亲用很智慧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 态和做法,用很温暖的方式改变了父亲、重拾了真爱,因为头脑中拥有这样 的爱的储蓄,在她的人生中如果遭遇到类似事件,很大概率不会第一时间去 指责或谩骂。
所以,每个人爱的心念、幸福体验和爱的行动都是由过往的经验累积而来的。好的经验会转变一种力量和资源,一生滋养着个体的成长;匮乏的经 验则会变成一种阻碍,需要人们后天去补偿。同时,爱的心念、幸福体验和 爱的行动之间,也在不断互为循环、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