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被窝就成了最挠人的温油乡,早晨起个床比登天还难(当然,对于某些春困秋乏夏迷糊冬打盹儿的人来说,一年四季都难)。
这时,无论你对闹钟怎么爱不起来,也必须得准备一个。去年冬天,么么哒在《起床的最大痛点是怕迟到还是没睡醒?用这三个APP思考闹钟的本质》中曾经说过,闹钟应该成为我们时间管理工具的一部分。
那么今天,么么哒就再来分享一款“蜗牛闹钟”,一起来看看它是如何帮助我们进行时间管理的吧。
1、内置蜗牛小助理,语音设置方便快捷
自从可以“hey!Siri”,我的大部分操作都会用语音来完成,简单方便节省时间。在“蜗牛闹钟”里也同样可以这样操作,应用内置了一个萌萌的蜗牛小助理,只需用语音(或文字)说出时间与事件,它就能自动识别出来并设置好闹钟。
其中的语音技术由科大讯飞提供,在我测试的几十次里准确率还不错。但是,他还不能自动识别上下午以及过滤多余杂质,所以,一定要注意把时间说清楚,也不要加过多的冗余词汇。举个例子,如果你和我一样在下午说“8点叫我吃饭”,App会自动识别为“第二天早晨8点”,以及把应该显示的“吃饭”,变成“叫我吃饭”,强迫症患者表示感觉怪怪的。
2、分门别类推荐事件,一键添加至提醒列表
生活中,总有一些小事儿不提醒就会忘。比如每天吃一根香蕉更健康、新的电影即将上映啦,每周做四次腹部运动有利于练出马甲线等等。在“蜗圈”中,蜗牛闹钟的编辑分门别类地推荐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事件,并给出了适当的时间,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直接点击屏幕右侧的关注按钮一键添加提醒。
但素,由于编辑推荐的内容非常有限,个人会感兴趣的更是寥寥。在这一点上,么么哒觉得,如果能和一些习惯养成类应用一样,将内容的产生由PGC(专业生产内容)改为UGC(用户生产内容),则会更丰富一些。
3、依据地点建立提醒,另一维度管理事件
和原生应用“提醒”一样,“蜗牛闹钟”也可以依据地点建立事件。比如:设定公司地址提醒自己上下班要记得打卡、路过银行时别忘了取钱等等。
操作方式是直接在App内置的地图上长按选择地点,输入名称后会自动跳转至语音助理的页面,进入或离开都可以设置不同的提醒。至于是否准确呢,反正在么么哒的三次测试里,定位还是有一些偏差的。
除了以上三点,蜗牛还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①首页以日历+事件流的形式展现,可以更加方便地看到每一天需要注意的提醒事件,以及天气、星座运程等,而非仅仅是闹钟列表;②如果你和好友一同使用这款App,做出约定时也可以直接帮他设个提醒;③所有提醒都会提前十分钟响起,帮助你更加从容。
不难看出,“蜗牛”不仅仅是闹钟,还融合了日历天气、提醒、习惯养成、生活管理等多种功能。毛玻璃的UI设计虽然算不上美,但也凑合着看得过去。如果你是个记忆不好星人、重度拖延症患者,又不想零零碎碎得使用一大堆App,不妨来体验一下。
当然,它不支持通知中心、不支持Apple Watch,也不能像“火箭闹钟”那样闹不死你不罢休;并且由于iOS的系统限制,一旦你开启勿扰模式或将系统音量调小,都有可能错过提醒(当然,这也是所有第三方应用的通病),如果早晨没爬起来,可别怪我没有告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