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推荐的书是《审丑:万物美学》。我们从小就有种思维定式,美与丑是反义词,二者是对立的。可是现在,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了。十年前看有纹身的人我们都怀疑不是好人,但现在却成为了时尚;小眼睛厚嘴唇的名模吕燕,中国人说她丑,外国人却说她美极了;现代化带来了城市的嘈杂掠夺了自然的安宁,这又是美还是丑?美和丑的标准已经彻底被颠覆,我们眼中的美在别人眼中是否也同样美?今天的美明天是否还是美?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审丑:万物美学》,作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丑,那么谁来衬托美?是啊,如果没有那个像包袱一样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怎么衬托女主人公埃斯梅拉达的纯洁美好?美与丑本是共生的两面并非对立,美的根源可能是存在于思维概念中,而不是某种具体表象。由此可见,很多平时我们接受的东西也许是丑的,而我们平时回避的反而是美的。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眼光以及角度,世界也可以完全不同。
推荐理由
▊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丑书”。
▊通篇都配有插图,是一份视觉与文字的双料珍品,定能让你在捧读之际欲罢不能,感到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
本书特色
什么是“丑”?这个时代最卓越的文化评论家之一史蒂芬•贝利娴熟精妙地将数个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遗产和文化史串联编织在一起,探讨了丑以及与丑截然对峙的美。丑是否只是肤浅的外在表征,或者说某种优美的工程技术精品?什么是“堕落的艺术”?又为何被人们认为是堕落的?山脉为什么是自然的庄严崇高的表现,而仅在两百年前,它们还被当作是令人厌憎的事物,要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开?人们为什么会举办“世界上最丑犬只”大赛?最后也是终极的一个问题,如果世间根本没有丑,那么美又是从何而来?贝利以引人入胜,不时还诙谐逗趣、信手拈来的惯常风格,探寻和阐释了万物的审丑。
精选书摘
有一个观念认为,体验厌恶可以引发对于完美的欲求。这个观点很重要,因为丑需要美来匡正。
困苦和扭曲畸形固然可能是丑的构成要素,但同时也是启迪和激发伟大艺术的灵感来源。
科学研究者有时候也将实验结果描绘为“很美”。科学本身所追求的可能是中立,但这种描述用词的选择或许揭示了人脑构造中最根本的东西:如果能带来智力和知性的愉悦,那么枯燥的微积分也可以是美的。这当然也就提示我们,美的根源可能是存在于思维概念中,而不是具体表象中。
天堂中或许也会有脏乱龌龊,而在俗世人间则是必定会有。可以肯定的是,困苦和扭曲畸形固然可能是丑的构成要素,但同时也是启迪和激发伟大艺术的灵感来源。
如果说美是从丑的一种逃离或解脱,那么丑本身则看似是为商业和工业进步而付出的代价。
作者简介
史蒂芬·贝利:世界上知名度最广的设计与通俗文化评论家之一,专栏作家、艺术策展人与节目主持人;20世纪80年代早期,他与特伦斯康伦爵士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合作创办了“锅炉房项目”——英国第一个永久性设计展览,后来又任职伦敦设计博物馆首席主管;他同时是多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事务所的顾问,并为包括福特汽车、绝对伏特加、可口可乐公司、大众汽车、宝马汽车等诸多品牌提供咨询服务;曾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同时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威尔士大学以及利物浦表演艺术学院荣誉研究员。
让天下没有被埋没的好书,欢迎关注微信号ID:dushenme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