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有朋友,或远或近,或多或少,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真或假。形容朋友的词语亦有不少,常见的诸如:八拜之交、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等,也有酒肉之交、一面之交、泛泛之交、一丘之貉、蛇鼠一窝、沆瀣一气,层次、境界不同而已。
古文字的“友”字象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就象老朋友重逢,握手表示亲密友好。因此,“友”字本义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朋友’。不过,在古代‘朋’与‘友’是有区别的。“同门为朋”即跟从同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同志为友”即‘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称为‘友’。
“友”知音也,提到知音不得不讲讲高山流水的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列子·汤问》
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这种朋友真够得上知音之交,玩儿的比较高雅,凡夫俗子的咱没事儿感慨下就行,跟老俞、老钟不是一个层次的,拼不上人家那境界。
先来看个让人心寒的同学之间的故事: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同学之间因妒贤嫉能而心生贪念,害人夺命,为同窗所耻亦心寒,全不念昔日同窗之友谊,最终必不得善终。
再来说说我最喜欢的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管鲍之交。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
有个朋友懂你,欣赏你,愿意扶持提携你!这是人生多大的幸运与财富啊!这种朋友哥内心是非常渴望能够有的,目前还没邂逅到。
讲个让大家觉得够爷们儿的典故。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
男人之间,有多大的事儿,多数还不是为了面子,讲开了,说明了,就好了。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互相欣赏,才是真爷们儿,真朋友!
有个感人至深的角哀伯桃舍命全交的故事,我们来看看。
羊角哀与左伯桃,春秋时期燕国人。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可是年近四十,仍然功不成名不就。听说楚王"招贤纳士",他就冒着严寒风雪奔向楚国,途中求宿于羊角哀,受到羊角哀热情接待。当夜两人抵足而眠,共谈胸中学问,谈得十分投机。第二天,他们就结为兄弟。并决定结伴同往楚国求功名。谁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阴雨做难后风雪又来拦路,他们身上衣服单薄,所带干粮又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左伯桃想,如果两个人都去楚国,那就都去不成,一个人单独去,那还有希望。于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脱给羊角哀,逼他独自走。羊角哀坚决不肯,也要脱下衣服给左伯桃,让左伯桃独自去楚国。正当两人争执不下,左伯桃因不堪受冻,已经气绝身死。羊角哀怀着无限悲痛,取了衣粮,悲伤哭泣着离去。羊角哀在楚国得官之后,立刻回到左伯桃冻死之处,埋葬了左伯桃的尸体。想到"脱衣共粮"的往事,他决定自刎而死,让人把他的墓设在左伯桃的墓旁。汉·刘向《列士传》
古人以道义相交,士为知己者死。当时实情或两人皆死,或一死一生。伯桃"脱衣并粮",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朋友,这是何等伟大的兄弟之义!肝胆相照的友谊,试问我等后世者:几人有如此重义堪情之朋友?
荣辱与共,宠黜不惊,且看胶漆之交。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也。少与同郡雷义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前后十余通记,云不听。义明年举孝廉,重与俱在郎署。有同署郎负息钱数十万,责主日至,诡求无已,重乃密以钱代还。郎后觉知而厚辞谢之。重曰:“非我之为,将有同姓名者。”终不言惠。又同舍郎有告归宁者,误持邻舍郎绔以去。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说,而市绔以偿之。后宁丧者归,以绔还主,其事乃显。重后与义俱拜尚书郎,义代同时人受罪,以此黜退。重见义去,亦以病免。后举茂才,除细阳令。政有异化,举尤异,当迁为会稽太守,遭姊忧去官。后为司徒所辟,拜侍御史,卒。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初为郡功曹,尝擢举善人,不伐其功。义尝济人死罪,罪者后以金二斤谢之,义不受。金主伺义不在,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金主已死,无所复还,义乃以付县曹。后举孝廉,拜尚书侍郎,有同时郎坐事,当居刑作。义默自表取其罪,以此论司寇。同台郎觉之,委位自上,乞赎义罪。顺帝诏皆除刑。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阳狂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辟二人。义遂为守灌谒者。使持节督郡国行风俗,太守令长坐者凡七十人。旋拜侍御史,除南顿令,卒官。子授,官至苍梧太守。《后汉书·独行列传》
世人赞道: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年、月、日,一两坛好酒,三五好友,七八斤牛肉,抚琴弄月,谈笑史话,吟唱仰天大笑出门去,踏破贺兰山缺,醉里挑灯看剑,八百里分麾下炙,相谈甚欢,何其痛快!真喜欢朋友之间的相约!可惜,现今有几人把朋友的话当真,放鸽子的人太多!每当此时,记起鲁迅的遗言之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这句话真的很受用,先生之言必是切身体会。每每看到古者信守朋友诺言的鸡黍之交的故事,独怆然而涕下,念无有之。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醖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怳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后汉书·范式列传》
范式千里赴约、坟地送友、护送灵柩,乡党无不为其重情守信而钦佩愧叹!范劭之交,朋友之至,钦乎!钦乎!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是为忘年之交,其事如次。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喜欢为学,博览群书。建安年间,献帝在许昌建都,累次迁升到“将作大匠”。见曹操野心越来越大,到了不能忍的地步,因此总是写奏章讽刺他。曹操忌惮孔融的名声,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山阳郡守郗虑,见风使舵,以一点小错误上奏请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机罗织罪名,构陷孔融,说:孔融曾经与祢衡大放厥词,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犯了大不敬之罪,于是竟然被害。孔融和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公干,并称建安七子。其余六子皆与曹操儿子曹丕曹植很有交情,都被曹操辟为掾属,只有孔融为汉尽命。
平原祢衡,字正平,也很有文采,但不在七子之列。自以为有文才善言辩,桀骜不驯,喜欢讽刺时事,诋毁权贵,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爱他的才华。祢衡刚刚二十岁,而孔融已经四十岁,于是结为好友。随后孔融写奏疏推荐祢衡,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赞他。曹操想召见他,但他老是骂曹操。曹操怀恨在心。但祢衡的才华很出名,不想杀他,于是派人把他送给荆州刘表,他又侮慢刘表。刘表也不能容他,因为江夏太守黄祖性子急,便把他送给了他。最后被黄祖所害,死时候才二十六岁。《后汉书·祢衡传》
其情惺惺相惜,其情实真义重,不分年龄,不惧人言,堪为典范!
历史上还有个关于朋友的著名故事不能不提,那就是生死之交的桃园三结义。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明·三国演义》
后来关二爷身陷曹营,不论曹操如何用计劝降,关二爷始终挂念大哥归汉不归曹,曹操再怎么算尽心机要以人情打动关羽,让他留下。关羽到底还是封金挂印,决然而去。不愧是忠义仁勇的化身!三弟张翼德虽然是个爱造次的莽汉,但义薄云天,一生追随兄弟,出生入死,共创大业。
既为兄弟,又待怎讲,只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兄弟之间就讲一个“义”字!
八拜之交始于上述典故:一、知音之交--伯牙子期;二、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三、刎颈之交--廉颇相如;四、胶膝之交--陈重雷义;五、鸡黍之交--元伯巨卿;六、舍命之交--角哀伯桃;七、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八、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八拜之交还有另一个说法,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份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辈份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看了这么多的典故,你的朋友属于那种呢?想想自己的以往,所谓的朋友,发生的一些的事情,跟古人的八拜之交比起来,连个屁都不是!境界、层次相差甚远,“朋友”何其珍贵!“朋友”何其稀有!“朋友”何其真挚!“朋友”何其温暖!
朋友,哥想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谓“肺腑之交”;亲密无间的朋友谓“胶漆之交”;生死与共的朋友谓“生死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称“莫逆之交”;哪怕砍头也不改变友谊的朋友称“刎颈之交”;无意中相遇而结成的朋友称“邂逅之交”;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称“君子之交”;只见过一次面,交情不深的朋友称“一面之交”;仅点头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称“点头之交”;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称“泛泛之交”;见过面但不熟悉的人称“半面之交”;旧时结拜的兄弟姊妹称“八拜之交”;交友不嫌贫寒的称“杵逆之交”;宝贵而有价值的交往称“金玉之交”。
朋友(暂且允许我这样称呼你吧,咱们是素未谋面的朋友吧)看了这么多的关于“朋友”的故事和说法,你有何想法呢?想知道如何相交朋友吗?想知道你身边的朋友是不是值得你托付的朋友呢?送你句真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并没有将我们身边的朋友变少,而是让我们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
想要知道怎样辨别身边谁是你真正的朋友,谁是你所谓的朋友吗?如果觉得时间来的太慢,有速效判断法则,记住这句话: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这是荀先生在《荀子·修身》里面讲到的。
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看看老魏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谏太宗十思疏》: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多么透彻深刻的道理啊!窃以为对待朋友很简单,就一颗无遮掩的心:真诚!别无它法,也无需它法。现在交朋友,很是缺少付出精神,皆以利益的权衡与回报做算计,如此,苦于难交到知心朋友,另一面却常报怨世态炎凉、人情淡漠,却从未反思自己愿付出多少。
然而现实不尽如人意,或云,人在江湖混,谁不彼此利用?心知肚明,不必较真即可。孰不知,此类“朋友”该沦为小人之交,不是真正的朋友。这里不是在讲如何驾驭所谓朋友,那是权术,那是厚黑之道,这里只讲简单的朋友——君子之交。
《庄子·外篇·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老庄给兄弟们早都分析透彻了。
再来看看欧阳修在庆历四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其开篇述道: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一言以蔽之,君子交道,小人交利!
哥个人这些年的切身体会,工作中的大多所谓朋友,皆是利来而聚,利去而散,诸君可有同感?可否记得太史公《史记·货殖列传》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太精辟了!
世上如角哀伯桃的舍命之交可遇不可求。岳鹏举无眠之夜苦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苏东坡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孤寂之句,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无论红颜还是蓝颜,知音难觅,知已难寻!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尾感
有一首歌叫《朋友》,送给我张某人心里喜欢的脏筏朋友,你们这些厮,听着: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
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
请你告诉我
未央卅一年七月十三日雨夜于庐州蜀山
侵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