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市区东部的黑人聚居区。路两旁的房子是典型的美国南方风格,围廊,支柱,尖桩栅栏。这些房子都有些年头的了,有的看上去很破败,有的外面翻修得却很新。从房子的格调可以想象几十年前这里的繁华景象。后来由于美国经济向城郊发展,市区经济开始没落。于是市区附近的房子开始贬值,黑人搬进,白人搬出,这里慢慢就形成了黑人聚居区。
一条横穿聚居区的主道是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所谓主道在聚居区内也就是双向单车道,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车辆通行很慢,尤其被公交车堵在后面时,我就有闲暇来观察一下这里的黑人。时间长了,也有感慨。在公交车靠站上下车的人中,有的是在市区工作的,有的是无所事事闲逛的,从他们走路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有时大清早的会看到穿着花花绿绿紧身裤,身材丰腴,头发染成粉色的黑人女子在路边扭动腰肢左顾右盼。有时会看到裤子快掉到膝盖以下的黑人男子摇头晃肩地快步向前。有时也会看到戴着眼镜的黑人少年一脸憨厚地默默走路。他们的共同特征大概有二,一是种族,二是经济。可是不同之处在于,如果你在这个街道步行,遇到上述黑人女子和男子你会不由心跳加快;碰到上述黑人少年,却不会担心人身安全。
在我家附近上下高速的地方是一片富人区,也是我的上下班必经之路。从车里可以窥见小区里的超级大房子和花团锦簇的小区街道。每天从这里开过,都能激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几乎每天早晨我都会看到一个中年黑人男子从这小区出来,沿路边跑步。我会放慢车速,开到路另一边绕过,给他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是默认的交通规则)。而他会跟我招招手,我也会跟他挥挥手。在美国南方,尤其在居住区,陌生人都打招呼微笑。
我上班的停车场有一个打扫卫生的黑人大爷,每天都低头扫地收垃圾,有时路过他,我会跟他打招呼,他也跟我笑笑。出了停车场,有时看到路上过来衣冠不整走路吊儿郎当的黑人,我会不自主地放慢或加快脚步,避免和他们距离太近。如果远远看到是穿戴整齐的上班族黑人男女,我就自然踏实多了。有一次下班过马路,我前面有两个从市政厅下班的黑人大姐边走边说,眼看绿灯就要灭了,我快步从旁边超过他们。结果——结果,她们被我吓到了。当她们看到我真人时,大大松了一口气:Thank God, she is a light girl!我回头笑着跟他们抱歉,心里念叨着,哎,其实黑人也害怕。一看我是个瘦弱的亚洲女子,她们就放心多了。
其实,人们害怕的到底是什么?是某个种族吗?显然不是。是穷人吗?肯定也不是。人们害怕的是暴力,而从统计数字来看,暴力又多出自黑人中的穷人阶层。
在现在美国讲究政治正确的大环境下,肤色是个从政府到平民都避而不谈的话题。但是种族问题,尤其黑和白,又是美国永远丢不掉的历史包袱。黑人平民被白人警察打死,黑人团伙聚众闹事,媒体添油加醋,受害的往往是那些穷苦的无辜黑人。可是仔细看看被打死的黑人往往都是些行为不检的人,但媒体不会在这方面做文章。他们在其他时候避而不提的肤色,在这些事件中又成了关键词。人们总把问题简单归咎于种族和经济,很少有人去关注当今很多黑人欠缺的家庭教育。要知道现在美国70%多的黑人是非婚生,不是由不负责任的单亲爸爸或单亲妈妈带大,就是被祖父母带大,成年后再不懂得自重,成为无业游民是顺理成章的事。
有次去一个很普通的美国餐馆吃饭,看到一对黑人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在旁边的桌子上吃饭。爸爸穿着马甲系着领带,六七岁的儿子也是马甲领带,妈妈和四五岁的女儿都穿着整齐的裙子。一家人幸福安静地吃饭,每看到这种场景,我都会对他们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