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孩子的母亲,让我和曾经在异乡偶遇的同龄老乡有了更多的交流。她经常在网上找我聊天,但是却也经常说着说着,就跟我倒苦水,希望我能开导她。这话里其中不少是对丈夫的抱怨,特别是丈夫经常跟她哭穷。
比如一次正值孩子生日,他们带着孩子一起逛街,想给孩子物色一双舒适的鞋子作为生日礼物,孩子妈就带着娃走进了农贸市场外的耐克店,孩子他爸犹疑的走进去,妈妈本来想给孩子买双毛毛虫。之前他们听孩子说过好几次,班里好多同学都穿,小屁孩自己也想买一双。但是孩子妈一看价格有些疑虑,但只要孩子爸支持她买下,那宝宝就能得到心仪已久的鞋子。结果孩子他爸,直接说到:“太贵了,还是看看别的吧!”
最终耐克鞋子没买成,边上站着的7岁娃倒是也不哭不闹,因为一直他都很乖顺,但眼里的失望却是流露无遗。这件事最后变成了老乡的抱怨。她是个全职妈妈,自己没有薪水也没有丰富的社交圈子,所以在家庭里总感觉很被动,特别是老公经常哭穷,让她都不敢花钱。“你说,女人不买买买,哪有幸福感呢?”她对我说,好像找到了婚后不快乐的根源。
对于未来一代而言,其实这穷人思维导致的不快乐背后,更需要挖掘和反思的是孩子的成长问题。孩子已经7岁了,乖巧不爱说话也不爱笑,虽然说不上孤僻但是总是敏感。老乡的老公是个小公务员,单位福利还可以,虽然生活还可以,但原生家庭带来的穷人思维让他省吃俭用,鞋子不到破绝不买新鞋,衣服裤子也都陈旧不堪,在他眼里攒钱比形象重要多了。所以老乡在网上买东西发来的快递,都会多少被他计数在心里。
而我另一个朋友也是家庭主妇,家庭却其乐融融,孩子活泼开朗又爱笑。她的丈夫,虽然没有什么存款,给老婆孩子买吃买穿,很是舍得,只要他们高兴、喜欢,他觉得付出多少钱都值得。
如果说上一代贫困没钱花,导致很多消费都被免掉了,这一代即使生活条件好了,要是不改掉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穷人思维,那么下一代也会模仿,穷人思维的家庭较多表现为社交圈子窄,信息不流通,因循守旧,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比较内向。
穷人思维的人,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喜欢反复比价,最后因为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导致大脑疲劳,失去判断力,从而顺应自己原先购买便宜货的行为习惯,无法提升自身品质,实现自我突破。
穷人思维的一生为金钱牺牲的时间和快乐是不可胜数的。比如说我们在某些情景和需求下,付得起账单的情况下,因为价钱原因放弃了需求,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新的目标,甚至为此失去了快乐。
穷人思维的人,在重大抉择面前总是犹豫不决,思维狭窄。其实没有谁愿意把这样的为人格局传递给下一代,一旦把钱看得很重,那么时间的价值和情绪价值就会退而求次。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建立有格局的人生,就要让让穷人思维就此了断,首先要建立“情绪价值与时间价值高于金钱”的思维观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突破。毕竟“金钱至上”的价值判断,对整个人生来说并不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