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老姐在写些东西,临近毕业的我也想写些什么。按时间来吧,一年一年的写。
刚进大学的时候,很忙,与绝大多数新生一样,整天参加各种学生会社团的活动,每逢周六日就逛南京,可以说大半个南京都跑遍了。这样的生活在当时看来很有意思,留下很多足迹,但现在想想却无聊的很,万幸的是进入了文献,遇见了一些人,结下了四年的友谊吧。大一的日子过得很快,也很平淡,值得记忆的很少,社团,图书馆,学生会,逛南京这四件事占据了我绝大多数的精力。
大二,感觉是波澜起伏的一年。离开了学生会,接手了社团,全心全意地做这一件事,招新,做活动,办讲座......结局圆满,过程却有些波折。大二上学期,社团带的不是太好,总觉的自卑,再加上二级C没过,生病等等诸事不顺。对自己打击最大的还是说错了一句话,失去了一个朋友,到现在也没有勇气说声对不起,当年的选择很明显是错的,也不想否认,这件事对自己影响很大,即使是再亲密的人,也需要注意说话的尺度。大二下,是时来运转的一段时期,社团带的很红火,自己也很满意,二级C也过了,图书馆里干的也很好,开始在五楼干活。有些膨胀,谈了场恋爱,和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很好,结局很僵,一点都不想细讲,这段感情也影响了接下来两年的大学生活。
大三,逐步卸下了社团,文献的工作,开始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但感觉自己还沉浸在上段事中,学习上有些蛋疼地大幅下滑,还好没挂科,但在参加一场面试的时候被人事问到为什么这段时间的成绩有些下滑,很尴尬,无言以对。其实也不能怪上段事的影响,主要是自身的原因,本事还不够硬。大三下,家里人下死命令考研,老妈总是在说要为姓夏的争光,(因为舅舅那边也就是我表哥非常优秀985研究生,而我爸这边就只有我一个大学生)我爸也在说大学生出来能干什么,挣个两三千在南京根本混不下去还如到家里的厂子里工作。自己也很纠结,因为学了那么多年也没学出什么东西来,不想再考研了,但拗不过,也加上当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就考研去了,不过自己是个心静不下来的人,考研途中还出去面试,期望面试成功就不用考研了。(可惜没成功,尴尬)
大三结束,从暑假开始就投入到考研的浩大的队伍中。首先选学校,一开始想考东大,因为表哥就是东大研究生,但又不想沿着别人的足迹去走,也不想待在南京,所以就开始在上海北京这两个地方选目标学校(在自己的认知中国内比南京大的城市也就这俩了)。上海离家近,学校也多,但大二的时候一个人去过那里,觉得并不神秘,也没个认识的人在上海,而且看了些学校的考研专业课也不怎么熟悉,就PS了。去北京,也是自己的由来已久的想法,北京是首都,总感觉全中国的大事都发生在首都,全中国的精英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加之那时候几个朋友和老姐也在那儿,也不至于太孤单,所以就仔细的在北京的学校筛选了一遍,最终选择了北京理工大学。
选完学校之后,就是苦逼的学习生活了,不过自己并不是一个疯狂的人,每天7点起床,看会单词,8点到图书馆,中午12点吃饭睡觉,1点半再到图书馆,学到图书馆闭馆就回宿舍,洗洗弄弄,有时候会再看会儿书,不高兴了就玩会儿手机,一般11点就睡觉了。看到其他人早上6点就开始学,学到晚上凌晨一两点,有点心虚却依然我行我素,按着自己的节奏来做事。考研的过程中,自己也没有忘记本科的学习,依然每一节课都去上,课上的内容感兴趣的会听一下,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刷政治和高数题,也会按时写作业(然后给同学抄。。。),三个人一组的课程设计有三四个也基本上是自己一个人做的,整个12月份都在课程设计和考试中度过,闲暇时刻和晚上才能静下心来学会儿,考研前一天还在做课程设计的答辩,感觉自己不是个考研的(是个水军),也多亏于此整个大学都没有挂过科,本科的学习还算圆满。接下来的事没啥可以多讲的,初试过了后去北京复试,再考三门再加上英语口试和专业面试。
很感谢爸妈,老姐,朝晖的鼓励,爸妈是一直都在缓解我的压力,老姐则是一直在倾听我BB些废话,朝晖呢则是至始至终都坚信我一定能考上。没有他们,我可能早就半途而废了。d(ŐдŐ๑)今天先写到这,大四下的生活等答辩完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