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头脑中的牧民生活就是歌曲中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悠闲自得;也是诗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雄浑壮阔;还是电视中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肆意……总之,对于那些游牧生活,对于毡包我是向往的。
可是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在李娟笔下我看到了真实的冬牧场,喝的水是残雪,而这雪“一路上和沙土、枯草、粪渣紧密团结在一起……化开后浑浊不堪,锅里有一寸多厚的沙子、不忍细数的羊粪蛋,甚至还会出现马粪团这样的庞然大物……就算完全沉淀了,水的颜色也黄红可疑”;吃的是水泡开的干馕,两棵白菜“足足吃了近两个月!为什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呢?因为,除了白菜,我们还有二十颗土豆”;穿的,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温度下,只能把最厚的衣服都裹在身上;住的是羊粪做主材的地窝子,上面有动静,窝里就掉羊粪灰……其中的各种苦,不可计数。就这样,仅有八十多斤的三十多岁的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牧民,寄人篱下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生活了三个多月,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可是在文字中我却看到了一个坚强乐观睿智的李娟,她爱生活,对于牧民的生活她感同身受,细心体察,李娟用自己微弱的肩膀一次次扛回家庭所需要的雪,用自己的真诚热情在寒冷的冬晨赶牛、在夕阳西下赶羊入圈换回来男主人居麻的认同;用自己的精致巧手缝补衣服绣花毡、自学哈语赢得嫂子和加玛的喜欢。从刚开始所随牧家庭不接受,到最后准备转场时考虑对李娟的安排,李娟融入了这个家庭。
在今天的职场和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觉得人际关系很难搞明白,而李娟做的就给我了一些思考:在别人不认同时我默默工作,在别人需要时我挺身而出,即使是娇弱的身躯也会有感人的力量。
李娟还是一个容易满足、热爱生活的人。一个人寻找荒野上的景观,欣赏傍晚“青红想接的天空”,给荒草取一个美丽的名字“缠绵草像方便面一样”,对咬坏自己温度计的小牛一笑置之,省下食物喂给产崽的“熊猫狗”……这是一个有爱的李娟。“在安定宁静的生活里,连一小把炒热的碎麦子都香得直溢天庭。把这样的碎麦子泡进奶茶,再拌上黄油——全身心都为之投降……”这是一个懂得感恩,把困苦的生活过得浪漫的李娟。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文中精彩的句段,不仅让我看到了哈萨克牧民生活的苦难,也让我看到了这个民族的不屈向上,更让我认识了一个言语平实感人、睿智俏皮的李娟。
王安忆说“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冬牧场》留给我的思考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