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也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
“今天爸有个酒局实在推不掉,下次,下次一定带你去科技馆。”
“你还小,你不懂,这事得听过来人的。”
这些话熟悉吗?如果从来没听过,那你真的很幸运。
导演曹保平,给所有普通孩子拍了一部电影:《狗十三》。
走出影院的观众说,不止孩子,童年不太幸福的人,都在电影里看到自己。
这不是标准的青春片,连恋爱亲吻都只是蜻蜓点水。
曹保平说,它还是部犯罪片,要把大人对孩子犯的“罪”,扒给你看。
1
这部片子
多希望你看不懂
十三岁的少女李玩,是个会在吃面时把面伸出窗外,让风吹凉的女孩。
她的青春和八成的人一样,不狗血,没看头,睁开眼就去上学,放了学就着急往家跑。
但每个人总有一些“有点酷”的地方,李玩也有。
她物理学得特别好,最爱读《时间简史》。
日思夜想的,是大人听的云里雾里的“平行宇宙”。
她觉得,在另一个宇宙里,自己没被实现的愿望,一定会成真。
李玩的家庭,不是三口之家。
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大人们爱李玩吗?爱。
亲爸和后妈生了个男孩,为了让李玩有安全感,一家人小心瞒着她;
爷爷奶奶对她打不得骂不得;
继母也不是恶毒后妈,努力了解李玩的爱好,还给她买各种礼物……
但爱与欢笑下,却暗藏隐患。
父亲时常暴躁顽固,李玩听话就笑脸相迎,不听话就是一巴掌,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给孩子塞钱;
爷爷奶奶爱孙女,却连李玩喝牛奶会吐也不记得,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在脑子里,对儿子说“娃是我养的,你以为娃是条小狗呢,几口馍就长大了”。
言下之意,是嘱咐刚得子的李玩爸爸,“这回是个男娃,名字就不能太随便了”,男孩得起个好名,好好养。
爱你的人,偏偏就是折磨你的那个人。
李玩想加入物理小组,却被父亲逼着进了英语小组。
作为补偿,父亲送了只狗给她。
李玩不喜欢,但狗一直跟着她,半夜还瞪着眼睛,在纸箱里可怜地叫唤。
李玩心软了,把狗抱上了床,给它起了个名字,“爱因斯坦”。
这只突然闯入的狗,和李玩很像。
迷茫动荡,在这个家里不缺人爱,却时刻敏感,觉得自己不被爱。
李玩很喜欢爱因斯坦,把自己的牛奶喂给它;和它吃一样的饭;趁爷爷奶奶不注意把肉偷偷丢给它;一遍遍劝说喜欢把狗关在厕所的家人。
她小心呵护着爱因斯坦,这是她青春里除了物理外,难得的情感出口。
家人不理解自己就算了,奇思妙想还可以说给狗狗听。
就在爱因斯坦融入李玩的生活时,爷爷不小心把狗弄丢了。
李玩很着急,疯了似地跑出门找狗。
一家人面对李玩,手足无措。
后妈琢磨出了一个主意:买了只和爱因斯坦长得很像的狗,骗李玩“狗找到了”。
李玩一再抗拒,拼命解释这不是爱因斯坦。
堂姐原本帮李玩说话。
可大人一个眼色,堂姐心领神会,“可能是爱因斯坦在外面弄脏了吧,洗个澡就好了”。
所有人达成一致的默契,只有李玩在执着一个真相。
大人要的,是让李玩接受这只新狗吗?他们才不在乎。
他们只是想给自己和孩子找个台阶,默认了,就相安无事了。
可李玩一开始并不买账,她拒绝承认大人的谎言,“我不是非要一只狗”。
李玩要的,只是爷爷的一句道歉,家人合适的安慰。
可没人愿意问李玩想要什么,大人只考虑自己能给什么,给你,你就得接受。
李玩跑出门去找狗,一家人找李玩。
爷爷被绝望又心急的她不小心推倒扭了脚;
奶奶急着找孙女,也差点走丢。
狗没找到,李玩被父亲拎回家,劈头盖脸一顿巴掌。
李玩想逃回自己的卧室,又被拽回来继续打。
父亲觉得李玩找狗是胡闹,明明给你买了新狗,为什么非认死理。
大人撒谎,偏要小孩子学会理解。
最终,李玩妥协了,不是没脾气,只是算了吧。
看到爷爷的脚伤,奶奶的无助,她不再闹了。
她开始自然地叫新狗爱因斯坦,配合大人一起完成这个谎言。
听话就能被爱吗?
是,但要一直听话。
父亲把弟弟的存在告诉李玩,她没有任何抗拒,懂事地接受了。
弟弟进了家门,因为戏弄新爱因斯坦被咬伤。
后妈大吼,必须把狗送走。
李玩没有了第一次的反抗,她学着做个一直听话的孩子。
两个爱因斯坦,就这样一个走丢,一个被剥夺。
《狗十三》的海报上有句话:“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找不到狗又被家长责备不懂事的李玩,试图用喝酒作为反抗。
父亲抓起她的手腕一把摔在大门上,李玩手指被割破,可没有人看到,更没有过问。
成长大概总是这样,自己很疼,别人眼里却没有任何痕迹。
疼痛没有让我们学会更大声地喊叫,而是学会流着泪也要咬牙忍耐。
这场“凶杀案”,每个人都是涉事者。
2
每个懂事的孩子
都是被逼出来的
每个懂事的孩子,都不是主动选择了顺从。
看完《狗十三》后,姜思达感慨,很多人说他天生敏感,但别人不知道,他察言观色的能力,全是被逼出来的。
“你必须得知道现在大人高兴了还是不高兴,是不是下一秒就吵架了,然后你是该回避,还是该劝和。
你从小就在想这件事情,所以你一定会敏感,没有人想敏感的。”
如果可以不敏感,谁想活得小心翼翼?
李玩被父亲逼进英语小组时,也想过发脾气;
爱因斯坦走丢后,她也试图寻找;
家人拿新狗来骗她,她也想揭穿谎言。
但换来的,只有更深的不理解,和大人卖惨式的道德绑架。
父亲在暴打李玩后,尝试与她和解,让女儿坐在自己的腿上,笑着说:
“打你,是因为爱你。”
你不懂,是因为你太小。
爷爷弄丢了孙女的狗,没有一句道歉。
只狠狠撂下一句“爷爷奶奶还不如一条狗”,来证明自己的委屈。
这时候如果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就要被扣上不懂事的帽子。
“爸妈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还要怎样?”
“家长都是为你的未来着想,再胡闹你说得过去嘛。”
骂你是恨铁不成钢,打你是为你好,逼你做不喜欢的事是因为爱你。
最残忍的行为,却被附加上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找了一万个借口,都不愿讲一句真诚的抱歉。
可这就是很多大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先找借口,再不行还可以物质补偿。
一只新狗、一双冰鞋,几叠钞票……
少有安慰,多是物质;
少有沟通,多是压制。
大人好像总是有各种招数来对待孩子,除了好好说活。
只有看得懂大人脸色的孩子,才能在成人世界受到奖赏。
就像李玩的堂姐,处事聪明,会察言观色,在长辈世界里活得如鱼得水。
大人一个眼色,她就可以不再为李玩说话。
李玩,也在被慢慢逼成这样的孩子。
爷爷的伤和奶奶的走丢让她觉得是自己犯了错,父亲的暴力让她恐惧诉说,暴力后掏心窝子的一番规劝又让她觉得自己该懂事了。
成长是一瞬间的事,一个巴掌就足够让人清醒。
成长又是件模糊的事,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总是一次次摔了跟头后才能明白,疼痛是要自己忍耐的。
李玩摔疼了,也“长大了”。
她开始强忍恶心咽下从不喝的牛奶;
面对堂姐男友的表白,她拒绝的轻描淡写,“以后这种事儿还会有很多的”。
李玩的升学宴上,父亲的朋友不知情,特地为她点了一道菜,狗。
桌上的大人一个个脸色难看,默不作声。
李玩只是犹豫了一下,就说了声“谢谢叔叔”,举起了筷子。
那是李玩和过去自己的一场告别。
她再也不会真正地任性,即使在路上偶遇爱因斯坦,也只会躲开,“还好它没认出我,没有扑过来”。
然后在四下无人的空巷子里,自己偷偷流泪。
李玩,终于变成一个不跟家人较真、不再给他们“添堵”的“大人”了。
3
讨厌的家长
也有自己的苦衷
爱因斯坦被送走的晚上,李玩问表姐的男朋友:“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大人,好像看起来总有些讨厌。
孩子似乎总不被理解,可大人看起来也总是事出有因。
李玩的爸爸在酒桌上点头哈腰,恭维溜须,强迫女儿敬酒。
可他觉得,这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这有错吗?
继母在爱因斯坦走丢后,买了只新狗,哄骗李玩找到了狗。
她也觉得我是为了讨好你,哄你开心,我的欺骗有错吗?
没有人觉得自己无辜。
成人的世界,同样有苦楚,有糊涂,有自己的无奈。
李玩因为物理竞赛获奖被保送高中,亲妈打来电话。
电话挂断后,李玩问了一句“你和我妈是怎么开始的”,父亲开始嚎啕大哭。
他努力捂住李玩的眼睛,不想让她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痛哭的李玩爸爸,或许也有曾讨厌的大人。
可能也埋怨过父母不懂自己,但家长说你要听话,要理解大人;
酒桌上曲意逢迎,可能也有自己的看不惯,可挫败教他学会掩饰;
生活,让他变成了被讨厌的角色。
李玩又何尝不是?
她收起脾气和喜好,不再反抗,不再挣扎,尽力做一个家长满意的大孩子。
学会掩盖情绪,学会不动声色,学会讨好别人。
每个人在自己的角色上,努力扮演。
但有苦衷就理应被原谅吗?不。
李玩的父亲明明可以好好说话,但他选择了暴力;
后妈明明可以试着倾听丢狗的李玩,但她选择了欺骗;
堂姐明明可以保持沉默,但她决定帮大人完成一个谎言。
都觉得自己“实在没办法了”,可明明总有更合适的方式,去保护一个孩子被扎伤的心。
孩子苛求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家长,他们要的只是家长不要一边自私,一边又说自己无可奈何。
其实孩子什么都懂,容易付出真心也容易被打动,只是大人总认为“你还小”。
教孩子长大,又不把孩子当成大人认真对待。
成长是个中性词,但故事最后,人们把它变成了贬义词。
看着在滑冰场上一次次摔倒,却被逼着一次次爬起来的弟弟,李玩只是淡淡笑了一下。
是因为知道了,“以后这种事儿还会有很多的。”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
被父母逼着听话的孩子,终究又学着父母的样子,告诉比自己更年轻的:要懂事。
成长磨平了我们的棱角,但我们自己可以记住曾经的挣扎。
别在别人仍为此努力时,冷漠地说声“真是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