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做得最多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件事,是学习。这是学生时代作为资深学渣的我不会想到自己会有的状态。好在如今的这种状态并非迫于压力,而是主动选择,这很幸运。谈谈心得吧,我觉得学习和学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主动的、兴趣驱动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与之相对的,自然是被动的、功利驱动的学习了。我习惯把前者称为“求知型学习”,把后者称为“功利型学习”。
小时候导致我沦为学渣的大概是第三类――不堪回首型学习。
当你对一个学科或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就会不断发问,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探究为什么。因为求知的目的不会停留在表象,而是要深入它的逻辑体系、初始目标等本源层面。强大的求知欲望会持续引导你把一件事彻底弄清楚的。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充满幸福和满足,因为你的学习动力是知识本身。
但如果学习是为了考证、加薪等具体目标,那么你的学习动力先要由“加薪”这件事产生,再通过“考试”间接传导,最终推衍为学习动力。用简单的物理常识就能看出区别所在,间接传导的动能当然不及直接传导的强大,尤其在学习这件事上,还是会弱不少的。
以上,在两种学习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前者的优势。当你深入探索了一门学科或知识后,首先,考个证我想一定是不难的;更重要的是,你的内在价值、认知层级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实质性提升和优化,从而你的长期变现能力必定在功利型学习者之上。
只可惜,知识变现不如证书变现那么速效和容易量化。所以能够把通过自我赋能实现长期变现作为动力去潜心学习的人,并不占多数。
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