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也要有是有效思考还是无效思考。
怎样才算独立思考呢?凭借自身的思维运动去认识。
思维,在一定基础上离不开语词。
一句话是词与词之的关联,相对靠谱的思考离不开正确认识语词之间的关系,并正确关联。
在学会运用语词思考后,才算是进入.有效思考。
未学会基本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无效思考。
无效思考也许是不合逻辑的,错误关联的,更甚至连词语的涵义都不清楚或弄错的。
这样的词与词联结的句子,这样的句子连成的思考,自然结论是很成问题的。
凭借此去认识或指导人生——这样的人多半是不明智的,若从事跟头脑很相关的职业,或思考在人生中占很大比重,反而容易是不幸福的。
但若少用脑子,自身决策在自己人生中不受重视,那么便需要搭配一个能明智决策的人,他身边是否有这种人,以及他是否能遵从明智的人的决策,和他能否幸福很相关。
或者依靠命运和运气。
学会基本思考方法,更容易做出明智决策,但仅对思考相关范围起到一定作用。
例如需要做出更多明智思考的工作,事业上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也要结合环境去看,纯粹的思考能力,并不一定适应环境中竞争规则,若得到一个项目,必须给负责人两条烟,那么纯粹思考能力未结合这一规则,便无法得到项目。但解一道科研难题,更与纯粹思考能力相关,更易成玏。
所以要看周边环境是否适合发挥纯粹思考能力,对于这样的独立思考的人,找到合适的环境很重要。
或者增强实践中的更复杂的思考运算能力,适应环境。若是环境不合适,自身又不兼容环境,可能未必会幸福。
若环境合适,或适应能力强,也许更可能幸福。
再一点,自身独立思考与行为之间的关联来说,若关联性较差,想得再好没有行动力,那独立思考让人变幸福的可能性也是小的。
若关联性较强,也要再看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环境还是复杂环境,是兼容.独立思考还是不兼容独立思考,都可导致不同结果,可能幸与不幸。
另外,也要看独立思考与人自身的兼容性,即思考的具体内容是否对自身是良性的,一个暗黑的人生思考反而让人悲观或可能不幸,尼釆可是疯了的。
另外圣经上传道书说: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以独立思考为主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的人生来说,面向社会的独立思考,常有冲突,人生更可能不幸。
面向纯粹哲学问题或伦理幸福研究的,更易发挥思考能力,不受环境制约,挺多活的挺长寿的,而且单身很明显,就是跟社会复杂规则牵扯少,活得算是简单而思想丰富吧,心灵精神幸福,但不满足世俗社会幸福标准。
要达到俗世幸福,同时又心灵幸福,也许就是需要找到一个同样的这样的伴侣吧,一起做学问吧。如钱钟书和杨绛,携爱者归隐,著书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