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岩井俊二先生的《情书》,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副画面,每一个动作,充满着文艺的气息,唯美清新。
有种淡淡的情愫充斥在里面,不浓烈,但却深刻,绵长,我最喜欢这样的情感了。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不在这个世界了,会不会有人想念你?
记得,小时候,懵懂的我曾经问过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会不会有人想念我?可以想念多久?
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时的我刻意地不去主动联系朋友,不去表现自己,不去刷存在感,把自己掩埋在尘埃中。
一段时间后,冷冰冰的现实告诉我:并没有谁主动问候你,除了深爱你的爸爸,妈妈。
幼时的我突然明白:有人始终在乎你,关心你,是一种难得的快乐,一生应该至少找到这样的一个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或许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电影中,藤井树,在一次爬山中,意外身亡,但是深爱他的女孩,渡边博子,却依然固执地放不下他,仍然走进他的房间里,怀念着他的一切。
细心的她发现他初中呆过的地方,明明知道他不在这个世界了,却傻傻地写信到他初中的地方。
她本以为这是一封去往天国的信,但却意外地收到了回信。
回信的人是谁?
是他吗?
他不是不在了吗?
内心不能平静的她坐着飞机去了远离神户的小镇,想一探究竟。
我不知道究竟是有着多深的爱恋,才会让博子这般执着?
偏偏如此汹涌的情感,却被导演拍摄的平静无波,然而这样更加令我着迷。
在小樽,博子发现原来是有一个同名同姓的也叫“藤井树”的人,不过是个女孩。但巧合的是,这个姑娘也认识博子深爱的藤井树,并且初中是同班同学。
于是博子和那位叫藤井树的姑娘成为了笔友,因为她想了解他的过去,即使他死了。
甚至当博子得知她的容貌和那位姑娘一模一样时,有些嫉妒她,因为博子怀疑他对她的一见钟情是不是因为她和她长的一样?
她在吃一个已经不在这个世界的人的醋。
在现在,很难遇到这样的女孩了吧。
喜欢这样的女孩,喜欢她的执着,喜欢她的深情。
那个叫藤井树男孩的暗恋
博子听着女孩的叙述,听她讲,两人因为同名同姓而闹出的各种尴尬。
听她讲,害羞的她在自行车的停车棚下等待他,索要英语卷子。
听她讲,他在图书馆所有看过的书中的借书卡上写下她的名字,因为数目太多且大都是偏僻的书籍,图书馆的小朋友甚至开展了“寻找藤井树”的游戏。
她问他:“你有喜欢的人吗?”
他说:“没有。”
结果,春天开学的时候,她没来,他去看她,明明是故意去看她,却找了个蹩脚的理由,我是来还书的!
多年后,小朋友们发现他给她的那本书中的借书卡背后竟画着她的画像。
而她却从来都不知道,他喜欢她,如果不是小朋友们的发现。
她小心翼翼的珍藏那张借书卡,收藏着这份美好。
青春期的爱情,
常常无疾而终,
它脆弱,禁不起现实的敲打,甚至一次搬家便消失了;
它美好,不掺杂任何的其他情感,就是纯纯的喜欢着;
它,让人怀念,让人珍藏。
无关风月,
它始终是记忆中最让人留恋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