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余秋雨先生的《贵池傩》,余先生思索的是中华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问题。我没有那么深邃的见地,不过这篇文章倒勾起我的一些记忆。
的确最近几年我身边原本已经消失的一些传统文化又都慢慢的开始复苏。许是物质文明获得发现之后,人们渴望精神生活填补;亦或许是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对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呼吁,总之这几年,在我们身边诸如皮影戏、玩龙灯、踩高跷等前几年逐渐被人们淡化的传统文化形式,又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了,人们这些古老的仪式,完成了一场场现代的狂欢。
去年元宵,刚从过节吃吃喝喝的疲累中抽离,听好朋友说她婆家晚上有玩龙灯,要知道,我们虽在县城,但是纯粹龙灯表演,小朋友还没有近距离见识过,所以我们欣然驱车前往。那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镇,我们到底已是下午四点,一进镇口,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那欢快的节奏一下子震醒了沉睡的小朋友。
走近一看,两条龙盘在街边,前头一个香案上供奉着酒肉水果,与我小时候在老家所见的仪式一样。不同的是,在我们老家,这个仪式是庄严肃穆的,成年男子,还得事德高望重的,主持着祭祀活动,参加的也都限于男子,而且还得斋戒沐浴,然后焚香祝祷、鼓乐齐奏、鞭炮和鸣。而眼前的两条龙盘在街边,绣花的龙身上的流苏被几个小孩扯下来了,缠在自己的纽扣上;旁边的鼓乐被一群小孩敲得七零八落。
我家小朋友也想上前去敲敲。我们制止了。因为毕竟“”入乡随俗、入境问忌”的古训教导我们不要随便去碰这种看起来承载了虔诚仪式感的物件。谁知道,朋友公公说:“没事,想敲就去敲,晚上如果你想去龙灯也可以,如果你抢得到那个把手的话。”没有禁忌?!还能亲自去玩龙灯?!要知道,我家是个女孩,这在我们老家,女孩是龙灯是绝缘的。哈哈哈哈,这一趟,赚大发了。
小朋友兴高采烈,晚上六点一到,鞭炮一响,龙灯巡街了。一开始祭祀活动有几个老者主持,戴着头巾,扎着绑腿,燃着香烛,念念有词,似乎提示着我们这是一件很庄重很古老的仪式。但是很快祭祀活动结束后,龙灯就交到小朋友手上了。大街上,鞭炮齐鸣,人声鼎沸,笑的、闹的、叫的,杂在一处;呼孩儿的、喊妈的、找媳妇儿的,混成一团;挤散了头发、踩脱了鞋子,提着袄子,卷着裤子,被人群裹挟着,从一家赶到下一家,从一条街流到下一条街。
龙腾虎跃、欢声笑语、兴尽而归!回城的路上,小朋友叽叽喳喳分享着她的感受、盘点着她的收获(有些商家给有红包),表示明年还来!
路过一个小镇,也是龙灯,漫天的烟花,震耳的鞭炮,又点燃了我们看热闹的心情。反正也堵车了,就一边往前挪,一边欣赏着。忽然两条龙往我们“游”过来了,花灯、罗汉、狮子都围上了,两条龙把我们的车缠住了,健壮的小伙子们在车前车后跳跃翻腾,罗汉憨态可掬在车前行揖礼,我们被这突然的簇拥惊奇着,也惊喜着。一个小伙子过来敲车窗:“老板,今年发大财呀!金龙附体,罗汉作揖!”哈哈哈,秒懂!对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老公说:“快!封红包!封大红包!!”
余先生在《贵池傩》里也是两次看傩戏,一次主动去看,一次别人送上来给他看。今天我们也是两次近距离接触龙灯,一次自己玩,一次看别人玩。所不同的是余先生的第二次别人送上来给他们看是为了证明他们傩戏不比别人差。别人玩龙灯给我们看,是彼此讨到好彩头。
“前后左右那么多车不围,就围我们的车,前后左右那么多车他不作揖,就单给我们作揖。这份殊荣,我们怎么也得收着。今年运气肯定会很好!”老公说。一车人开怀大笑。
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文化消逝了,有些形式虽留下来了,但是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有不少钟情于传统文化的学者文人在思索、在哀叹,其实我觉得其实不必感慨,只要我们能够用这些传统的形式传递出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并且从中感受到快乐,不就行了吗?
一点读书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