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仪式感长大的孩子更幸福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


文/林叨叨

1

儿时,最盼望的便是逢年过节。

过年前,家家户户热气腾腾地忙碌着:祭灶、扫尘、买新衣、蒸年糕、做白粿、杀鸡宰鸭、备年货、贴春联。

除夕那天,孩儿们早早完成洗浴,穿上新衣,换上新鞋,拿着烟花炮竹一溜烟跑小伙伴家串门玩去了。父亲忙着去宗祠祭祀,母亲张罗着丰盛的年夜饭。在家乡,年夜饭中最重要一道菜是白切鸡。整只鸡被简单切割成五六块,其中最嫩最大的整块鸡胸肉是家里长辈的专属。一般由母亲亲自夹到爷爷碗里,奶奶分配到她爱的带翅根的大鸡翅,父亲得到了另外一个鸡翅。我和弟弟分别分到一把大鸡腿,最后妈妈给自己夹了鸡胗和鸡爪。

饭后,父母亲第一时间给爷爷奶奶包上压岁钱红包,寓意着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爷爷奶奶也从怀里掏出准备好的压岁钱塞给我和弟弟,并嘱咐我们好好学习,出人头地。

大年初一的早晨,母亲必定早早把我们叫醒。因为俗语有云:“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初四睡饱饱”。烧好一壶水,母亲给家人沏上一杯加了冰糖的茶。那茶水自然是极甜的,寓意着一年的日子都甜甜蜜蜜。

新年第一天的早餐不能见荤,往往是一碗浇了茶籽油的清汤长寿面。经历前一晚大鱼大肉洗礼的肠胃,得到了最好的抚慰。

那时的年,总是从腊月二十三直过到正月十五。

每年有很多节日,有传统节,有时令节,绕不开的都是吃:元宵春饼、清明粿、立夏红糟笋,端午粽子、七月半咸粿、中秋月饼、重阳九层糕、立冬糍粑、冬至汤圆、腊八甜粥……这些节日美食,母亲基本一样不落地精心准备。年和节,在这些仪式感中变得神圣和难忘。

作为80后,我们儿时在物质上鲜少有满足感。然而,生活中的这些仪式感,却组成了一个个回味无穷的幸福记忆。

如今,对很多人来说,年节仅仅是一个个假期而已。失去了仪式感,曾经的幸福期盼,再难体会。


2

母亲很喜欢拍照,只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机会不多。

九十年代初,全村作为库区移民迁居到了县城。从此,每年母亲都要张罗着拍摄一张全家福。

一般都是在春节期间选一天晴好的日子。一家人穿上新衣新鞋,步行上半小时,再花上8元钱买上4张门票,走过一段摇摇晃晃的铁索桥,就进入了一年一游的沙洲公园里。游览一圈后,母亲挑选好了喜欢的风景和角度,父亲喊来公园驻点的摄影师,摆好造型按下快门,一家人这一年的容貌就此定格成一张五寸照片。全家福拍完后,母亲再让我们姐弟俩单独合影一张。

有一年,母亲没能省出钱给自己置办一套过年新衣。拍照时,偶然邂逅的邻居阿姨脱下枚红色外套借给母亲当“道具”。每次看到这张唯独母亲没有新衣的全家福,就会想起那一年,想起母亲对家人的付出和爱以及内心对美的渴望。

那时拍一张照片要5元,过塑再加1元,这对于一个月收入不足五百元的家庭来说,这笔拍照费用是不小的开支。但是,这张全家福和过年的新衣一样,是我们家一年一度的“仪式”,否则这个年就缺失一般。这些老照片,现在每每翻看都是满满的幸福回忆。

随时随地可以自拍的今天,这些年一家人的合影反而少了,不得不说是另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3

上周六晚上,女儿应邀参加幼儿园同学的生日派对。

出门前,我让女儿自己挑选一条最喜欢的裙子,再帮她穿上白色打底袜,配上红色小皮鞋,扎个小辫子,戴上美丽的发卡。我也拿起化妆盒,补了点粉底,涂了唇膏。

老公不解地看着忙碌的我们:“不就是去送个礼物,吃个蛋糕就回来吗?”

好吧,粗糙的直男永远无法理解小女生的心思。

一场派对前的精心准备,包含了对主人的重视,也是对自己的负责,至少拍合照的时候,你不是拉低整体“颜值”的那一个。

我更希望用这样的仪式感,给4岁的女儿灌输一种观念:每一场应邀的活动,都要像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一样重视。美丽的裙子,高贵的水晶鞋,不仅是舞会的通行证,更是灰姑娘能够大方接受王子邀舞的自信盔甲。


4

朋友筱筱找我抱怨她的直男老公太过无趣。

恋爱加结婚,两个人在一起也六七年了,不管婚前还是婚后,各种晒恩爱的节日基本和她无缘。甚至双方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筱筱老公都觉得可有可无。

最让筱筱遗憾又不甘,是她从未收到过老公送的鲜花。

在她明确表示对鲜花的喜爱后,老公却理智地分析:“一百多元买一束鲜花,不到几天就凋谢有什么意义?”

可是自带小资情调的筱筱却认为:“即使它们明天就凋谢了,可这一刻的美丽仍然可以愉悦我的生命啊!”

后来筱筱才知道,这一切源于老公的成长环境。

她老公从小到大就没过生日的习惯,也没见过父母在结婚纪念日有何不同,小时候过年母亲也不会张罗给一家人买上一套过年新衣。即便现在物质丰盈,筱筱的婆婆还是舍不得花钱吃穿,住在城里却坚持穿着农村过时款式的服装鞋子。儿媳女儿给买的新衣服宁愿压在箱底也不肯套在身上。

可见,没有仪式感父母,往往养出无趣的孩子。即使物质条件再好,生活除了吃饱穿暖,再也开不出美丽的花儿。


5

抗战逃难时期,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和很多大学者一样,举家逃到了大西南。

大后方比不得城市,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居住的房子还是作为建筑师的梁林夫妇自己动手搭盖的。物质所限,他们的房子非常简朴。

房子建好后,林徽因带着两个孩子去村头弄了点泥巴,和孩子一起动手烧制了几个陶罐摆在屋子里,又从野外采了几枝野花插了进去。

多年后,女儿梁再冰回忆父母时特地说起这个细节。她说:“那个瞬间,真的是整个家都亮了。”

林徽因正是用这样简单又别致的仪式感,让孩子不再被窘迫的生活困扰,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信念。以至于多年后,女儿还念念不忘。

再穷苦的生活,只要加入一点仪式感,就会五彩斑斓起来。


6

仪式感有个很官方的解释,就是“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

对万事都持敷衍了事、平淡无趣态度的人,又怎能拥有一个趣意盎然的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制造仪式感,正是为了体会生活中小小的不易被发掘的乐趣。

很多人喜欢附和叫嚣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然而,如果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拥有对仪式感的坚守情怀,苟且的生活也能过得很诗意。因为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让孩子带着仪式感成长,将是你给他的可以享用一生的财富。

-END-


作者林叨叨。完美主义射手女。曾是新媒体从业人员,现从事地产文案策划,业余看书码字。愿我的文字,带给你一段温暖的陪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783评论 5 47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396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834评论 0 33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036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035评论 5 36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242评论 1 27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27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76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50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1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6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34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2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521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119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