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五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谈起了鲁迅和冰心,并告诉他们,这就是笔名。
“多数的作家都有笔名,就像你们喜欢的艺人会有艺名,是一个道理。”
说起对笔名的使用,在中国最早应该是近代的事情。
据度娘里所提到:
明代万历年间刊行的长篇小说(金瓶梅词话),署名兰陵笑笑生。这个“兰陵笑笑生”,既不是作者的姓名,又不是作者的字号或别署,那么应该就是作者的笔名了。如果是笔名,那么它大约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笔名。
其实历史上“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运动,也对“笔名”有推波助澜的效果。那时作家和诗人在发表文学作品时,大多用的都是笔名。如:鲁迅,原名周树人;老舍,原名舒庆春;冰心,原名谢婉莹。
奇怪的是,自新中国建国之后,使用笔名的作家又越来越少了。
这么说来,笔名也是一种时代文化背景所反应出来的结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向来以诗词文赋为正宗。“街谈巷议”之言的“小说”,是不入“安邦治国” 的。小说家在古代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尤其在旧的传统观念影响和某些旧式大家庭中,小说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作小说者,大多是穷愁潦倒的文人。
而到了现代,小说在文学领域已经抬头,小说家早已是个能令人刮目相看的职业。
然后,我也分享了我的笔名。如果写诗,我用“流浪诗人”多一些,但这个名字识别度不高,很容易重名,于是有了“流浪诗人JT”。至于写长短篇,那“盐儿有幸”还是比较多的。
没想到的是,某位孩子立马反应,:“老师,你的名字好非主流啊!”
说我不按常理出牌,这点我是一直认可的。但“非主流”这个评价,还是第一次遇见。
我顿了顿,然后告诉他们,其实从2011年至今,我的QQ空间一直叫“异次元の盗墓世纪”。(那会我还在读初中,正是全班为《盗墓笔记》疯狂的时候,于是就有了这个名字。)
果不其然,我的语音刚落,全班顿时一阵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