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改”一词非常热,每一位专家的提出的改革点不尽一样,每个地区的想法不一样。那么传达给老师的思想就更不一样。而在稍落后的地区,就只能靠一条条的理论来学习怎么改变这个课程,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更全面的发展。对于老师来讲,不仅难,而且抽象,往往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手忙脚乱,高效课堂的推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高效课堂,要做到高效,能做好的老师较少,并且,往往课程中的难点并没有得到突破,学生还没有传统课程中,学的更为通透。
那么对于“改”我的一些理解:
1.不打乒乓球。教师问,学生接,教师提的问题都是提前预设好,或者是简单到人人都会,这种问题的提出,在课程中收效甚微,如若学生回答的正如老师所想,老师就会非常满意这个学生,夸赞真棒,如若这个学生另有想法或者没有达到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就会拼命把学生引过来,甚至请学生坐下,让其再重新思考。
这正是掐断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一个班级60个学生,如果教师指导得当,让学生自由的思考,那么学生的回答一定会突破老师的这个预设答案,收到更好的答案。
2.合作研究必须做起来
在高效课堂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合作探究”。那么教师所提的问题就必须要清晰,不然学生会非常茫然,不知所措。
再者要让学生学会提前预习,预习分为大预习和小预习。大预习指在学生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前,来了解了解将要接触什么新东西,如果这一节讲的是除法,让学生事先了解学生心里会更有底。小预习是每一新课时前进行预习,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章节中,让学生研究研究,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分成的这一类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学生对于了解的东西心里就会很坦然,就敢于放开自己的思维去想,不怕学生会想错,但怕学生不去思考,让老师帮学生想。如果让学生接触从未有的新东西,心里可能会有稍些恐惧。成人很多亦是如此。
3.老师“笨一点”。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太聪明了,学生的脑瓜子就会被教师压制。就不敢想,就会拼命的往老师的点子上想,而不敢往自己的方面去想。发散思维,要的就是学生多加思考,才会更聪明,才更加敢于质疑,敢于自己追求正确答案。老师“笨一点”,学生就会大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