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2》,觉得可以与情绪的流动关联起来。
一、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要让情绪流动,你首先需要去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情绪,其实是思考的产物。
人类的大脑渴望知晓,力图了解、掌控一切,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误认为真理。
他会说:道理应该是这样的。
但你必须超越大脑的观念束缚,明白无论你怎样理解你的人生或者别人的人生、别人的行为,无论你怎样判断各种局面,你的观点也不过是一种见解,是众多可能的想法中的一种,不过是一堆念头而已。
然而,实相却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万事万物都交织混杂在一起,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独立存在。
而思考会割裂现实,将它切分成七零八落的概念碎片,人们是多么容易受困于这些概念,受困于这些观念定式的牢笼啊。
会思考的大脑是强大的工具。
然而当你还未意识到思维仅是意识的一个层面,而被他完全掌控,只会思考的大脑反而很有局限性。
每当你沉浸在强迫性思考之中,无法自拔的时候,你便是在逃避当下的存在,你不愿身处此时此刻。
这时情绪就出现了,你会愤怒,你会恐惧,你会失落,你会悲伤等等。
这些情绪会让你非常地不舒服,它们就是在提醒你,不要再思考下去,赶快回到当下。
心灵的觉醒,就是从思考的梦境中醒来。
而情绪是心灵的使者,它就像闹钟一样叫醒你:快醒来,现在不是做梦的时候了,快起来做真实的自己,过真实的生活吧!
生活中你总有一些时刻需要闹钟的提醒,但你不可能让闹钟一直响个不停,对不对?
如果闹钟没完没了地响,正常的人都会得躁狂症吧,所以闹钟得在你需要的时候响起,在不需要的时候关掉。
情绪也如同闹钟,需要的时候让它升起,不需要的时候让它流动。
当情绪流动的时候,它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来帮助你的。
但是,当它不流动的时候,当它在你身上沉积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一种对你的伤害。
二、如何让情绪流动
1.观察你的感受:
你已经明白了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其实是大脑思考的产物,
你也已经明白了,流动的情绪不分好坏,它其实是来帮助你的,不让情绪流动,让情绪沉积在你身上会伤害你。
知道这些并不等于就做到,你会发现你总是无法停下思考,你也总是在情绪里出不来。
这是因为你的大脑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因此总是贪恋获得更多,当你被大脑左右时,很容易陷入无聊和不安。
感到无聊,说明大脑渴求更多的刺激、更多的精神食粮,然而这种饥渴永远无法填满。
当你觉得无聊时,为安抚饥渴的大脑,你可能随手拿起一本杂志、打一通电话、或者打开电视机或者上网冲浪或者外出购物,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大吃一顿。
这些都是头脑思考的结果,以期用暂时的直接的刺激去麻痹你。
其实无聊的情绪一直都在,而且越积越多,当这些短暂的刺激过后,你会发现你比之前的你越发无聊了。
或者你可以继续无聊,继续烦躁不安,并同时注意观察无聊和烦躁不安,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当你带着觉知去观察去感受时,刹那间,四周便仿佛萌生一种空间感或者宁静感。
虽然起初只是一点点,但随着内心的空间感不断滋长,无聊的感觉将逐渐消失,不再那么明显于强烈。
所以说即使是无聊的感觉,也能教你体验自己的本质,你会发现那个感到无聊的人并不是你。
无聊感,只不过是你体内一种条件反射性的能量运动,是众多情绪的一种。
同样的,你也绝不是一个愤怒的、悲伤的、或者充满恐惧的人。
无聊、愤怒、悲伤或者恐惧,所有的情绪都并非你的专利,它们只不过是你大脑所处的特定状态,是来去匆匆的过客罢了。
既然是过客,就不会长住,让它走吧,让情绪流动起来吧。
让情绪流动,而你安住当下,当下一切刚刚好,宁静、祥和、圆满。
2.接纳真实的我
你也许经常说:我有太多事情要做。是的,但你所做的事情质量如何呢?
开车去上班与客户洽谈,在电脑前工作跑腿打杂处理多如牛毛的日常事务时,你到底投入了多少呢?你是心甘情愿的还是心怀不满呢?
态度决定一切,心甘情愿的还是心怀不满的,决定人生成功与否。
而且无关乎你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因为付出努力,意味着你要承受重重压力,绷紧神经,意味着你需要在未来达到一定的目标,或者得到一定的结果。
你能否察觉到你内心深处,哪怕最细微的那一点想法,正在抵触你所做的事情吗?
这种抵触是对生命的否定,若真是如此,想成功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发觉了你内心的这种抵触,那么你愿意抛开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所做的事情当中去吗?
我们说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指的是你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所做的事情当中,倾注你百分之百的关注,这些臣服的行为是强化自我的行为。
接受现实情况,接受真实的我,你便可能到达更深的层次。
在那个层次上,你的内心状态以及你的自我感,将不再依赖于大脑所作出的或“好”或“坏”的评判。
当你对生活的“实际情况”俯首称“是”时,当你依实际情况全然地接纳了此刻的一切,你将在心底感到真正的平静和深沉的喜悦。
表面上你还是因为艳阳高照而兴高采烈,因为阴雨连绵而闷闷不乐;
你也会因为赢得百万大奖而欢欣鼓舞,或者因为丧失家财而难过沮丧。
然而幸福或者不幸都不会影响太多,它们都只是你“生命存在”表层泛起的圈圈涟漪而已。
让情绪流动,无论外在条件怎样,你内心深处始终能够保持一片平和,不为外界的纷繁复杂所打扰。
3.对大自然冥想
让情绪流动,需要你内心保持平和宁静,需要你到大自然中去修炼。
我们仰赖自然不仅是为了肉体存活,我们也仰仗它找到回家的路,找到逃离思维牢笼的路。
因为我们已经迷失在工作中、思考中、回忆中、期盼中,迷失在错综复杂的事情中,迷失在问题重重的世界中。
我们已经忘记了那些岩石、植物、动物都知晓的东西,已经忘记了如何生存:求得寂静,活出本我、寻的生命,而这才是生命之所在。
每当你关注与任何自然之物,关注于那些草长莺飞、花谢春红、腐草为萤的生命,关注于任何没有被人类干涉过的存在,你便能够跨越大脑思维的牢笼。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与存在于这些食物中的生命本质相连接了,在这存在之中,一切自然之物依然鲜活如初。把注意力投向一块石头、一棵树木或者一只动物,并不是要你动用大脑的力量去思考它。
而是要你单纯的去感知它,用你的意识感受它,用你的灵性与它进行一次谈话。
大自然会向你泄露它的些许奥秘,让你感受到他是多么的宁静,因而,宁静便会在你的心中冉冉升起。
你能感到宁静是多么深沉地停留在“存在”之中,并完全接受“存在”,与“存在”所处的地方融为一体,互不分离。
如此感受之中,你也会渐入佳境,心静如水。
当你在大自然中悠然地漫步或憩息时,请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吧,并向那个世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寂静下来,去看,去听。观察每一只动物,每一株植物,看看它们都是怎样怡然自得、悠哉乐哉。
他们不像人类,不会将自己分裂成两半,他们也不仰赖自我创造出来的形象而存活。
所以,他们不需要努力保护和强化那些所谓的形象,小鹿就是小鹿,水仙花就是水仙花,毫不矫揉造作、惺惺作态。
自然万物,不仅各自融为一体,彼此之间也血脉相连,同时和整体宇宙浑然一致。
他们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我感,不会把自己从这个共生的整体中分离出来,不会自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更不会骄傲地定义出“我”相对于宇宙的其他部分而存在。
对大自然冥想吧,让情绪流动,把你从“我”——那个麻烦制造者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