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生努力攀岩,到达山峰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爬错了山头!
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比尔盖茨900亿美金和身无分文者之间的差别,但是对于不同人之间知识体系上的差别,则少有特别的直觉,这固然有缺乏钱币这样的可量化标准有关,也更和缺乏对于知识体系构建本身的认知有极大的关联
问题解决之道,在于通过解决一个上层的重要问题,让下层的一系列问题自然消失。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所类似,只要抓住本质,就可以让知识体系的构建卓有成效,进而让知识发挥出他的复利价值:
知识体系的有效性
目前公认的有效知识体系,一种是基于数理体系的科学知识,另一种是基于实验心理学退相干以后的行为科学知识
有效的知识体系的特征,是建筑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水面上」的知识体系,如果你在「水面上」构建知识体系,就会产生大量的知识沉默,相信这张冰山图,大家并不陌生:
如果你需要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跨行业,跨学科),有一个好消息是,知识体系的平行构建过程,你可以获得2-3倍的速度加成,这要感谢 Tolman(托尔曼)的潜伏学习理论
知识体系的构建速度
在确保知识体系构建有效性的基础上,知识体系的构建速度就显得异常重要了,知识体系的构建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对于知识构建的「态度」,另一方面是你知识构建的过程是否具有「系统性」,前者决定你是否拥有建一座房子的意愿,后者决定你建起来的房子能抗住几级地震
「态度」虽然很多时候是被逼出来,并逐渐内化成为习惯和认知,如果你是一个幸运儿,我推荐你可以尝试实践「富兰克林道德养成方法」,具体可以参考《富兰克林传》,效果极其显著
在1785年,当79岁高龄的富兰克林开始回忆自己的传奇一生时,他用了整整15页来叙述自己在年轻时所进行的以上习惯方面的特殊锻炼
Android 上有一个富兰克林头像的叫做「自我修养」的 APP,iOS 求推荐~
「系统性」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看书比碎片阅读更具有系统性,主题阅读比阅读单本书更具有系统性,主题阅读外加专家交流比单纯的主题阅读更具有系统性,每个人所具有的资源不同,可以按照自己所拥有的资源,选择更系统的方式进行,至于系统性的判断标准,我推荐采铜老师的半衰期理论:
首发(公众号:马文at小丑鱼)长期修订(简书:马文Mar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