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她说:谁能告诉我,做妈妈和做自己之间要怎么平衡?

(一)

在我整个孕期、哺乳期,一直到闺女快五岁,儿子两岁多,我经常翻看的一本书是《孩子你慢慢来》。

此书讲述的,是龙应台陪伴她的两个儿子,安德烈和菲利普,慢慢成长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龙应台把自己称为“妈妈”,她模糊了自己其他所有的身份,只以一个新手妈妈的视角,讲述着孩子每一点滴的成长与进步,展示着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成人的大脑去结合思考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她教孩子学说话,认识每一样不同的事物,是因为:

“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

在安安说出第一个词“波”之后,她用夸张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妈妈的激动与狂热:

“妈妈狂热地拥吻华安,一边像个很没有教养的女人扯着喉咙大叫:“爸爸快来呀,安安说话了,说话了,他会说话了……””

她描写尾随孩子六十五分钟,探寻安安如何用六十五分钟走完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的过程,妈妈全程跟踪的很辛苦,我这个读者一边看一边提着一口气,读的也很辛苦:

“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十一点四十五”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地撤退。妈妈看看手腕,十二点整。”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廿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十二点十五分。”

“安安住脚。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公尺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十二点廿五。”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矮篱外、他们彼此用晶亮圆滚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还没有步入婚姻,没有小孩。这本书简直开启了我所有对于美好家庭生活的幻想,经常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微笑:孩子们的想法怎么会这么可爱?孩子们胖胖的小腿,蓬蓬的卷发,天真的言语,狡黠的眼神,还有满屋子的蛋糕香气,花园中啾啾叫的喜鹊一家,都让我深深地觉得,养育孩子,是无比美好的过程。我向往走进这样的家庭生活。

(二)

可是,当我真正有了孩子,一日日慢慢陪伴孩子慢慢长大时,再读这本书,开始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相对于读到孩子的种种喜悦与幸福,我更读到了妈妈的深深失落。

这种失落,是身份转变时的不适应:

妈妈一边切胡萝卜一边不自觉地哼着歌,一边当然是竖着一个耳朵侦测安安的动静,她自己不喜欢吃胡萝卜,可是从来不放过任何让华安吃胡萝卜的机会。

“吃红萝卜眼睛好,”妈妈想着,突然发觉自己在哼的曲调是“咕哇呱呱呱呱呱,就是母鸭带小鸭——”她停下刀来,觉得有点恍惚:奇怪,以前自己常哼的歌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现在怎么哼起这个母鸭调调来?


是个人生命无法拓展宽度的无奈:

妈妈给了华安一个火腿豆腐三明治以后,抬腿跨过玩具、跨过书本、跨过椅垫,跌坐在沙发上,感觉分外的疲倦。若冰在一旁察言观色,用很温情的声音说:

“这种种理想、计划,做了妈妈以后都不能实现了,对不对?”

妈妈软软地躺在沙发上,很没力气地:“对!”

“你后悔吗?”若冰问的时候,脸上有一种透视人生的复杂表情,她是个研究人生的人。

然后她说:“还好!”沉默了一会儿,又说,“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


是试图把工作与家庭平衡时的焦急:

“妈妈妈妈妈妈——”

一群孩子拍打着妈妈书房的门,喊叫的声音一声比一声急迫。

“干嘛?”妈妈开了一个缝,很凶,“不是说不能吵我有任何事都找可蒂?”

“对不起妈妈,”安安很有教养地却又一派敢做敢当的气概,“花园里有一只小老鼠——”

妈妈手指间还夹着笔,把门又掩了两吋,不怀好意地问:“老鼠要吃你们吗?”

“没有,”安安说,“它被垃圾桶卡住了,不能动了——好可怜哟!”

“妈妈没有时间,”门,只剩下一条缝和妈妈的眼睛,“你们找可蒂去解决问题!”

“可蒂会把它打死,妈妈,上次她就打死了一只在花园田———”

“妈妈拜托嘛,去救它嘛!”安安说。

妈妈长长叹了口气,把门打开。孩子们发出欢呼,争先恐后地冲向前去带路。


你看,睿智理性如龙应台,有着犀利冷静的视角、成熟政坛工作经验、多元化国际生活背景、深厚文化功底的龙应台,在面对妈妈与自我这双重身份挑战时,也是一样的慌里慌张,手忙脚乱。

这一个个小小的生命,并不因为你曾经多么优秀、多么睿智、多么果决就青睐于你,让你的为人母之旅就比别人轻松半分。

都是一样的。

所以,谁能告诉我,做妈妈与做自己要如何平衡?

读完这本书,我的答案是:没有平衡,尤其在孩子幼小时。没有平衡,只有取舍。

平衡是什么?是你走在钢丝上,肩膀两头担子都不曾放下,只是颤颤悠悠,一边高一边低的小心调整。但是依然可以两头兼顾。

取舍是什么?是你转身尽全力地去拥抱了这一头。没有悬念的,那一头一定会崩掉。就看你选择哪一头。

所以,如果你选择了自我的拓展,就意味着与孩子的生疏、冷淡,意味着在孩子哭泣时不会第一个要来找你,意味着在孩子慢慢长大时,你的话语对他并不具备第一权威感。

而同样的,如果你选择了孩子,就意味着工作中的保守与退让。任何一个高效运转的组织不会容忍个人开小差与掉队。做不到全情投入,自然意味着淘汰。

可是,我想说的是,不用苛责,不用懊悔。取舍即意味着有舍即有得。而为母则强的终极意义,则是那些我曾经不得不舍弃的,过后终将会用十倍百倍的努力夺回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已。

(三)

在做妈妈与做自己的取舍中,我曾经经历了很大了困惑。对于一个习惯高速行驶、非常注重效率与逻辑的人,要怎样才能接受并适应这种一分一秒都由琐事组成、没有任何效益产出的生活呢?

陪孩子去公园里散步,看一次蚂蚁蜗牛,至少需要一个小时。而这一个小时在工作中,我可以完美地回复好几个客户咨询;

给孩子做出一顿色香味俱全的辅食,大概需要两个小时。而这两个小时,我可以出一份专业的工作报告;

为孩子策划一个生日会,定制蛋糕、装饰房间、策划主题、邀请小朋友,需要一个星期。而这一个星期,我可以邀约足够的客户,搞定一个完美的会销。

有那么一些时刻,看着在地板上像虫子一样四处爬动,身体里似乎住着一只小怪兽,驱使他只会搞破坏、完全忘记人类本性的小孩,我心里充满了挫败感。甚至觉得,做优秀的自己,与做孩子的妈妈,根本是两个不相容的命题。

效率、管理、计划、目的、内驱力、产出统统都不能在育儿中有任何体现。陪伴幼儿,就是一个晃晃悠悠、没有必须目的、没有严格计划、充满随意性与变动性的过程。甚至,当妈妈的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坚持去目的化、去管理化,因为,任何的目的与管理方式对于孩子的天性释放都会是一种束缚。

(四)

现在,我的“母龄”已接近五年。再回头来读这本书,有了第三重体会:在如何做妈妈和做自我之间,之所以是平衡,不是取舍,是因为不破不立。唯有完全的打破原来的生活平衡与原有轨迹,我们的生命方能进入下一层级:以慢为快,事缓则圆,平常心看待成败,幸福的真谛,是回归生活本身。

在这本书里,龙应台写二胎之间的矛盾,从安安对飞飞的对立,到两兄弟挨打时抱在一起;

“什么?”妈妈以为没听清楚。

“我气他。”

挂着一身破布的老二从妈妈腿后钻了过来,挨着老大坐下。

“把手伸出来。”妈妈说。

老大很快地把手藏在衣服里,连声说:“不要打不要打……”老二伸出两手环抱着哥哥的头,把整个身子覆在哥哥身上,大声叫着:“不要打不要打……”

两兄弟相依为命地抱成一团。再抬起头来时,发现妈妈已经不在那儿了。

一屋子的蛋糕香气。


写到安安教给她的,对于幸福生活的理解:

“你在想什么,妈妈?”钓鱼的小男孩提醒深思的母亲。

 母亲叹了口气,说:“妈妈不快乐!”伸手去揽那小小的身体。

 小伙伴却站直了身子,摸摸妈妈的脸颊,正经地说:

 “妈妈不要不快乐。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

 母亲像触了电似地抬起头来,不可置信地问:“你说什么?你说什么?”

 “安安很快乐呀。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

 妈妈抱着头坐着,好久不动,像睡着了一样。她其实在倾听那草丛后面小溪淙淙的流声。那不说话、不讲理论的小溪。她终于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草,牵起小伙伴的手,往溪边走去。

“我们去找爸爸,”她说,“他一定在捡柴。”


体会孩子们对于神灵、对于信仰的思索:

那天黄昏,安安和弗瑞弟关在房里听音乐、看图画书。录音机放着一支安安非常喜爱的歌……神用他的手,抚摸着大地,春草深又深……

妈妈听见安安幽幽的声音。

“弗瑞弟,你知道吗?我不相信这世界有神——”

“我想我也不相信——”弗瑞弟严肃地回答。

然后是翻书的声音。两个男孩都安静了。


读到这些片段,你能看到什么?

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龙应台所描写的孩子们的稚嫩言语、可爱举动,我更看到了,她在用孩子的视角,写出对于生命中诸多终极问题的发问:我们要如何对待身边的亲密关系、重要他人,我们要如何选择自己的信仰,如何面对人生的禁忌?

所有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孩子们在探索自己的未来,更是她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在努力探索这些深奥命题:亲情、婚姻、伴侣、信仰……

而这种探索,当我们选择做自己、努力提升自我时,是会被工作的快节奏、管理的模式化所淡化的。只有当我们慢下来,努力与其他人建立联系时,这种探索才会慢慢从心底凸显。相较于做自己时那些可以量化的成绩与结果,这种虚幻的、无实质的、不确定的探索结果,我以为,才会让我们更接近生命最本质的意义。

所以,对每一个需要面临自我与母亲身份平衡的女性,我都建议你来读读这本《孩子,你慢慢来》。它是新手妈妈的入门之书,也是成熟妈妈的回顾之书。它会让我们每一个人明白,当妈妈,我们也需要慢慢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91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014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2,129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83评论 1 26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59评论 4 35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61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65评论 3 38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5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31评论 1 29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19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8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55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24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53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5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