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第二节《破眼见为实》

序言

在第一节里面,我们学习了一个大尺度简一律,非连续性法则。

但是,悖谬的是,市场的整体是第二曲线式增长,个体总是陷入非连续性窘境。非连续性窘境这个鸿沟,几乎是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在连续性的时候怎么都灵,但是一旦遇到非连续性的时候,头脑立刻就失灵了。

作为一个个体,如何能突破非连续性窘境呢?我们个体能否持续的取得10倍速式的增长呢?

我们上一节学的非连续性法则,它的基石理论是递弱代偿原理。递弱代偿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结论,不是外部世界非连续性变化,而是我们的主观对外部世界认知的逻辑模型,非连续性的变化。

这样我们就找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想建功立业,先要认识我们自己。

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最著名的话就是,人要认识你自己,其实讲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我们开始从本体论转到了认识论,必须要把人类思维的结构了解清楚了以后,我们才有可能突破世界上的、经验上的、事业上的非连续性。

接下来三个章节我们会做三个层次来批判人类思维,感性、理性和逻辑。

首先,我们从感性着手。

人类是骄傲的,我们以为自己区别于动物的第一特征就是我们的理性思考,但是这个章节里面,我们给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其实动物性的感性,才是主导人类思维的基础力量。

而且恰恰是眼见为实的感性认识,把我们禁锢在有限的经验边界里,这使得我们无法跳出第一曲线。我们之所以无法跃迁出第一曲线认识论上的非连续性,其中第一股力量来自于感性,来自于眼见为实。我们必须把这个网给斩破,必须把这个绳子给切断我们才能跳出来。

所以,接下来请允许我们一起来批判感性思维。感性思维里面,离我们最近的一个词儿叫眼见为实,所以我们对这个题目写了一个小标题叫破眼见为实,分四个思维模型。

系统一和系统二,眼见为实,解决方案有两个,思维模型以及刻意练习。

第1讲:系统1和2

首先,我们进入到第一讲,讲第一个思维模型,系统一和系统二。

有一本书很有意思。心理学家斯坦诺写的《超越智商》。这里面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你看这个问题本身隐含着一个前提的假设,就是聪明人不该做蠢事,就是只要你聪明你就应该能把事情做好一点。

这样一个案例,我觉得很有趣,先跟你分享一下。

牛顿,我认为是有史以来,第二智慧的人,仅次于亚里士多德。他帮我们建立了,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理性的秩序。牛顿晚年的时候,做了英国造币局的局长,但是晚年遇到了股票的一个风波,号称叫南海泡沫。

南海公司的股票从一年的1月份120英镑一股,一路狂涨,牛爵士看到这是一个商机,牛爵士也进去了。然后他也预料到这事儿不可能持久,所以中间就赶紧出来了,一进一出,在第一阶段赚了7000英镑。

如果这个故事到这个地方结束,我们会说牛爵士真了不起,不但科学上了不起,在理财上也非常了不起。但是,牛爵士退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这个股票怎么还涨,还继续涨。然后牛爵士在想,是不是有什么是我没看到的呢?大家都进来炒这个股票,说明这个股票是很值钱的,我早出来了,说明我亏了。

然后牛爵士转身又毅然而然的进到了股市里面去,不但把原来的7000英镑全部买进,把自己过去身价积攒下来的钱也买进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到了当年9月份的时候,这个股票一下子从1000英镑跌到了190英。牛爵士不但把他赚来的7000英镑赔掉了,甚至总计另外赔掉了2万英镑。相当于我们今天的4000万人民币,相当于牛爵士10年的财富积累。

所以事后牛顿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可以准确计算天体运行的规律,却无法预测人们的疯狂。智慧聪明如牛爵士者,在面对群体性效益的时候,也压抑不住进了去,吃了这样大的亏,何况你我?

我们对这个现象往深里挖一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件事情。在我们的智商下面,有没有另外一个东西起更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呢?斯坦诺维奇的答案非常得直接,他说人类大脑有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

就连我们的脑子天生是有缺陷的,这一答案实在是令人有一点不太舒服。其实按照他的说法,说得非常的正确,过去的几十年,认知心理学和脑神经客源的研究,都得一个结论出来,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大脑仍然停留在旧石器时代。

我们没有动物跑得快,我们也没有动物有力气,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自己的脑子变大。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我们变聪敏,是因为我们的生存度下降,不得不的一个行为。

人类大脑进化,大概有一个三周期理论。

A周期,300万年以前,从直立人到智人,感性是这个时候成立的。

B周期, 7万年以前智人发生一场认知革命,我们开始有了理性。

C周期,有争议,有一个说法把它定为西方的古希腊的哲学与近代的科学革命所带来的哲科思维,2000年以前发生的事情。

ABC三个周期,从感性到理性,到逻辑或者说到哲科这样的三个阶段。感性所需要的大脑里面的区域叫边缘系统,我们的理性,所需要的大脑的部位叫前额叶,前额叶发展出来,远远远远晚于边缘系统发展出来。所以感性成熟的早,而理性成熟的晚,是大脑结构天然形成的。

斯坦诺维奇提出人类大脑双系统理论,系统一和系统二。当然这里的系统一和系统二,并不是说脑子里面真的存在两个部位,它指的是大脑的两种功能,系统一接近于我们说的感性、直觉。系统二接近我们说的理性这样的思维。

系统一有什么好处?它可以自动的启用,我们人类之所以活下来,其实有一个永远不停的,在里面替我们做决定这样一个系统一的思维方式,他的速度很快。

理性的好处,可以很深刻的思考这个世界,但是他需要你开启开关才能启动,而且运算的速度慢,这是直接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区别。两个之间还有一个更重大的区别,系统一计算的负荷低,系统二你所需要耗费的能量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所以,我们的人类是怎么思考的呢?人类用系统一,用直觉直接给出答案。我们希望系统二,用理性来压制系统一。但是系统二有一个特点,它特别的懒,通常直接接受系统一的答案,而且认为这是自己理性得出的答案,按照它来做决策、做判断、做行为。

认知心理学做了很多简单的测试,比如说这是一个很Popular的测试。球和球拍的价格,球和球拍的总价是1.1元,已知球拍比球贵1美元,请问球拍价是多少钱?1美元、1毛钱还是其它?直觉里面你会得出哪个答案呢?0.1。我们有很多的同学都得出0.1的答案,是的你得0.1的答案跟常青藤大学里50%以上的答案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脑子算一下,1.05元是球拍的价格,5分钱才是球的价格,它两个加起来是1.1元。减去相差是1块钱,是5分钱而不是1毛钱。但是,你看了几个数据在上面,你的眼睛替你做出计算,你说1.1元,1块钱不就是1毛钱了吗?你一减你得出了1毛钱出来。

真的不怪各位,不是怪我们的智商,常青藤大学的人智商都很高,一半以上的学生答案也是错的,非常的奇怪。这就是我们用直觉得出答案,然后你的系统二很懒,你就接受了它的答案。

我们做一个类比,系统一就像是猛张飞,一看它就有了意见。系统二像是懒诸葛,它很聪明,But它很懒。通常是猛张飞替你做的决定,你聪明的诸葛亮在睡觉。

这是我们人类大脑结构性缺陷。我们的人类为什么进化称这个样子呢?我们为什么要默认启动系统一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系统一有一个大优点,它所耗费的计算资源少,为什么耗费计算资源少这么重要?

过去30几年认知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有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的名称很有意思,就叫认知吝啬鬼。就是人类大脑对你认知资源的分配极为吝啬,干嘛对认知资源的分配这么吝啬呢?

答案是这样子的,人类的大脑占我们整个人的体重大概是2-3%,But人类大脑耗费我们整个人体资源,你什么都不想的时候,你睡觉的时候,消耗了大概20%,你稍微一动脑这个比例就上升了10%-15%。

人类大脑对体力消耗的盐非常非常得严重,如果你想活下来,你一定要降低你的能量消耗,所以你一定要让你的大脑消耗降低下来。人类大脑所遵循的第一原则居然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你有没有觉得奇怪?能不用脑就不用脑。在远古时代获取食物,获取热量非常非常困难。你好不容易追了三天三夜,追的食物你吃进去了,然后你一用脑消耗掉了,你不就死掉了吗?所以,从旧石器时代演化到今天,我们得下来用脑的第一原则,居然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为了省我们的资源。

洪兰说,我们生活当中有60%的行为是习惯化、自动化的行为。就是你不用想,就自动化去的行为,就是为了节省认知资源。通常我们人类,认为理性是当家作主的角色,But系统一感性才是替我们作主的那个“人”,我们人类以为自己是理性的,其实我们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基本状态是非理性。

就像有一本小说书名叫《最熟悉的陌生人》。你身体里面有一个陌生人,他在很多的事情上都会替你作主,但是你几乎从未察觉到他的存在,这就是系统一。

系统一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呢?是从300、400万年时间进化史里面发展出来的。而各位想想看,300、400万年的时间里面,我们生存的环境,大多数的情况是不变的,只有最近的2000、3000年的时间环境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你在用300万年以前的大脑,那些大脑由于不变的环境,已经生成了一些习惯化、自动化的一些行为,你用到今天完全变化的环境里面去,这不就是刻舟求剑吗?这不就是张冠李戴吗?这不就是我们今天人类犯错的第一大原因,不就是这件事儿吗?

所以说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清楚的话,你是根本不可能跳出非连续性窘境的。今天我用脑也很累,怎么办?建议很简单,你洗衣熨烫这98%的时间,98%的日常决策,你照样用系统一,不要动不动就调动系统二。

但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二三十次决策,一定要提醒自己,把系统二唤醒,用系统二来指导、压制系统一。

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弦,由于你不知道有系统一、系统二存在,所以你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有一句话叫跟着感觉走,就不是把决策权都让给了系统一了吗?重大决策的时候,不要跟着感觉走。很多人说没有,我的直觉最灵,其实你那是为自己不能深度思考而寻找借口而已。

总体而言,系统一有非常多的认知偏差,这么多的认知偏差我不一一来讲了。有两本书推荐一下,一本名著是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还有就是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他有一本书叫《这才是心理学》也都是蛮好看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系统二和系统一之间的对照,比如做产品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把你自己的系统二调到极致,怎么调到极致呢?就是让用户用你产品的时候,只用系统一就可以了,就像张小龙说小白思维、傻瓜思维就是这个道理。

用户用你产品的时候,他就像小白一样。这件事情做得最好的当然是乔布斯,3岁的孩子就会玩儿iPad,系统二得到什么程度,才能让3岁的孩子就能玩儿你的iPad呢?用户不需要思考,这是产品的高手。把你的系统二调到极致,让用户丝毫不要耗脑力,这是产品上的最高两个境界。

还有你说服别人的时候,一定要用系统一,比如说你去做广告,你融资的时候一定要有情绪、情感,用举例子、具像的事情去打动他。But你防止被别人忽悠的时候,时刻调用系统二。

接下来在第二讲的内容里面,我们给各位举一个系统一的例子,让大家体察到系统一的坏处。只有把这个例子讲透了以后,我们才有可能从系统一里面跳出来,这就是叫眼见为实这个思维模式。

第2讲:眼见为实

人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感官,因为人其实有且仅有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抵达客观世界,获得你的认知。所以你是相信自己的感官的,相信自己感官里面最著名的短语就叫眼见为实。什么事情你眼睛看到了,你就能确定它是真实的了。接下来我就会向你批驳一下这句话荒谬之处。

这是经常举的一个例子,看一下,两条线段,我说的是线段不是箭头,这两个线段哪一个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个长,我同时度量一下。你看一下,它俩是一样的,你现在知道他俩是一样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把红线去掉,你再看哪一条长?还是第二条长,有没有注意到?你明明知道它俩是一样长,但是你还是觉得第二条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就是人们相信系统一,相信眼睛。即使系统二知道两条线一样长,也无法控制眼睛给你带来的直觉感受,就是你的理性知道,它是一样的,但是你的眼睛告诉你就是不一样。

眼见为实的力量居然这么大,甚至超过了你的理性,这就是眼见为实。为什么?因为人类感性里面,是用爬行脑,爬行脑喜欢视觉化的信息。

两个文案也是这样的测试。第一个是用一段文字,马拉维的粮食短缺影响了300万儿童,在米娅大爆发玉米产量下降了42%,300万的赞比亚儿童面临着饥荒,爱奥尼亚有超过1100万人,急需食物援助,请伸出你慷慨的双手来救助一下非洲这些儿童吧,这是第一个文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个一张图,有一个瘦的都不行的小女孩还是小男孩,需要牛奶,7岁家庭非常的贫困,上顿没下顿的,他的生活将因为您的捐赠而变得更好,这只是一个个体,根本没有统一数字,仅仅是一个个例,一张图片。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个的捐赠额是第一个捐赠额的两倍,图片胜于一切。亲身经历,生动的图片,或者鲜活的个案,比统计数字比文章要有力量得多。概率这件事情是近几百年的事情,我们的大脑根本就没训练过,所以天生我们对概率这件事情,是对我们的影响力不足的。

所以,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叫某某人统计学。就是你说什么什么数字的时候,旁边立刻有举一个反例,你说的是不对,我认识的某某人就不这样,它活得很好的。立刻对你而言,那个统计概率就被你打破了。你看这就是眼见为实战胜了一个基础概率。

如果你相信理性的话,这个是不可能发生的。比如说最常见的事情是,劝你说你千万别抽烟,你抽烟有害健康,哪有这回事儿?我们隔壁老王从18岁抽烟,每天都抽三包烟,活到80了,健康得很。隔壁的老李,说要戒烟,结果戒烟之后一个月嗝屁了。这就是眼见为实,眼见为实对我们影响力远超你的想象。

眼见为实会引发一种禀赋效应,什么叫禀赋效应呢?就是对你已经拥有的东西,你的估值很高。

这一个例子,这个杯子和巧克力价格一样,第一组人每个人把杯子发给你,告诉你说,你可以用杯子换巧克力。 结果这100个人,都先有杯子了,你都玩弄半天了,只有11个人去换了巧克力。

反过来看一下,这100个人先给你发了巧克力,说这是瑞士巧克力,特别特别好的巧克力,代表了爱情。然后,告诉他你可以去换杯子,两个的价格差不多,价差不多,结果只有10个人去换了杯子。你先拥有了什么,你就被那个东西所载有。

第三组对照组,就是你自由选,你想选啥就选啥,两个都给你。结果差不多,56选杯子,44选巧克力,差不太多。这个例子本身强有力的证明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拥有就是被拥有。

你以为你有拥有了Something,其实你被Something所拥有。《人类简史》里面,人类以为自己征服了小麦,其实人类被小麦所征服。你可以把小麦换成你生活当中拥有的任何的东西都可以。你以为你有了孩子,其实你被孩子所拥有。你以为你拥有这个公司,其实你被这个公司所拥有。这个句式太强太强。换句话,所知等于所知障。这句话非常重要,拥有等于被拥有,所知等于所知障。

一切的源泉来源于眼见为实,来源于系统一。所以,我们从最浅的层面来解释,为什么非连续性是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呢?你看,非连续性的时候,也就是第一二曲线转换的时刻,你回忆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第一曲线看得见,第二曲线看不见。所以,你拥有着第一曲线,也被第一曲线所拥有。

你有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主营业务,反过来讲,你也被蓬勃发展的主营业务把你局限在已有的边界之内,而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就是眼见为实的禀赋效应。这一件事情,别的都不算,它足以把你束缚在第一曲线,既有利益之内。

我们举以前举过的例子,换一种解释方式。UNIVAC做了科研机,然后在新兴的商用机市场刚出来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在乎商用机市场,他居然说到2000年的时候,计算机的销量将达到1000台,商用机根本没有市场。

对于UNIVAC而言,第一条曲线科研机是看得见的,第二条曲线商用机是需要脑子才看得见的。所以,里面有了这样一几话,那句话非常有力量。说10年以后,UNIVAC依然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计算机,But IBM拥有了全世界。被陷固在眼见为实的第一曲线之内。

我们再讲我们另外举的例子。小型机到PC机,DEC是小型机的王者,他往PC机里进了四次,退回来四次。然后DEC的CEO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理由每个家庭都需要一台电脑,电脑是商业上用的,你家庭用电脑干什么呢?

结果五年以后,苹果创业的前五年时间生产的个人电脑。超过小型机、大型机30年生产的电脑数量之合。就是因为第一条曲线看得见,第二条曲线看不见。牢牢的接受这个解释,把你限固在现有边界之内的解释,就是你的眼睛骗了你。

人类通过感官接触外部世界,我们能够获取具像经验,人类会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未来,这非常的有效率。所以对大家而言,你们特别熟悉一个词儿就叫经验。

什么是经验,就是是看到的世界,叫你的经验。就是你的感官感到的世界,里面最重要的是眼睛,眼睛看到的世界就是你的经验。这是对经验相对准确的描述。

你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你未来的言行。但是BUG是,经验都是有时空边界的,一个人你的时间、空间太有限了,你能活多久?你的步伐能走到哪里去?这个经验的边界太小太小了。但是绝大多数人牢牢的相信经验,如果经验是处在连续性的环境里面,过去的经验对未来有效,对吧?

But,如果是非连续性的呢?这就是那个大BUG,这就是里面的大Bug。

我们的眼睛把我们禁锢在经验边界里,你的经验边界是被眼见为实的边界所禁锢了。不是外在客观的眼界,是我们眼睛所惊艳到主观的边界禁锢在那个里面去了。

我举一个小例子。2013年,那个时候联想手机有一个词叫定制机,他给运营商做定制机,在一夜之间从百分之零点几,跃迁到整个市场的百分之十几。

2013年联想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2012年的时候,运营商渠道占50%,开放渠道占50%,之后非常希望把开放渠道变大一点,对运营商的依赖小一点。但是事实怎么样呢?2013年运营商渠道增加到70%,2015年运营商渠道继续增加到85%,直到它崩盘。

特别容易吃到的菜最后把它也禁锢在那个里面去了,你拥有Something,就被Something所拥有这样一个禀赋效应。

然后就出来了联想后来的结果。一夜之间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一旦定制机没有了,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你认为联想是死于世界的变化,还是死于自己的认知呢?我们对比一下,你可能更有感慨。华为早期也是做定制机的,甚至他早期的时候,定制机的份额比联想还高。

2011年华为在运营商渠道里面占了80%。但是华为认为,运营商的手机是不可持久的,所以他有一年少签了接近2000万个订单,来转向开放市场、转向电商。

各位看华为的转型,到了2014年的时候,反过来开放渠道到了85%。这就是一个突破了眼见为实的公司和一个禁锢在既有利益的公司的两大区别所在。

我们小结一下,眼见为实的感性认知,把我们禁锢在有限的经验边界里,使得我们无法跳出既有的第一曲线。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小章节里面,提供两个解决方案,如何跳出眼见为实这样一个经验禁闭。

第3讲 思维模型

接下来我们讲第三讲,第三个思维模型,这个思维模型就是思维模型。如果系统一的感性直觉,把我们禁锢在眼见为实的经验边界里,我们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唤醒系统二,只要系统二醒了,你系统一里面犯的错误率大大下降。换句话说一定要用理性来突破感性的边界。

2500年以前的古希腊人的思维已经是这种思维层次了,柏拉图有一个线段隐喻,他说眼睛看得见的仅仅是意见,思想看得见的才是真理。眼睛看得见的意见叫Ide,而思想看得见的真理叫Idea,他们明确的把眼见为实的东西和思想看到的东西区隔开来。

这件事情跟古中国的思想恰恰是两条套路。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到今天我们喜欢具像思维,我们的文字也是象形的文字,我们相信实践出真知。

柏拉图也做了另外的一个隐喻是著名的叫洞穴囚徒的隐喻。洞穴里面坐了一些人,这些人坐椅子上,下面有一个链子把他给栓起来了。他看到墙上有一些椅子、桌子和猫,实际上椅子、桌子和猫是后面的几个图像,然后在外面的火,把外面的东西照在了这个墙上而已,这个预言表达的意思就是,人类,你以为你看到的是事实,你其实只看到了假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观点跟我刚才讲的观点惊人的一致,你以为是眼睛看到了世界,不,恰恰相反,是眼睛把你禁锢在了愚昧当中。如果你想看到真实的世界,你需要跳到洞穴以外,太阳照耀以下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世界。他把太阳定义为真理,可是那个世界不是眼睛看到的,是思想看到的。所以他们有一句谚语,只有瞎子才能看得到这个世界,讲的就是说,当你把眼见为实这件事情突破以后,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

接下来有一个人,对这件事儿的理解跟柏拉图的理解一模一样,就是我的老师王东岳。王东岳有这样一句话,凡是感官和直觉得到的经验,都不构成知识,不经过思想整顿的经验全是假象。

王东岳说过一句话我特别的认可,我们今天不是生活在眼睛关照的世界,而是生活在思想关照的世界。今天的人如果不会用思想,就像在猴子的时代不会用眼睛。

不单是现实上的东西,我把它聚焦到科学上。大家相信科学,科学是客观真理,我来举两个科学里面最先进的东西。我们谈起宇宙,宇宙学里所有的人都相信奇点大爆炸,奇点大爆炸一定有一个预设说有一个奇点。奇点是眼睛看得到的吗?有谁看到过奇点吗?

物理学的进步,就是一点一点往里分。你把基本粒子拆得越小,你整个物理学往前走一大步,到今天为止,人类基本粒子拆分的最小单元叫夸克。夸克是眼睛看得见的吗?

霍金讲的一段话,特别地重要。我们过去有一个词叫Reality,在哲学里、科学界特别重要的一个词儿就是说实在。我们以为这个实在是真实的物理存在,但是当我们遵循到宇宙最小的粒子夸克的时候,根本不是一个可观测到的物理实在,而所有的科学家又同时相信夸克这个玩意儿的存在。

Model dependent reality.怎么解释呢?所谓的Reality,其实是依赖某种模型。换句话说夸克就是模型,即便你看不到、摸不着它,它就是存在在哪儿。所谓客观实在,仅仅是我们头脑当中的思维模型而已。这句话不是哲学家讲的,而是最严谨的科学家霍金讲的。

王东岳有一句类似的话,那句话是,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主观思维模型,而不是客观世界的本真。这句话有没有对你对知识的词儿有没有打破了一下?为什么需要模型化呢?我干嘛就不把这个世界,我直接看到所有的细节和信息呢?

如果对于世间万物没有一种简化方式,我们的世界将处于一种无尽扩展、无法定义的纠结状态。这样的世界里面,我们甚至没有办法辨别自己和我们生存的条件,也没有办法采取任何的行为。所以,为了活下来,我们必须把所有外部世界的认知简化成一种模型或者是模式,我们今天把这个模型称为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如何定义?大体而言,思维模型是人的认知系统里面用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可以用来解释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结果,帮助人们做决策、依据。

它的表现形态通常是一种结构化的、程序化的知识,可以用简洁的图形、符号,结构化的语言,组成一种可视化的模型,是人们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

思维模型可以是来自于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也可以是你生产过经验当中的抽象和总结。

所有的这些说法我觉得过于重了,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就好了。所谓思维模型,就是对你活着的现实世界的简化和抽象。帮你解释过去,帮你预测未来就可以了。这个世界的信息量特别大,你的脑容量没有办法直接处理信息量,你把信息量简化抽象为一个模型,你大体上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把握,能够帮你活下来。

活下来有两个步骤:

第一,解释过去。

第二,预测未来。

所以,这个模型能够帮助你解释过去能够帮助你预测未来,认识到这个层级,大致已经可以了。我们说用理性思维来打破具像的经验世界。

人类的理性思维有两个关键的特征:

1、抽象化。

2、模型化。

我们所谓的知识,就是用我们主观的思维模型,来表征外部的客观事实,这两个东西谁决定谁?思维模型决定客观事实?还是客观事实决定思维模型?我们是活在我们的思维模型帮我们塑造的客观世界里。我在未来的章节里面会更详细的帮你解释什么叫客观、什么叫真实。

王东岳说,逻辑比事实更真实。是逻辑上的观念引领我们摧毁感官上的事实,而不是相反。我相信你猛然听到这句话,你还是不舒服,逻辑怎么可能比事实更真实呢?

再一次回到《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你看他在说什么?所有重大科学革命,都是由范式转换引发的。事实由范式决定,而不是相反。范式就是我们对于科学的一个思维模型,你也可以这么解释,你的思维模型决定了这个世界,你猛然听起来是非常不舒服的,我举个例子向你证明这句话是对的。

1、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日心说,哥白尼根本没有任何证据看到地球绕着太阳转。他是看到了托勒密地心说里面的逻辑破绽,说他不对,原有的模型里面有逻辑破绽,不美,所以他提出一个新的逻辑模型叫日心说。那是远远超出你想象的。

你可能原来认为是哥白尼看到了新的证据证明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提出日心说。NO. 地心说在哥白尼那个时代仅仅是一个逻辑。直到后来,伽利略用望远镜才间接证明了这一件事情,而这个逻辑在先,后面改变个事实在后,这是第一个例子。我再举一个例子。

2、亚里士多德的力学里面,默认物体运动的默认状态是静止,这符不符合我们的生活常识?你是不是看到的任何东西动动动最后就停下来?但是牛顿力学里面,最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是惯性。惯性默认物体的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

有谁在你的日常生活里面有看到过,有一个东西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谁看到过?没有,这是什么呢?逻辑。恰恰这个逻辑引导了牛顿力学革命。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3、我们再举例子,牛顿说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存在,什么叫绝对的存在呢?比如说这个房子,你在这儿不在这儿房子都在这儿。时间,不管你怎么着时间都是匀速流淌的,跟你没关系。

而爱因斯坦说不对,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存在,如果你的运动速度越快,你的时间越慢,如果你的质量越大,连你周围的空间都会弯曲,这跟牛顿的时空观完全不一样。

可是,在科学界里面,大家都同意爱因斯坦的观点。而爱因斯坦根本没有看到实践和空间是扭曲的,他从逻辑上推出时间空间是扭曲的,然后他就相信时间空间就是扭曲的。你眼睛看到的东西是假的,再一次证明,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我再整理一下,对一个现代的人类来讲,能否打破眼见为实的经验边界,是一个人理性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一个人的聪明和智慧表达在,你从理论上逻辑上推导出一个东西出来,即便眼睛看不到,你都相信那个东西是对的

理性摆在前面,感性摆在后面。尽管我们这么说,现实世界里面,理性和感性两种思维的使用比例是怎么样呢?99%的人在使用感性,甚至我这个比例都偏小了,也许99.99%的时刻里面,人们是在使用感性,你只有一点点点点的时刻,才会利用理性。我们过高估计了理性对我们的影响。

箫伯纳讲过这句话,大多数人,每年最多思考两三次而已。请你理解他所说的思考,指的是我刚才讲的那种,用理性、用思想来战胜感性经验的,那个层级的思考,而绝大多数人是条件反射时的感性上的一个思考而已。

我们再理解王鑫的那句话: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我希望我今天讲这堂课的时候,一定让你Touch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那个世界,但是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很少用理性,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这个理性思维消耗的认知能量太高了。理性思维消耗能量高,为什么要认知升级呢?

回到递弱代偿原理,我们为什么要认知升级,我给各位一个根本性的答案。是由于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你为了活下来,所以不能不认知升级。就跟300万年以前,直立人跟动物的竞争,不能不把脑容量变大以活下来,今天状况是一模一样的情况。

人类迄今为止,最大尺度上有三次重大的认知升级。

第一次是从动物到直立人再到智人那段感性的具像模拟。然后7万年以前,我们所谓的现在的智人突然发生了一种认知革命,我们可以讲虚构的故事,这叫理性,这是第二次重大升级。从具像的模拟,升级为抽象的思维模型。第三次升级发生在了两千年以前,在古希腊,我们用逻辑,就是理性背后的思维方式进行探讨。并不仅仅是思维的内容,而是思维的思维进行探讨,我们称为哲科思维。

刚才这三个对应着什么呢?就是本章节,我分三个节来批判人类思维。本节我会批判感性思维,就是人类大脑存在的结构性缺陷,这一层我批完了之后,我会批判理性思维,人类的思维内容里面也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批完理性思维之后,我最后一个环节会批判逻辑思维,就是思维的思维形式本身也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感性的边界很小,我们用理性来破感性的边界,但是理性又会把我们陷在那儿,你怎么办?你继续升级,从哲科、从逻辑里面继续升级。你的思维每升级一次,你生活的那个升级越变大10-100倍之多,所以你主观的升级会扩大你生存的边界。

这里面最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我们叫哲科思维。它探讨的是思维的思维。它调动你的智慧储备余量。比如说人类的心脏这个运作是有余量的,你每天跑跑跑,比如说你跑到多大一个尺度,其实你另外一个余量是不用的,因为你活得更好一点。

人类的思维也是有一个余量,哲科思维就是逼到你必须把余量都调动出来的这种思维方式。就像一个国家有石油的战略储备,你轻易不能用。所以,你知道你要调动石油战略储备的时候,都是发生重大的战乱或者什么的时刻。

同样整个人类的族群,有一些战略性储备的智慧的容量,是轻易不要调用的。我们人类现在调用了那部分东西,所以过去几百年两三千年的时间,我们取得了这么重大的发展。

总的讲到这里我收一下,我们第一二思维模型讲到了眼见为实系统一、系统二。本讲在为系统一、系统二破除提供一个思维工具,这个思维工具就是思维模型。

它是能打破眼见为实经验边界的那个重要的思维工具,它的英文对应的你也可以叫Thinking model、Thinking framework、有人叫Mindset、有人叫Mindware。Mindware就是心智软件等等,就是对外部世界的简化和抽象。

我已经强有力证明了,我们人类被眼见为实禁锢在经验边界里,怎么办呢?一定要调动思维模型,来打破经验边界。这就是我们在这个章节里面给各位提供的一个方法论。

我再强调一下,思维模型不是知识,不是信息,思维模型是处理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思维工具。混沌大学把处理知识背后的那个操作系统,思维模型拿出来对我们教育教那个重点,我希望你能Touch到,你来混沌大学要学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们有这样一句教学理念:成年人学习的标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在这些前提之下,我重新定义,什么叫认知升级。所谓认知升级是用抽象层次越来越高的思维模型,来整顿越来越复杂的经验事实。你周围的世界会越来越复杂,你原来的认知整顿不了,这个时候你必须要用你的思维模型来整顿,思维模型的升级表现在它的抽象性越来越高。

所以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建议,这个建议非常恳切。每一个创新者都应该具备一种能力,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的工作抽象化升级一次。抽象跟你多听书恰恰相反,是把你的东西变少,而不是变多。

为什么这么做?由于熵增定律,客观世界的信息量,爆炸性的增加,如果你想识别每一个信息,你需要的能量根本难以承受。你用越来越多的知道来承揽越来越多的信息量,这个是做不到的。庄子怎么说的来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就这个道理。

我举一个身边的小例子。停滞的京东方法论。

京东的创新之路你似乎可以画出这样的第二曲线。原有的电商,你知道后面的物流和基础设施看起来像是第二曲线。那影响到跳跃第二曲线下面的思维模式,就是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物流对于京东来讲,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二曲线了吗?自建高效的基础设施,然后极致的用户体验,带来用户收入的增长。用户体验和基础设施,构成了京东电商的增长飞轮。

物流恰恰是京东改善电商成本、效率、用户体验的一个工具而已。对于他的物流而言,他的内部使量占90%,可能还以上。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实在。这不是两条曲线,而是同一条曲线。物流等基础设施是提升京东电商用户体验的方式。

这是他过去,这个思维方式、这个方法论给他带来的,但是恰恰这个方法论就把他的物流禁锢在仅仅是内部的一个工具之上。过去物流的优势,反而限制了京东的想象力。

京东物流的核心是减少物流的流动,搬的次数越少越好,这是它的优点。你要看,这个优点适合什么?适合标品,适合标准类的产品,3C、电器等等。适合一二线城市,为什么适合一二线城市啊?它每天的配送量大。所以你那个大规模的摊饼式的它效率不就提高起来了吗?

但是,由于他的物流恰恰是为他的电商服务的,其实这个物流限制他做另外事情的能力。 原有的方法论这样的东西,你没有继续把它升级为理论,结果这个方法论的边界就太窄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应该把自己的模型升级一下,抽象化一下。

这几个章节我讲清楚了思维模型的重要,接下来的问题是,应该寻找什么样的思维模型呢?我们应该如何训练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呢?

第4讲 刻意练习

接下来我讲第四个思维模型,刻意练习。

我们回忆一下,感性的系统一,把我们禁锢在眼见为实的经验边界里,理性系统二的工具是思维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感官禁闭。But,我们提到过系统二有一个问题,它很懒。它不能自动自发地启动这个理性的思考,怎么办呢?所以接下来我们建议的一个方法,叫做刻意练习。

什么叫刻意练习呢?就是把思维模型固化到你大脑里,让思维模型成为可以自动调用的思维工具。通过练习,把理性练成你的直觉。那个方法就叫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个方法论,来自于这个一本书《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过去30年,心理学家系统地研究了各行各业从新手到专家,甚至到世界级大师的训练方法,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理论。

在这之前,我们听说过1万小时理论。说你要想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专家,你需要对这个行业里付出不亚于1万小时的努力。但这1万小时理论有一个瑕疵,就是大部分你练的是动作。可是如果你一旦把动作变成自动化、习惯化,你练再多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那练什么呢?不是练习动作,而是练习动作背后的那个套路。练习背后的那个思维方式,而这个思维是永远可以改变的。《万万没想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说,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他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套路。

什么叫套路?比如说围棋里的定式叫套路。下围棋的人,如果你不背定式,你是不可能成为一流高手。这就是编程的算法,这就是律师的案例,这就是数学家的公式,科学家的定律等等,这都属于套路。

你在练什么,就是把这些套路内化到你的大脑里,这就叫刻意练习。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表明,国际象棋大师,它来记定式和打棋谱所花的时间,而不是跟其他对手下棋所花的时间,是对一个棋手水平高低唯一重要的指示符。

换句话说,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来练棋背后的那个套路,而不是盲目去以赛代练,跟人家去多下棋那个动作。这是王东岳讲的一句话,如果你想在日常工作里边有所成绩,绝对不能到日常工作经验里面来打磨。而是一定要整顿你的思想,你才能有所成绩。那个想法是一样一样的。

我们人类是怎么掌握一个技能的呢?就是当你做一件事需要调动A神经元,需要调动F神经元,然后需要调动M神经元,你经常调动这3个神经元,最后它们三个连到一块儿了。形象性地比喻,这个技能就长到你的脑子里去了。某一个行业的高手,他就拥有长期训练之后,脑神经都发生改变了,这叫高手。

思维模型刻意练习最伟大的进行者就是芒格,芒格是巴菲特的搭档。有一次在这个宴会里边啊,芒格跟一个女士坐在一桌,那个女士问芒格,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你为什么这么成功啊?芒格最后拈出来那个词,叫理性。

理性,让他成为全世界最好的投资人。那理性里边呢他提出这样一个观念:人们过去的思维方式太狭隘了,如果你只是在你的行业的商业里边去思考,你的视野会非常狭隘。

大家想想看,大学里边我们有分科,你要么学化学,你就不会去学习计算机,学计算机你不会学习哲学。而且另外一个问题,你大学毕业之后,你通常不会花那些脑力,去学习那些东西了。

你在现实生活当中遇到了一个问题,难道这个问题像个球一样,恰好滚到你大学里学到的那个知识里边去吗?它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学的知识是人为的分类。

所以,如果你只会一个行业,只会某一个学科的话,你的思维会非常的narrow(狭窄)。所以他给出特别重要的建议,人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

他说如果你只有一个思维模型呢,你会犯一个毛病,那个毛病就叫锤子综合症。你有一个锤子,你看到什么都是钉子。所以当你有多个思维模型的时候,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来检查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了。所以他坚定地认为多元思维模型的第一法则,就是要拥有多元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来自于哪里呢?大多数人把思维模型来自于日常工作经验的总结,总结成方法论,整理成工具。芒格说这太浅了,最有用的思维模型,恰恰来自于那些你以为没有用的重要学科。

我觉得这句话呢,会把大家吓着的。我去学习物理学,学习这个化学,那么多精深的东西,我哪里去学得到呢?其实你不需要学习各个学科最先进的那一套东西,事实上大学一二年级里面讲的那些通识,那些思维模型已经是那个理论里边最重要的95%了。所以,不要害怕,其实所需要的那个程度,大概就是大学一二年级的这些大道理了。

第二,你说我需要学多少呢?第一句话很吓人,他说你大概需要掌握100个思维模型。但真正重要的呢,不会超过10个。你只要掌握不超过10个思维模型,你已经会比你周围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深一大步了。

他甚至提出,他所学习的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要学习数学。比如说数学里的复利模型。第二,物理学,临界质量模型。生物学,现代综合进化论,就是自私的基因里边那些观点。化学里边的自催化模型,有点像正反馈,自组织这种。工程学里边的冗余备份模型。心理学里边的人类误判心理学。

芒格本人对心理学了解最深,甚至自创了一门学科,就叫人类误判心理学。如果你看《穷查理宝典》,他列出大概26条这个人类误判心理学出来哈,他说他的一生就是用这26条人类误判心理学来进行投资的。

其实我特别建议各位阅读《查理·芒格的智慧》。这本书并不是很艰深,你一定可以看得懂。它每一个章节提出一个学科,及这个学科的一个思维模型。第一个章节就讲的是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然后第二章讲的是物理学,物理学提出均衡论,然后再把均衡论在经济学里,在投资里面的应用也解释给你听。第三章是生物学,讲出进化论。第四章社会学,拈出自组织这个词,特别棒。第五章心理学,提出损失延误。第六章哲学,他讲的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这一章我跟他的观点不完全一样哈。第七章文学里面他提到批判性思维。第八章的数学,他特别连出概理论。他整个这一章里面,他提出一个复杂性科学的自适应系统,他说进入就是一个复杂性的自适应系统。

张首晟有一个思想实验,说2012年来到了你需要上船,你需要把人类的知识呢,在一个信封的背后写出来。他就写了这几条。他说,哲学里的原子论,数学里的欧式几何,生物学里的自然选择,经济学里边的看不见的手,政治学里的人生而平等。你觉得很奇怪,对吧?他是一个物理学家,怎么没有提物理学啊。实际他在物理学里边,多加了几条,有三条。第一条,E=MC2,相对论。第二条,熵增定律。第三条,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这就是张守成提出来的大概7、8条,他认为这是人类的普世智慧元知识。

芒格接下来的建议,你必须把它们种到你的脑子里边去,在那之前没有人提过说要把物理学的思维,要种到我的脑子里边去,然后用毕生的时间去培养它们,帮你变成随时能够使用的本领。这就是把系统二训练成系统一。

所以,其实就是用重要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来武装我们的系统二。 换句话说,把人类2000年以来,那些元知识武装成我们的系统二,如果这样的话,想想看你该是一个多么开阔的人啊。

巴菲特对芒格有一个评价,芒格能够比任何活着的人更快、更准确地分析任何种类的交易。他能够在60秒之内,找到一个商业模式令人信服的弱点。他已经90多岁了,现在还头脑清晰。

他就像一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通过逻辑本能和直觉,决定最具前景的投资棋步,已经把逻辑内置到你的本能里面去。这个状态呢,我们很难达到。但是我希望给你提到一个境界,曾经有人把自己的思维达到过这样的一个状态,这是多美的那样一个状态啊。所以我们就秉承着这样八个字的训练,找到你的多元思维模型,然后通过刻意练习,把它练到你的脑子里边去。

回到混沌大学本身,混沌大学是关于创新思维的训练。我们并不是那个通常的、通识性的多元思维模型,混沌是关于创新的思维模型。

一年的学习,你将学习哪一些多元思维模型呢?多元思维模型有四个层次,你训练也按照这四个层次逐层地往下去。

第一个层次,把你日常的工作经验,整理为方法论,整理为工具箱,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呢?你一旦把你的工作经验整理了放到工具箱以后,你的下属就可以自动调用它了,它就不需要思考了,你看这不就是把系统二变成系统一了吗?

无论是商学院所教的管理理论,还是混沌大学所致力于挖掘的创新理论,这些事情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毕竟几十年、上百年的这些教授,在商业里边通过归纳演绎,抽象出来的这些理论和模型,比你的这个经验要宽一些,要深一些。这些东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第二个层次。

But,这个层次呢,还是有点浅。商业的理论对于我们而言,还是最近几百年,上百年的事情。商业理论下边有一些更基础的学识啊,就是来自于我们说的重要学科的重要道理了。物理学、生物学等等,这个心理学,社会学,这里边这些道理了。

到这个层次的时候,就是芒格所追寻的,也是混沌大学所要求,如果你想在混沌大学毕业,我希望你达到的那个思维的抽象层次。

那这个层次有什么要求?要求就是你必须阅读,必须阅读。我有一个底线型的要求,当你提任何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这个词的时候,一定要阅读了跟这个词有关的经典的书。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个词本来的来历,它的经典所在的地方,你就不配用这个词。

到这个层次的人,一定不要浮夸,不要炫技。当你说分形的时候,你真的懂什么叫分形。当你说熵增的时候,你真的懂什么叫热力学第二定律,请你一定要这样。所以在这个层次的时候,一定要阅读,才可能达到。

第四个层次呢,是最高级的层次,就是要找到你的第一性原理,而且要用我在非连续性里面那个方式,用公理化的方式,来推导你的第一性原理。当你说,我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什么的时候,你得推出来才叫你的第一性原理,如果你连演绎法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推出第一性原理来呢,而我们绝大多数人是用归纳法的方式,它跟第一性原理差很远很境界里,所以轻易不要提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会是我们第三门课的重点,我用一门课的时间来讲第一性原理。你能够做到把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画成你的多元思维模型,我已经为你点赞了,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这个理论之下呢,混沌大学创新学科的课程架构呢是这样,这也是我们基于非连续性这个模型,得来的一件事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你需要获得事业、人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的话呢,第二曲线是我们建议的第一个模型。第二个模型,我们指出第二曲线理论这个边界,那个Bug就是中间存在着非连续性。我无论如何也跨越不过去,跨越不过去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思维的非连续性,而不是世界的非连续性。接下来第三个模型就是解决方案,我如何跨越非连续性呢,叫第一性原理,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式的增长。

这三个思维模型,是混沌大学核心三个思维模型。所以如果你在混沌大学想毕业,或者你想称自己是混大的话,你一定要学会这三个思维模型。

那接下来的动作呢,我们拆解,什么样的第一性原理能够帮到你。我们分了两类:

第一类是创新管理,创新管理里边,我们提了6个学科,产品创新,营销创新,运营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和战略创新。这些词,你听着跟传统商学院的词是一样的,但我们所聚焦的几个词,全都是帮你跨越到中间非连续性鸿沟的那6个词,有6门选修课是关于这6个学科的。

另外更根基的来自于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的,取了三个:物理学、生物学和美学。其实除了这三个之外,如果学有所成,你有余力的话,我还建议你学一下复杂性科学,学习一下哲学,认知心理学这几个学科。

这张图,就是你一张未来在混沌大学学习的一张课程表。所以混沌那个黑话呢,一定要牢牢记住哈: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式的增长。前三门基础课,我们全都是讲这三句黑话的。

总结

整理一下我们给各位讲的内容,批判感性思维,破眼见为实。第一个思维模型和第二个思维模型,我们讲到了系统一,感性思维眼见为实的问题所在。第三个思维模型和第四个思维模型,我提供了Solution。今天我们破了一下,也立了一下。

我们整个这四个星期的课程里边会讲四个部分,已经讲过的第一部分是本体论,里边的立了一个非连续性这个世界观。第二节,我们讲了感性里边破了眼见为实。接下来第三节课,我们在理性里边破从众效应。第四节课在逻辑层面破逻辑谬误,这大概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我也留一个思考题给你,这思考题实际上全年学习的两个交付点之一。两个交付点,第一个交付点,就是找到你个人的多元思维模型。第二个交付点呢,别忘了,就是找到企业创新驱动的增长战略。那么你可以现在开始想起来了,整理一下你自己的那个思维模型是什么。或者你也可以列一下,我希望学习哪些思维模型,将来能把它列为我的多元思维模型。一年时间,我只要求这两个作业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340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6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329评论 0 32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78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83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9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93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45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93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50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67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73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56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4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73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57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09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