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里的拖延症指的是在规定时间周期的偏后时间点完成任务,周期很短,质量很高,也称慢性拖延症。
如果你是享乐主义派的拖延症,那请去撞冻豆腐,此文与你无关。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真不公平啊,很多起早贪黑第一时间完成任务的人都碌碌无为,而那些看上去懒散又没那么努力的人好像天生自带主角光环,很容易名利双收。
朋友,你确定你不是在瞎忙?
大学时,有个选修课的教授讲了一件事,提交作业的时间和作业成绩呈一种很有意思的关系——第一时间提交的成绩中等,截止到最后一分钟的成绩最差,而中旬偏后者成绩最好。
当然,教授也说了,不绝对,这只是普遍规律。
再一次,那些拖到最后一分钟的享乐拖延症可以去撞冻豆腐了。(写完文章我就去)
很久以前,听过一场公开课,讲课的是沃顿商学院的教授Adam Grant,人很可爱很幽默,特别喜欢自黑。
他说自己是一个提前症患者,正常人如果没有完成一件事,在最后时间的前几个小时会很焦虑,而他在前几个月就开始焦虑。
提前症往往自带焦虑属性,仓促行事下的产物,你们觉得质量能有多高?
于是,这位教授列了一张怎样拖延的计划,开始学习怎样拖延——这可不是在搞笑,because拖延症患者更容易成功。
02
拖延症患者更具创新性
大多数人以事情做完为目的,拖延症患者则是以事情做好为目的。
当一个任务下发,无论是学生时代的论文、作品,还是工作以后的策划案、报告、设计稿,有些人习惯马上进行,有些人则习惯适当拖延开始的时间。
于是,前者分分钟完成了任务,可大多无功无过。
而那些拖延症患者,在那段空白时段看似没有在工作,其实早已把任务根植在脑海,当他们在吃饭、逛街、看电影、看展览,任意一个点都会给他们提供新的灵感。
所以当他们开始工作时,内心已经有了经过反复推敲的雏形,有句话说,灵感来源于生活,这样的答卷,必然创新十足、手到擒来、快速高效。
正如美国知名编剧艾伦·索金说,你叫它拖延,我叫它思考。
03
拖延症患者都是反复斟酌的完美主义者
黑人历史上有个伟人叫马丁路德金,他有一篇震惊世界的演讲。而在演讲的前一天,他推翻了之前的手稿,开始重写,直到上台前的几分钟他还在台下奋笔疾书。
然而,在演讲开始几分钟后,他丢掉了稿子,说出了那句震惊世界的话:I have a dream.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是一篇从来没有完成的讲稿。当一件事情被盖上“已完成”的标签,便注定不会进步,不会更好。
大学毕业之初,在一个写作群认识了一个很谈得来的朋友,她说她的全部学生生涯只拿过一次作文满分,满分的原因,因为时间来不及,她洗了自己之前写过的作文。
拖延让我们有时间去思考、去推翻、去重建。
04
拖延症患者都有黑洞般强大的内心
十八岁那年,我在北京学画画,学艺术的都知道,艺考这件事就是满满的套路。临近考试,老师会要求我们背下来几个熟悉的构图和色调,画到烂熟,这种考试方法,百试百灵。
那天,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前夜,我打了半宿的游戏。于是刚发下考试纸,我就睡着了。等我醒来,距离交卷还有二十分钟,发现自己连颜料盒都没有打开,水桶也是空的。
那一刻我的心停跳了一拍,大脑一片空白,可是没办法,这是我心心念念的大学。
我不记得那场考试是怎么结束的,只记得直到交卷铃声响起我的手都是抖的,而那张色彩试卷,是一种我从来不敢尝试的构图和色调。几个月以后成绩公布,有史以来最高分。
我很庆幸当时的自己没有被吓住,我想是自己平日的懒散和拖延练就了一颗黑洞般强大的内心,如果你在平时也过惯了刀尖上舔血的日子,就会明白人的承压潜能是无限的。
另一个朋友有和马丁类似的经历,参加一个设计比赛,在截稿前两天删改了几乎所有的内容,结果,国家级银奖。
换了是你,你敢吗?
她和我一样,从小到大自带“运气好”这个标签。然而,风水轮流转,这世上从来没有人运气一直好,我们只是在平日的拖延中养成了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的能力。
并且,拖延出来的产物会让人信心不足,从而做好最坏的打算。而第一时间完成任务的提前症患者则会自恃过高,倘若结果不如人意,很容易心里崩溃。
于是,这些人在拖延之中,练就了一身刀枪不入的铁骨 —— 随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还有什么经受不住。
与其说这篇文章在写拖延,不如说,我们聊的其实是高效。
没有人一味地拖延能够成功,只能说,不同的习惯造就不同的道路,而每条道路都能通到我们心中的罗马城。
怎么说呢,还是可以适当地改变思路。
我是焦糖猫,听说文艺青年和励志婊都喜欢我。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