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产品是很难分析的,因为社交并不是一件客观的事情,尤其是陌生人社交,充满了感性因素,主观性极强,因此在某些人看起来设计的很垃圾的社交软件可能却是另一群人最爱用的社交产品。
我始终认为社交和社区产品的分析方式与大多产品都不相同,其核心在于人的社交本质,因此我们也能看到在社交和社区产品里,功能再强也不如氛围好使。许多团队哪怕是大厂的产品团队都有折戟在带有社交性质的产品上,大多数情况都是对于最抽象的社交本质和产品价值观没能捋顺。为此我参考了许多App:
微信,Soul,Soda,Join,Snapchat,Instagram,Spot,即刻,小红书,积目,一罐,脉脉,Linkedin,陌陌,探探,多闪,POP,人人网,Space FM,Walkie-Talkie,same,豆瓣
在这篇文章里我会提到:
- 社交产品和UGC社区的特点
- 熟人社交vs陌生人社交
- 从微信和不同规模微信群的互动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 我为什么认为多闪不是一款好的社交产品
- 从一罐、Soul和Join来看陌生人社交的心理动机
- 通过脉脉、Instagram、人人网、Soda、小红书和即刻来分析UGC社区做社交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社交 vs 社区
- 社交产品讲的是从发现关系到沉淀关系链的过程,看的是对用户的社交属性、社交需求、社交目的、社交关系的理解,于是设计或分析此类产品最核心的就是个人的社交属性、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你要服务于哪种社交关系 这三件事。
- 社区产品通常是以内容为主导的(内容泛指一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内容),内容植根于标签,满足用户对于高质量内容的消费需求。对于UGC社区而言,则是进一步激励并满足用户“记录-分享-表达-共鸣”的多方面需求。
对于偏内容的社区而言或许用户更在意内容的质量和个人偏好,但对于偏重人而非内容的UGC社区和社交产品而言,都极其在意共鸣感,讲求的是ta懂我。人们使用社交或UGC社区产品需要的就是这种共鸣。身边有朋友陪伴或许不寂寞,但没有人和自己享有相同兴趣的话终究会孤独,例如你喜欢打守望先锋可你身边几乎全是打LOL的,你喜欢古典乐可身边朋友几乎都没这爱好。人们对于小圈子以外的世界总是有所向往,说白了只是希望看看那些跟自己更相似的人。
因此对于一些UGC社区而言,1v1的沉淀关系链并不是必须的,因为这些产品的目标用户并不是把社交需求定位在认识某人上,而是要寻求共鸣,寻求更多的相似者。例如一罐、即刻、脉脉、soda等,并不追求沉淀关系链,也就无需拘泥于社交产品的桎梏,反而可以依靠聚合同类用户,创造良好的UGC氛围,使得用户总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找到合适的社交关系,使得产品不会因为用户关系转移到微信而衰落。
熟人vs陌生人社交
Snapchat,Spot,微信
熟人社交的场景下,用户的社交属性很明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朋友们都知根知底,我在社交中寻求什么:自然是盆友一生一起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明确:熟人、好友、close friends,因此熟人社交产品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这样的关系。
Snapchat是标准的熟人社交,而且是close friends之间的社交,因为使用者对它的印象是可以肆意发送一些silly things,在国内是我们称为黑历史的东西。。。加上阅后即焚、贴图、滤镜、小视频等强互动性的设计,使得Snapchat的用户在它鼎盛时期有着非常明确的社交属性,而Snapchat当年开发的功能也大多是服务于这种亲密无间又经常一起犯傻的关系的。
Spot是我最近了解到的一款国内的熟人社交产品,非常具有代表性。
我觉得真正的熟人0压力的社交产品并不是Snapchat的抄袭者们,而是这款,这是真正理解close friends间社交的。正常的聊天+crazy talk+魔性的语音和表情+肆无忌惮的发一些silly things+一群损友瞎逼逼,配合上强有力的特色互动,这是真朋友间特有的交流场景。
Spot的用户增长能够做到什么地步我不知道,它之后的产品设计是否会更好也说不准,但是我认为Spot对于好友间互动场景的理解和在服务于close friends这种关系时所做的设计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再来看我们最熟悉的微信。首先,微信并不是一款熟人社交产品,它的用户关系网应该是所有社交产品中最杂的,门口小摊卖煎饺的大叔、七大姑八大姨、好友及ta的朋友们 、ex和ta的亲友团们、工作上认识的同事+友商、以及很多不知道从哪加来的聊过那么一两回的“好友”。最开始的微信是熟人社交,而现在仅仅是因为我们日常仅跟自己的close friends联系就将其他人忽略才依旧把微信定位为了熟人社交。
微信中人与人的关系多样,用户的社交属性各不相同,可微信并没有足够强的产品设计来服务于这些不同的关系,这也就带来了社交压力,无论是在朋友圈还是看一看。“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功能官方说是为减轻社交压力,但实际也剥夺了用户向他人展示自己社交属性的机会,提升了新朋友了解自己的成本,甚至连老朋友都挡在门外。作为社交产品而言,这其实弊端多多,因此我分析的时候最为佩服的还是微信在社交+订阅号+小程序+支付体系上的构建,是这个多维度的产品体系确保了颠覆微信的不会是另一个微信。
相较于其他陌生人社交产品来说,微信在发现一段新的关系上只能依靠群-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以及好友推荐的名片,在多层次的社交需求中给予用户的搜寻成本太高,众所周知这也就是其他社交产品起家的契机,只是他们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当用户在本产品上将一段社交关系沉淀的还不错的时候,就会将此关系链转向ta心目中更符合熟人/好友社交的微信,这是产品定位问题,也是APP打开频率的问题。
但是,我这里想重点一提的是微信群和社交氛围这两件事。
微信群
微信群算是微信里唯一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比较泾渭分明的产品设计。
- 熟人社交方面:刚刚提到的微信中用户关系网复杂也就带来了大众提及的朋友圈社交压力,几乎没有一则内容能够真正畅所欲言的表达自我并且适用于用户手中的所有关系。但基友/闺蜜建立的微信群是目前能实现0压力社交的比较有效的方式,无法在朋友圈畅所欲言的内容都可以在微信群里随便发,或许这是难得比较真实表达自我的场所。但弊端也比较明显,一是没有哪个微信群能够完美包含自己的全部close friends,并不像小型的朋友圈一样可以让自己的close friends都能看到自己想分享的动态;二是微信群更多承载的是多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抛出的是话题,看重互动的氛围,依旧是以沉淀好友关系为目的,但用户在朋友圈发布UGC内容还有着“记录-分享-表达”以及树立个人社交属性的目的。
- 陌生人社交方面:大多都是垂直社群,参与者大多是因为某些标签或某种话题聚集起来的,以校友、行业、兴趣等为主。内容分散且质量相对社区较低,即时性较强,侧重于互动,偏向于内容话题的讨论。以社交为导向的社群则是因UGC内容而发现人,从而为建立社交关系提供话题引子,这是从这类社群建立陌生好友关系的主要途径。因此一个好的社群应是氛围活跃,互动频率高的,并且能够激励浏览用户主动参与发言的,而那些比较沉默的群则形同虚设。
因此可以看到,熟人微信群和陌生人微信群的产品逻辑实则大不相同。
熟人在意关系,内容为关系服务;话题社群则是以内容为重,首先在意的是这些高互动性的UGC内容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所寻求的共鸣感,又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他的表达和分享欲,其次才是是否有哪个用户值得沉淀一下1v1的社交关系,期望转化为好友。
以社交为导向的社群大多人数不会太多,例如Join的闪聊;而大型的(比如100人+)微信群通常着眼于内容。
由此便可以再思考社交氛围的问题。产品要服务于哪种社交关系决定了与之相呼应的用户社交属性和关系链是哪种。所谓社交属性就是用户是个怎样的人,在社交中寻求什么。没有与产品氛围相符合的情感和需求就很难成为这个产品的忠实用户,这和产品的运营或增长手段无关。例如你很难让一个不想撩妹撩汉的人去使用陌陌或探探,一个心理并不孤独的人也很难是soul的常客。
从多闪 | soul,一罐,Join得到的启示
社交产品要找准自己要服务的社交关系,理清相应的用户特征,挖掘其社交关系链的核心要素。
多闪服务于的社交关系并没有太明确的特征,所谓年轻人社交虽然听起来很酷,但实际上很虚,年轻人使用的社交产品很多,但活跃度终归还是微信最高。“无压力记录分享生活”是个痛点也是刚需,微信朋友圈曾经是这样的地方,人人网其实也曾是这样的地方,但人人网不是因为分享上有压力才衰落的,而是因为社交关系网都迁移走了,找不到“共鸣感”和没有足量的回应,用户就没有足够的社交分享动力。仅仅无压力是不够的,快手的记录和分享也无压力,微信的时刻视频和之前的小视频创作成本都不高,但在社交分享方面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短视频是社交的一种形式,但如果没有和其他家差异化的社交关系链,那么为了用短视频去做社交其实就和为了整口儿醋去买二斤螃蟹一样,划不来的。
相对而言,你可以在陌陌、一罐、soul、soda、脉脉这些产品中找到它们各自服务的社交关系、吸引的用户属性等。也能从这些产品中看到,想要突破微信的壁垒,靠的不是相同社交关系下的不同功能,一是要寻求不同的社交关系、找寻用户共有且长久存在的社交需求;二是有一个良好的社交氛围,使得用户总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找到合适的社交关系,使得产品不会因为用户关系转移到微信而衰落。只要一款产品的氛围是好的,并且用户持续有着相应的社交需求,那么通过持续提供给用户符合其需求的社交推荐,就依然可以维系好用户的活跃度。
Soul&Join
社交产品便是从发现一段关系到建立和沉淀关系链的过程。恋爱并不是社交产品所针对的唯一情感需求,社交的本质是沉淀一段关系,而这种沉淀的心理动机是去寻求陪伴、寻找共鸣。
话题广场和多人聊天室是个好东西,对于走心不走肾的陌生人社交而言,寻求共鸣通常是最能找到心灵慰藉的途径。因为当用户不知道谁最能理解自己的时候,去一个和自己共性比较高的社区总能够更大概率的体会到共鸣感。因此,让用户更多参与到话题广场中进行轻社交,从其他用户的动态和评论中找寻感兴趣的人,更重要的是在用户感兴趣的话题标签和聊天中强化用户好友的曝光度。对同一话题的群体讨论更有利于用户间的互动,减少了心理负担,话题也并不完全由自己推动,而这也能为用户和已经建立了好友关系但破冰尚有难度的关系链创造话题基调和共鸣点,从群体中发现个体与自己的共性。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交产品里面做一个UGC社区或者社群和以内容为主的UGC社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交产品的一切内容都是以关系为核心的。用户发布的内容表达的是个人的社交属性,曝光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关系,因此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广场,还需要一个由内容转化为关系的方式或者路径。
Soul是通过用户的三观和兴趣检测来帮用户建立标签以及匹配合拍度高的人,并且在关系链沉淀方面的设计有更多独到之处,比如系统自动匹配、破冰活动、通过用户间的持续互动来填满“SOUL”这个logo的激励机制等。同时,Soul的广场也是用户很好的“记录-分享-表达”的场所,在这里用户是半匿名的,广场的动态页中只显示自己所在的星球(Soul中对用户性格标签的某种划分),通过发布者的头像进入其个人主页才知道是谁,对于发布者来说既可以降低发布内容时的心理负担,又能够满足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需求;同时对于一个陌生人社区而言,这种设计方式能够让用户在广场中专注于内容,只有因UGC内容对某位用户产生好奇的才会由此开启社交关系。
Join帮助用户发现潜在关系链是通过每天早晚各12个用户推荐(满足某些条件的话是24个推荐)+话题广场+闪聊,用探探的交互形式配上较高门槛的社交内容来帮用户搜寻自己感兴趣的灵魂。相比Soul而言,join这款产品在社交上需要先填写很多关于自己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个问题让想认识你的人来答,以此来树立个人社交属性,因此如果是为了约炮来的join那不得不说这个沟通成本太高了些,并没有陌陌和探探来的方便,相应的也使join在“发现一段新关系”时用户能够了解到的信息更多。join在用户信息页着重展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用户的喜好,过往的经历,未来的规划,内心的痛点,和最近的动态等等。仅从信息设计而言,这些内容都能够为用户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能够为社交关系沉淀(也就是1v1私聊)提供话题。而即便没有落到加好友这一步,仅仅是这些信息展示也能够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和窥私欲。而闪聊这一功能就如刚才所说,可以就某一话题让少量用户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互动,但我认为Join应当在话题广场和闪聊页多引导用户看到已建立好友关系但尚处于破冰阶段的用户的动态,以话题找到共鸣点,进而开展1v1的交流,沉淀关系。
通常陌生人社交之间,“发现一段新关系”是比较好做的,建立-沉淀关系链这个过程是艰难的。陌陌和探探的产品定位和社交氛围使得用户的目的性很强,而基于三观、兴趣、寻求共鸣类的陌生人社交则较难推进。
因此,如何能够帮助用户与社交对象之间快速建立基调,找到共鸣点,开展话题,推进关系,应当是此类陌生人社交产品的要点,也就是建立-沉淀关系链上的产品设计。
私聊说白了就一个问题:聊啥!没有目的性就意味着没有沟通的动力。在UGC社区的评论区好聊,因为有内容/话题/观点作为基础;在小型社群好聊,因为有多人一起推动。即便是微信中的熟人社交都需要朋友圈+订阅号内容+时刻视频来提供社交话题,进而沉淀关系链,陌生人社交更应思考这一问题。
一罐
我很赞同一罐创始人纯银的这句话:
“作为社交产品,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价值观。不是精妙的设计,不是高深的技术,而是它背后特别能打动人的价值观。”
一罐当前的slogan是“在没人认识我的地方,你才能真正认识我”,它主打的就是作为用户的树洞,满足用户的陪伴和倾诉欲,产品中只有用情绪划分的频道/主题,让失恋的人互相安抚,烦恼的人们分享烦恼,一切都以“记录-分享-表达”为基础,聚合能产生共情的用户。一罐还设计了绝对的匿名机制:用户没有头像、主页,也不能进行关注、搜索和转发。完全不可追踪的产品形式让用户没有塑造人设的负担,减少了社交中的心理压力。这或许是所有社交产品中做的最为纯粹的,完全以情绪为基础,以寻找陪伴寻求共鸣为社交目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萍水相逢,不必知道对方是谁,也不必一直聊下去,但求能理解对方的情感,并且愿意交谈。
这种没有人设的短暂而温暖的社交氛围使得用户总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与微信和脉脉这种强人设的社交产品相比有其独有的优势。相应的其劣势也很明显,没有人设也就没有用户标签,不能像Soul、Join和soda那样进行社交关系的引导,而树洞则是just in time的情感宣泄,社交氛围和用户活跃度对于此产品是至关重要,说白了就是我逼逼完了需要有回应,不然要是自说自话岂不是显得孤独患者更加孤独。
UGC社区
社交的用户关系是点对点的,互动时偏重于自己希望与其建立怎样的关系;
UGC社区是点对面的,以内容为主体,这类社区对用户的吸引力在于内容的质量,显性内容和社区氛围都仰仗于社区怎样聚合了一批拥有相似属性的用户,即便是用户间的互动也是偏向于其所表达的内容。
UGC社区+社交的难点
一个UGC社区如果只想做内容社区的话是相对容易一些的,基本就是我这篇《关于内容型产品的一些思考》里提过的内容生产者、分发渠道、内容消费者三方面。
但当UGC社区积累了一定量的内容和用户,突然想做社交的时候,这难度就高了很多。
通常来说,用户进入一个UGC社区是为了消费高质量内容,氛围和激励手段较好的社区可能能够进一步让用户满足表达欲,进而找到共鸣感和满足感,但这一切都与社交无关,因为用户从始至终都没有寻求一段关系。
如果要做社交的话,不可避免的要回答我之前提过的那几个问题:用户在UGC社区的社交属性是怎样的?其他用户是否能知道这是个怎样的人,又是否知道他在社交中寻求什么?这个UGC社区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而这个UGC社区又希望服务于哪种关系?
我想举几个例子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有些UGC社区做的了社交,而有些就不行。
脉脉
脉脉在用户使用上来说应该是以内容消费和UGC社区中的互动为主的,但其定位是职场社交APP,并且社交与UGC内容社区间并不冲突,反而相得益彰。在我看来,一是因为脉脉始终是以关系为核心的,围绕一度人脉、二度人脉,校友关系,同事关系等等来帮助用户发现-建立社交关系链;二是作为一款职场社交+内容的产品,用户的目的性是比较明确的,用户的个人标签也较为完善,在展示内容的时候,脉脉把关系也进行曝光,用户间建立关系和开展话题也都有所依托。换言之,除了UGC内容之外,用户的社交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脉脉这款产品主要服务于哪种关系都十分明确。
人人网,Soda,小红书,即刻
这几类都与脉脉这种内容和用户属性均有明确定位的产品不同,人人、Soda、小红书和即刻中的UGC内容都非常多元化,内容上有着不同主题,不同主题或话题聚合了有着相应喜好的用户。
- 对于UGC社区而言,用户关注的是内容,因此只要内容是相关的、高质量的,那就是有益的,而用户间的互动也多基于这些内容,并且这些评论区的互动内容往往也具有极高价值。从这种角度来说,内容创作者对于用户而言是内容的订阅源,看重的是其内容,所以“关注某位用户”其实类似“订阅一个优质短视频内容源”,至于ta的情绪三观性格怎样都是无关的。平台侧重的是内容分发能力,来迎合用户喜好,帮用户在内容的海洋里降噪减负。
- 对于用户而言,往往一个用户会有多元化的喜好,因此如果以用户的个人主页来看,其内容是丰富和杂乱的。那么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你是希望用户关注他感兴趣的内容,还是这些兴趣丰富的人。
以社区而言,如果定位于聚集兴趣相投的朋友,那么与个人兴趣无关的便是噪音;但以社交而言,如果产品服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能够欣赏对方的独特和趣味的,那么与自己兴趣无关的内容也只是在丰富自己对于对方的了解。
人人网衰败的太早了,现在只能略微一提。人人网的UGC内容也十分杂乱,用户基本上可以发任何自己想表达或分享的内容,参考美国人对于Facebook的印象:Informed and Connected,人人网也是提供了一个既关注内容也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交网络。
- 不同于一般UGC社区的是,人人网的定位是“联络你和你周围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动态”,因此它本质上还是围绕着人的,用户的个人主页用时间线的方式展示用户的动态,有利于展示用户的社交属性,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校友或朋友的朋友,但人人网当年并没有很好的服务于这一关系链,没有帮助用户将关系通过社交方式沉淀下来的手段;
- UGC社区中的内容也过于繁杂,充斥着用户不感兴趣的大量内容,当然受限于当年的技术手段,这个就暂且不说;
- 用户虽然可以展示自己的社交属性,但是就和通过朋友圈了解一个人一样,内容丰富但繁杂琐碎,用户了解一个人的成本较高,并不如Soul的三观合拍和Join的问答模式来的直接。
Soda虽然在用户增长方面或许还需努力,但它在UGC社区+社交方面的产品设计我认为非常值得思考。Soda主打的是高品质兴趣社交,针对的是用户兴趣小众、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痛点。它对个人主页的设计非常有利于表达用户是个怎样的人,而UGC社区的设计既有利于用户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会基于自己发布的内容被系统推荐很多跟自己有共同喜好的其他用户。
Soda算是比较偏向通过UGC社区和讨论组中的内容来进行评论互动,进而开展私聊的,并不像Soul和Join那样明确地引导用户建立并沉淀社交关系。
我认为在产品逻辑上Soda是比较符合UGC社区+社交的。
- 从UGC社区来说,它的内容生产者、分发渠道、内容消费者都有所兼顾,能够在社区和讨论组中帮助用户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满足“记录-分享-表达-共鸣”的诉求;
- 同时,Soda也有着社交基因,用户在个人主页中展现了个人的社交属性,并且在信息结构和UI上很好的平衡了多元兴趣的丰富度和散乱感,产品的社交氛围也很明确(就算兴趣小众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UGC社区中也兼顾了人和内容这两样,并没有将内容生产者塑造为内容源,而是提供了由“关于自己的x个问题、主题以及主题下依照喜好程度排序的内容”共同构成的个性化资料。于是在社区中,每一则内容背后都有着一个关于该用户的个性化主题,而主题之后还有着关于这个用户更丰富的资料,这也便提供了从内容到关系的转化依据。
小红书和即刻从UGC社区发力社交版块则要艰难的多。
小红书是UGC社区+电商,其定位用官方的话来说最形象:
我们把小红书比喻成一座美好、真实、多元的虚拟城市,用户是我们的居民,笔记是城市里的风景,那么小红书人就是这座城市的设计师。
从海淘和美妆的定位中跳脱出来后,也有不少男生开始关注小红书。小红书鼓励用户去分享和标记自己的生活,在满足“记录-分享-表达”方面成效显著,积累了大量优质内容,也使得平台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元,而“标记”功能使得内容植根于标签,配上平台的分发能力,使得用户能够相对精准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不过,共鸣感在小红书上是否能得到满足我还不能确定,至少我是没有的。以我对小红书的使用体验来说,它的产品氛围是偏重于内容社区的,虽然用户可能发布过很多优质内容,但大多是在记录美好生活,而非表达真实自我,社交属性并不明确,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是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间的关系,因此开展社交有些难。之所以提小红书是因为前些日子看到了小红书的匿名聊天室功能:
聊天室有主题,以地区、星座或爱好等维度来聚合6名用户,时长5分钟,结束时可以选择续5分钟,结束时聊得不错可以选择公开自己的身份,系统会引导用户关注对方。单以匿名聊天而言,6人有主题的群聊就和Join的闪聊一样,比较利于互相推动群组的讨论氛围,而且对于想发言却没有话题的,系统还会推荐话题,整个聊天室的进行时间也不长,说起来这在社交领域的破冰设计上是十分不错的。
但是,如果小红书希望用户不仅关注城市里的风景(笔记),还关注城市里的其他居民(用户)的话,就要像Soda一样,让和自己有关的风景(笔记)成为个人属性的一部分,让人成为核心而不只是内容记录者。
「即刻」用官方描述来说:
即刻是一个聚集年轻人的同好社区。这里有数十万个兴趣圈子,从摄影到追星再到只有你喜欢的冷门兴趣。
即刻虽然内容上也丰富并且主题零散,但是社交性比小红书确实强一些,它比较还原用户的线下心理,让一个个兴趣圈子的人聚合在一起,发布/分享内容,发表想法。虽然我很不舍以前的细碎话题订阅的功能,和那个“当将来发生了xxx事件时,第一时间告诉我”的设定,但是也不得不佩服即刻将原先的内容订阅转变为现在的兴趣社区的强大能力。
以我个人的使用而言,我对我的兴趣圈子和热门圈子里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因此我多是停留在首页,虽然也会因为某些人发布的内容不错而关注他们,但是却较少浏览“动态”页。
过年时即刻试水过一些社交功能,但如果想要彻底切入社交在目前阶段则会有一些问题:
- 兴趣圈子做的很好,兴趣领域切分的很细,有利于聚合相应兴趣下的用户以及相应的内容,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关注的依旧是内容,优秀的发布者就是优秀的订阅源,但对发布者本人却缺乏了解的兴趣。
- 用户在即刻上并没有明确的社交属性,浏览者只能从“个人动态”中看到用户在各个主题下发布过的内容,于是又会面临那个问题:你关注的是这个优质内容源,还是这个兴趣丰富的人。如果是作为优质内容源的话,可能只有某某话题的优质回答者的内容才相对聚焦于某一领域,而大多人的动态都是内容零散的,对用户而言也就是大量的信息噪音;如果是关注这个人的话,用户能够了解到的关于ta本人的信息很少,也并没有对关系做出引导。
但即刻比小红书做社交可能相对容易一些。社区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按兴趣聚合的,每一个圈子内的用户都享有同样明确的兴趣主题。因此,如果即刻想要真正的在UGC社区中完善社交功能,我推测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 丰富个人的社交属性,能够向其他用户展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方面需要将动态页进行一些调整,使其内容可以不拘泥于时间线,而是以兴趣主题为核心,兴趣主题围绕着用户,就像Soda的个人主页所表达的理念一样。另一方面,即刻个人主页的档案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在这里也可以更多的让用户展现个人的社交属性和社交诉求。
- 社交的连接点在于关系,关系要平等。UGC社区中建立社交关系就需要让用户不把其他用户看做内容源(因为订阅关系或多或少有粉丝关系的成分),而是看到一段值得发展建立的社交关系。这就需要曝光用户的社交属性,展示用户之间的关系(“你们有xx个共同兴趣”“你们都是xx行业的”“你们都喜欢xxx”“你们都向往怎样怎样的生活”)
- 明确社交目的。如果仅仅是出于兴趣的话,社区的内容质量和氛围对于用户而言或许更有吸引力,仅仅是社区里结识的同好可能并没有足够的粘性让用户保持联系(也就是沉淀和维护关系),如果这样的话在UGC社区中做社交未免有些多余。无目的的沟通是很难推进的,所以陌陌探探甚至脉脉在社交关系沉淀上都相对容易一些。陌生人社交最理想的情况是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缺这么一个朋友,我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朋友,并且对方也有同感。
- 如果用户不关心对方的情绪三观性格等个人属性,只关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么社交八成做不起来。
即刻已经有了“我关注的兴趣圈+推荐给我的兴趣圈+我关注的用户的动态”这三个主要板块,再加上“附近的人的动态”和“探索”(一个我至今没看出来有啥用的版块)。即刻的定位虽然是找到自己人,但从即刻产品结构上来看,这个“自己人”实际是一个圈子,或者说是一类人,1v1的社交性价比恐怕并不高。
我还是比较推荐闪聊或者Soda的讨论组这两种形式,用户最需要的是共鸣感,其次是内容方面的表达与互动,因此话题讨论能够让用户发现更多他感兴趣的话题,聊天室能够让用户更丰富的进行表达和互动,而1v1的私聊则是私密的沉淀关系的形式,对于以内容为重点的兴趣社区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紧要。
Instagram虽然常被用于关注名人和网红的动态,以及一些欣赏一些精美的图片,但它是国外用户比较常用的社交软件之一。虽然以UGC社区起家,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以内容为主的,但是被Facebook收编后,依托Facebook的好友关系+Instagram在图片社区的特色,使得用户在Instagram上不仅可以关注名人和网红,还添加了大量的好友关系,并且还将Snapchat的story功能抄了过来,丰富了好友关系下的内容形式。因此,Instagram从UGC社区拓展到社交产品的主要助力就是好友关系的导入,使得Instagram上关注的用户不仅是优质内容源,也有了许多和自己有关系的人。
关于Instagram还有一点值得一提。Instagram 产品总监Robby Stein 说:
当你在社交网络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你开始不那么认识他们。这显然会改变你分享的内容,而且使得你和亲密朋友建立更深一层的关系变得困难。
因此Instagram推出了Close friend list这个功能,使用户可以添加close friend进入这个list,从而将真实的story只发给这个list内的好友,便能够无社交压力地表达,树立自己的社交属性,表达自己的社交诉求,同时也产生自己真正在意的互动交流。这个功能认识到社交产品内用户之间的关系多样,并且进行了挖掘和区分,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差异化的关系,作为一款用户成分复杂的社交产品而言,这样的迭代思路是用户所乐见的。
本文不敢说观点正确与否,只是我以这样一种逻辑基于手中的信息对这些社交和社区产品做了分析,确实也符合我所思考到的所有方面,逻辑上也算顺畅,但想必依旧会有所遗漏,希望有更多业界高手能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