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2、译文
傅佩荣注解
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从来不曾吃饱过。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
在古代,丧事的礼仪非常复杂而繁琐。一个人从过世到入土为安,需要经过五十几道手续,一般百姓根本无法明白其中的细节,所以需要专业人士。
我们知道,孔子曾以“助丧”为职业,也就是帮别人办丧事,这在当时属于高难度的正当职业。一个月,他大概会为人办三四次丧事,其间自然要在丧家吃饭。但是孔子非常真诚,在丧礼气氛的感染下,别人的悲伤他也感同身受,自然没有胃口,所以每次都是简单吃一点就不吃了。
久而久之,学生们也观察到这种情形。由此可见,孔子也是平常人,只是比我们更能保有原本的真诚的心意。他也常提醒自己“丧事不敢不勉”,如果朋友过世而无人料理其后事,孔子就说:“于我殡”
哭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有感而发或触景生情,都可能使人落泪。孔子的学生记下这句话,表示孔子一定不怕别人知道自己哭。
学生另外发现,老师只要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由此可知,孔子能感受到别人的痛苦,这是感情丰富的表现。
3、学习心得
这两天看了一本小说讲一痴傻儿正常后显示的不凡,因为大脑简单,单纯,她总是说真话,而她的真话却被世人误以为是假话,现实中,大部分人还是希望真诚,只是这种真诚总是被人误解,怀疑、久而久之,真诚就被掩盖,孔子是性情中人,感动着他人,也被他人感染,这样的真诚,放在当下也是人人渴求的。
孔子曾以“助丧”为职业,又对孔子有了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