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静品一本书的心境了。正值国庆时间,可以静坐于窗前,沐浴着秋日的阳光、品一杯花茶,徜徉于书的世界,与古今中外的名家进行心灵的沟通。
刚刚上班外出培训时一位教授推荐书目中有一册是《窗边的小豆豆》,一直想阅读此书,手机上电子书下了删、删了下,却一直没有读。我个人觉得电子书永远比不得纸质书籍,纸质书中弥漫的书香气可以安抚人躁动不安的心,纸质的厚重感让人有一种安全感、踏实劲。而电子书不论内容多么精彩都会让我越看越浮躁。这也是《窗边的小豆豆》为何搁此至今的原因。
前几天在姑姑家陪弟弟写作业,看到书架上陈列着《窗边的小豆豆》,抽出来略略一翻,我的视线再也离不开了,心沉浸于久远的童年和独特的巴学园。活泼可爱、淘气、充满好奇心的小豆豆不就是我们童年的影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不就是一颗颗智慧的种子?而那些传统、世俗的学校却将小豆豆开除了,我矫情的眼泪落在纸面,水花四溅,阳光下晶莹剔透。幸亏小豆豆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几经寻觅为她找到了一个智慧的乐园——巴学园。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学校,以废弃的电车为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固定的课表、没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看似自由散漫的学校却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而且这些观念都已经深深地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从不乱涂乱画,因为每星期两次的音乐课,大家都会尽情地涂啊写啊,已经足够地享受了涂写的乐趣。在巴学园,即使放学之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一所让所有孩子神往的学校。小豆豆幸运地在那度过了她的童年。可惜的是,在美国的轰炸机下,巴学园消失了,我的眼泪刷拉拉的流着。开始我不相信我能被这样情节打动,甚至流泪,当我再次回顾小豆豆的童年时我明白了。我明白我为何在小豆豆失学时流泪,我在为自己遗失一个快乐的童年而落泪,我在为一种扼杀孩子天性的教育而落泪。我为何在巴学园毁灭时痛哭,因为我找不到一个可以孕育人才的摇篮了。同时我也明白教授为何强烈推荐此书给刚刚任职的我们,他让我们不要在教育的道路上扼杀一颗智慧的种子。我以那些开除小豆豆的学校为诫,警醒自己要保护那些稚嫩的、未经风雨磨洗的小种子。俗话说“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以小林校长为榜样,时刻告诫自己要耐心倾听学生不要以成人的清规戒律束缚他们。
最近我一直思考着如何才能创建一个巴学园式的殿堂?如何能将小林校长这种开放、宽松的教育教学理念(如“巴学园”的午餐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不仅让学生有了丰富的营养搭配而且让他们在生活中认识物种、感受知识)应用到我的教育教学中?很多人会说这样的学校不存在、这样的理念行不通,但我也不灰心,因为我做着世上最高贵的运动——思考。
其实育人如品书,需要静谧、舒适的环境,需要用心的品味。阳光灿烂的早晨或落日西沉的黄昏,择一静谧的环境,与学生共坐如茵的草地,一起读书或谈论我们读书的乐趣,谈古论今、畅想未来。谁说阅读不是一种身心的享受、一种品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