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可以是一个时代的镜子,透过文字,我们得以一窥往日的浮光掠影。但是,这些镜子有时会变形、会破碎、会反光、会锈蚀,所以,经常需要书籍之间的互相印证,需要读者自己去反思、修正。对旧时光的还原,既有赖于作者写作的观念与技巧,也有赖于我们自己的眼光与理解。
读书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变换口味,即便是对同一本书,也会品读出不同的滋味。原来读得津津有味的书,现在翻起来已经味同嚼蜡;原来拿起来不知从何处下口的书,现在捧起来却爱不释手。
读书是一个非常自我的行为,别人的口味不一定就适合自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一本书的理解和好恶,都带着自己生活的印记。一个人的阅历、学识、心胸和头脑,决定了他对一本书的印象和评价。
有些书虽然盛极一时,但很快就悄无声息,再无人提起;有些书虽然一直遭到冷遇,却为作者迎来死后的声名;有的书一经出版,就使作者横遭祸患。只有少数的书能称得上经典、流芳百世,那应该是些超越时代、超越阶级、超越善恶,透彻揭示人性的书籍,只有它们才会在幽暗的时光隧道里,散发出永恒的光芒。
书中的时代背景、人物、情节、结构、形式等等,都只是作者使用的道具,道具也许会破旧、过时,但人性的微光将始终透过这些道具,向不同时代的读者传递着讯息。
木心说,艺术是不会进化的,我想人性也同样不会有变化。现代人和古代人的人性是相通的,唯其如此,我们才会为千百年前的文字所感动。文字、表达方式会发生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文字所揭示出来的悲欢离合和心海波澜,沧海桑田后依旧能被我们所理解。
正是由于所谓的惺惺相惜,我们才能体会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少女的怀春——“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也能体会到屈原离骚的忧愤。——“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太阳底下无新事。
读好书,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经历不同的人生。读有的书,我们仿佛是在爬山,要用耐力,要花功夫,可是一旦登上山顶,就会豁然开朗;读有的书,我们仿佛是在海边散步,光着脚丫,踩着柔软的细沙,海浪拍打着脚背,感觉是种美好的享受;有的书让我们大汗淋漓,有的书让我们如沐春风,有的书让我们泪流满面,有的书让我们拍案惊奇。
而我们现在读书功利性太强,不仅导致各种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大行其道,而且也更倾向于娱乐性,像百无聊赖时玩的那些无脑小游戏,仅仅只是在消磨时间。而文艺性书籍,却乏人问津,很多作者不得不自己想尽办法进行推销。
书籍(这里主要指的是文艺性书籍)究竟有什么用处,它能使我们变得更好,能使我们生活幸福吗?木心的观点是,艺术从其自身来讲,只对艺术家有好处,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好。至于读者的好与坏,只能靠读者自己,书籍不是药,起不到教化作用。
木心说,人类要想自救,只有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求知、好奇、审美是必要的态度。艺术和人类本没有关系,但人类如果要好,则与艺术可以有关系。个别人,极少数人,要想自救、自尊,他如果爱艺术,艺术就会超升他,给他快乐和幸福。
这也是好的书籍和人的关系,只有读者的自觉,才能从好的书籍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