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养育孩子是要把孩子养成一棵树,还是养成一棵盆栽?
盆栽是按照父母想要他们长成的样子生长,该长的地方长,该短的地方短,不符合目标的枝叶就剪去。
而一棵树则是自由生长,可能长成一个歪脖子树,也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管怎样,总是比盆栽更高大,更自由,抗挫力更强,不会被局限长在小盆里、活在造型中。
一棵盆栽和一棵树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会自己解决问题”。
盆栽孩子遇到问题,不用自己考虑该怎么做,只要按照父母告诉的方法做就好了。一棵树孩子则必须自己应对遇到的各种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父母给到他的只是一粒种子、一个习惯。
-1-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学会ICPS,原意是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简单解释就是I Can Problem Solve,即“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本书的作者莫娜·舒尔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她的这本书获得了美国“家长的选择”图书奖,而她关于ICPS的开创性研究为她赢得了四项美国国家大奖。
这本书告诉我们ICPS——我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分别是识别问题、体会感受、更多方法、考虑后果。我总结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的一棵树方法。
-2-
举个我们经常碰到的例子,以前孩子在幼儿园抢了别人的玩具,我的教育方法就是盆栽的方法,直接告诉孩子方法,“不准抢别人东西,要还给人家”。那
么一棵树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要找到树干,也就是辨识问题、了解信息。
我们要先问:“宝宝,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啊?”
宝宝说:“因为他玩了很长时间了,轮到我玩了。”
所以父母们遇到问题不要仓促下结论,要搞清楚事情的细枝末节,定位到具体的问题。
其次延伸树根,让孩子体会自己与他人的感受。
继续问:“宝宝,如果你那样抢别人的玩具,他有什么感受?”
宝宝说:“他会生气。”
“如果他不给你,你又是什么感受呢?”
“我也会生气。”
第三展开树枝,引导孩子找到更多解决方法。
“你还能想到什么其他方法,拿到玩具呢?”
“我可以打他。”
“还有其他方法吗?”
“我可以告诉老师!”
“还有吗?”
“我可以和他交换玩具。”
“还有吗?”
“我可以和他一起玩。”
“太棒了,你想到了另外四种不同的方法!”
这时我们可以拿出一支笔记录下来,或者像这样画一棵树,写上方法。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仪式感和你的重视,愿意思考更多的解决方法。
第四散布树叶,考虑后果。
“你打了他,会怎么样?”
“他会生气,也打我。”
“你告诉老师,会怎么样呢?”
“他会生气,下次还不给我玩。”
“你和他交换玩具,会怎么样呢?”
“他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喜欢我的玩具。”
“你和他一起玩,会怎么呀?”
“我们会玩得很开心。”
最后让孩子考虑各种方法的后果,自己选择解决方案。
“那你觉得哪个方法更好呢?”
“我和他一起玩。”
-3-
孩子出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问题只有一个方法,不去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而是一根筋地做下去。就像有些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一些问题就想不开,甚至跳楼自杀,归根结底就是儿童时期没有养成遇事多想几步,多想几种方法,多问几个“然后呢”的ICPS思考习惯。父母说什么就只会照做,不去自己思考,就像盆栽,如果过度修剪,后果就是枯萎死亡。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因为告诉孩子答案只会让孩子有效一时,而教会孩子思考方法才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用一颗树的思考方法去教育孩子吧,
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这样孩子才能真正长成一棵大树,
去自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去敞开拥抱生命中的各种可能,
去尽情绽放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好。
【无戒学堂】日更第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