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本书是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其中提出了断舍离这一概念,及“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事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作者是在拜访高野山时,被这处佛门圣地独特气场、寺院里令人神清气爽的空间、修行僧简单质朴的生活,有感而悟出“断行,舍行和离行”这一套动禅。关于作者的更多内容可以看一下知日杂志对山下本人的采访。
读后感
断舍离,并不是如同其字面顺序一样,换言之你不是通过顺序的去完成断行、舍行、离行然后你就能摆脱那个被充斥的物质搞得焦头烂额的处境。断舍行其实是一种取舍的算法,它是一个菜谱(或者说是指南)指导我们如何做好取舍。正如书中所言,断舍离的整理之术并不同于寻常的扫、擦、刷的整理方法,而是一种筛选(取舍)事物的方法。既然是一个取舍的方法,那就必须有一个标杆:作者介绍了一个二维的尺度——东西与我们的关系(物品的使用价值)和时间(选择必须是考虑当下)。她的核心思想还是关注当下的自己,不要被那些东西的物质属性迷惑(就像是一个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你去哪一个的问题,它的价值只是其社会属性对你没有用,那都是白搭)。有了这个标杆就可以用它去内省,舍弃现在“拥有”的东西,断绝掉那些不是真真切切适合当下自己的东西。只有不断地重复这两个动作,通过简约生活,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最后去接纳真实的自己。作者还给这个活动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个水坝,一个入水的闸,一个出水的闸,我们自身的状态就如同这个水坝里积蓄的水,你不能正确的断,果断的舍,最后你自身的状态就像水坝一样,徒有表层的浅浅清水,下面全是污浊不堪的沉积物。如果自己再一味地逃避,不去搅一搅这潭死水根本都不会发现这要命的一点。这池水就像我们有限的精力,被琐事占据了大部分精力而不自知,自然每天都活的很累。
除了断舍离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一点,虽然听起来有一点玄学了。作者认为我们的意识就如海上的冰山一样,展露在外的显相只有4%~15%左右,而剩下很多我们自己至今不能搞明白的行为(maybe潜意识or直觉)。而我们的这些个精神状态又可以通过我们的姿势、表情等外在表现出来。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像禅宗那样,通过改善我们所能看见的冰山一角,来让我们整个人脱胎换骨。
比方说,你拧开了厨房的水龙头想要放水,或者是你想要冲马桶,可因为下水道堵住了,所以你恐怕很难安心放水吧?就算打开水龙头,也总会有种担心和不安的感觉。如果把下水道修好,清理干净,知道“下水道变通畅了”的话,那么你就能放心地打开水龙头了。这也就是说,潜意识里同意接收新的信息了,如此一来,有用的信息才能流进大脑里。潜意识之所以不允许新的信息进入,是因为被堵住了。就是因为意识被堵住了,所以人才不想敞开自己的心。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通过消灭堵在家里的东西这一行动来进行练习吧。看不见的世界的改变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完成的。滞留在房间里的东西是“良心不安与担忧”的象征,是毫无价值的东西,断舍离认为,在物理上清除这些东西,会对潜意识的改善起很大的作用。
最后,还有一点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引用歌德的话“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尝闻西方有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虽然这几宗罪各个的原由不同,但他们同样都是负面的、消极的、低迷的,而带着这些负面的能量的人自然不会开心。可见如果不能开心地去做一些事情是会出问题的,就连不开心地活着也不能活好,也不能后的自在。作者在本书中花了很多篇幅去介绍一些方法让我们在践行断舍离,认清本我的过程中不会轻易迷失,不会让这个过程变得不快乐。
正如书中所言,人们会把认可看的高于生命。
对于人类来说,比起生存需要来,归属、认同等需要更为强烈。比方说因为被裁员,所以就把自己逼到自杀的份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一个不被认可的人自然不会快乐。所以书中废了很多笔墨举例,怎样让我们在践行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认可。
把减分法变成加分法,不值得信任的自己是一直处于“今天也没有做到”、“没能遵守约定”这种减分状态的,而如今要转向“我今天做到了”、“我遵守了约定”这种替自己加分的角度,也就是要转成加分法。这样的话,自我肯定感就会骤然增加。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掉了。“这样啊,其实我也可以用它的。”像这样认可自己。一旦开始使用那只杯子,自己就会和那件东西逐渐相称,看东西的视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分法。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这些都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要收拾房间,必须得留出大块的时间来才行,但断舍离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根据此时此刻能挤出来的时间多少来计算场所,因此,就算再忙也可以从今天就开始断舍离。不过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选择在能挤出来的这段时间之内可以收拾完的场所。要是拖拖拉拉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等着下礼拜再继续,那既无法得到成就感,而且视线所及的地方也不能让人得到满足感。如果是这样半途而废的话,就等于是把沉淀下去的淤泥和上层的清水再次搅浑,反而会适得其反,把环境搞得更加乱七八糟。所以说,越是那些东西堆得过分、实在提不起劲收拾的人,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好一个场所—不管那是多小的地方—就越是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动机。
结语
断舍离得方法,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减法的行为方式,就像乔布斯给苹果做减法那样,之前读过一些文章和看过一部题为《乔布斯》的电影,有提到乔布斯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很偏执,他不需要自己的产品有多少多少接口,能够兼容什么什么,他所做的就是让苹果产品方便入手,充分利用的简约之道。总而言之,吾生有崖 而知無崖 以有崖求無崖 殆哉矣,谨慎自主地使用自己有限的精力吧!(话说,堺雅人的《Dr. 伦太郎》似乎也有点断舍离的意味,不多说了,赶紧去重温一遍,迭代一下认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