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人说,以前幻想自己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而现在过上了自己截然相反的生活,自己的不得解~
最后感叹:生活真是不随人愿;我的命就是苦;或者开始指责模式:还不是孩子或者伴侣害的~
1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自我实现预言”
罗伯特·默顿提出由图式引发的自我实现预言,即使自己的预期成真的预言。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图式越强大越发达,我们越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与这些图式相符的信息和特征上。同时,我们的心智自动过滤那些与图式不一致的特征和信息,在通过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符合既定图式的信息上,图式的正确性也得到了确认(尽管我们不得不过滤很多不支持图示的信息来达到这种确认)。
简单点说就是你认为孩子没有自主性,你盯着孩子没有自主性的点,带着放大镜去找,果然孩子确实没有自主性;你对了~
你觉得你爱人总是不管不顾家庭,你找出一堆证据,你越是这么强调,爱人越往这方面发展,你的预言又是正确的~
所有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总是对的!
2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以纠正孩子错误的心态,结果发现,孩子确实需要我们纠正错误;
好比你看先生的不是和缺点,结果发现果然到处都是缺点,你又再次证明自己对了~
3
有没有想过相反,会怎么样呢~
你相信孩子有内在的智慧,你再去看看孩子,孩子果然如你所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孩子,你也证明自己是对的~
你觉得你的爱人是有爱心、责任心的好伴侣,你再去找证据,同样也能证明你是对的~
世界是什么样子,与世界无关,而与你想把它制成什么样子有关。
我们最大错误是紧抓着我们不需要什么,而不是盯着我们想要什么~
因为不想要的范围太大,想要的范围很小,关注不想要的,容易陷入不想要的生活中,人生太短,注定我们想要的非常少~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想要什么,那就应该去过“吃自助餐式”的生活~
4
有吃自助餐经验,都知道,第一次吃自助餐,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喜欢吃,什么都想吃,最后自然是很多吃不掉,浪费的多,因为很多都是自己不喜欢吃的,只是自己以为自己喜欢吃罢了~
反而,自助餐吃多了,你不仅吃得好,而且不会留盘,为什么呢,因为你知道什么是你喜欢吃的,什么是自己不喜欢吃的,也清楚自己吃的量,反而心里有数,不会出现夹得多,吃不掉的情况~
人生就像吃自助餐,什么都去尝尝,反而清楚自己要什么;相反,别人告诉你的,你以为自己清楚,实际上,你自己根本不清楚要什么,容易处于得不到想要,得到了不喜欢的状态~
5
(自我预言实现)你总是对的 + (多尝试得出)清楚自己要什么 = 你满意的生活
(自我预言实现)你总是对的 + 一直关注:不需要什么 = 你讨厌的生活
这儿道理也适用于沟通,沟通中,我们总是阐述自己不想要什么 ,加上我们的情绪化,别人根本搞不清我们要什么,双方总是不能达成一致,导致很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