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剪头,要死舅舅”,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2、“正月剪头伤身”的说法属对《黄帝内经》的曲解与夸张。
3、破除荒谬的“民俗”,独立理性思考,做个自由人。
正月不能剪头的民俗社会溯源
在国内的很多地方,尤其是东北,都有“正月不剃头”的说法,而不能剃头的原因,说来有些恐怖:“正月剃头死舅舅”!想到舅舅的命就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对待它们就格外得谨慎,生怕出了什么差池。
这也不能算迷信,要是较较真儿,还真是有源头有出处的。
为什么正月不能剪头,大概有以下两种解释:
1.正月里剃头---“思旧”
2.正月里剃头---“思舅”
“思旧”这个说法,还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
大清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型:将头发从前部和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为了统一江山和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民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济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然而这场头发的变革惹恼了其中一部分人。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料地遭到了江南民众的反对: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清政府有所收敛。然而,顺治皇帝随便找了点茬儿,一声令下,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这些汉人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剪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即为“思旧”,后被讹传为“死舅舅”。
这在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中也有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第二种解释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
相传有一个贫穷的理发匠很爱自己的舅舅,然而到了正月,理发匠却为没有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品而发愁。串亲的日子到了,理发匠灵机一动,挑着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等到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们无不夸赞理发匠手艺高超,说舅舅看上去年轻精神了许多。舅舅很高兴,说这是送给他最好的过年礼物,还约定每年正月给他来理发,看看手艺是否有新的长进。多年后,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发匠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故为“思舅”。
此外,还有学者考证,“正月不理发”这一说法最早源于唐朝。
唐朝时候把理发叫做“消耳”,而“正月”在唐朝时被称作“金月”,如果在正月理发,就叫做“金月消耳”。而唐朝时官府有一种特别的武器,名字叫作“金钺”,是专门用来砍杀犯人头颅的刑具。“金月”与“金钺”发音相同,正月理发也就成了“金钺消耳”——这就有了上法场砍头的意思。民间为了避讳,于是后世就有了正月不理发的习俗。
正月不剪头的养生学分析
有说法称,正月为春三月之首,而春主“生长”,不该剪短头发,并且引用《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来论证。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种说法认为:到了正月,天地间的阳气逐渐上升,所有万物都开始向外散发生长,根据“天人合一”理念,人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穿着宽松的衣服,把头发解开,让它披散在肩上,要让头发自由地生长,而不应该剪断头发;也不能把头发扎得紧紧的,如此就会阻塞人的生发之气,也就约束了人体生机的勃发。、
仔细看就会发现,《春三月》所言“发陈”,探讨的并非是头发的问题。
(1、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庶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①。同时,百草回芽之际,也是老病根容易复发的季节,也是谓“发陈”②。)
而不应该剪断头发也非《黄帝内经》所言之意,无疑已作扩大解释。
事实上,人的头发和其他动物的毛发本质上是相同的,起着保护皮肤,调控温度,新陈代谢的作用,由于人的进化,保暖和保护作用不明显,但新陈代谢作用仍然明显。
春天和头发对应五行,同为木,木对应人体的肝胆与筋脉,头发的质量和状态,可以表现出肝脏的健康状况,但作为表征作用的头发却难以反过头影响身体机能的状况。
总之,正月剪不剪头和舅舅的性命大事是没有关系的,而正月不剪头的现代价值(思旧or思舅)和养生价值并不明显,并无盲信的必要。
非要说正月剪头有什么损失的话,那可能是比较费钱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