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孩子的“叛逆”之一
2—4岁,第一“反抗”期
反抗:
顾名思义说就是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意,从言行上给予对方有声或者无形的反对。拿到家庭教育中来,就是孩子情绪反作用在家长身上,在家长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张力。
对于2—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经常会看到他们有不听话现象,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时弄的家长急了,就吼孩子两嗓子。
甚至还有家长,在指挥命令无效状态下,给孩子几巴掌,结果弄的孩子哇哇大哭。
还有的家长一安排孩子做什么事,孩子马上说不或者干脆坚持自己的想法,任凭家长怎么讲道理,怎么劝说都无法改变孩子的想法,气急之下的家长不是批评就是暴打一顿。
那么家长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1、不要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给予积极回应。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某种要求和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有大哭大闹时,家长千万不要一时心疼而缴械投降,而是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疼爱孩子而绝不溺爱孩子。
因为一旦让孩子自己哭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联系,认为哭闹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便会把哭闹变成一种手段。
2、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阶段的孩子马上进入三岁,而三岁是独立的开始,孩子在跨跃这一步时心理上会有所抵触,情绪上容易焦躁,常常乱发脾气,对爸爸妈妈进行语言上的攻击,比如“坏妈妈”,甚至是扔玩具、咬人、打人等。
家长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要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孩子情绪失控,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
然后帮助孩子化解负面的情绪,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生气,什么是难过,什么是开心,当他们生气时,要说出“我生气了”,而不是用武力或言语攻击来表达。
3、鼓励提高自己的自主性
两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了,他们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了。
他们想自己做自己的主,想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父母也就不要再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命令孩子了,而是在允许的空间内,鼓励孩子去探索,自己做决定,自己动手。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然后自己动手吃饭穿衣。